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进展:1996年—199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绘通报》1998,(11):15-20
本文综述了1996 ̄1997年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地图数据库技术、地图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地形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学理论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京华 《四川测绘》2000,23(4):178-181
本文在简明扼要地叙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特点,系统全面地分析GIS与地图学、地图可视化与GIS可视化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就新时期的地图学教育,在师资人员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图学80年代的进展与90年代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1993,(2):3-7
80年代国际地图学的进展包括3个方面:专题与综合制图向纵深发展;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地图与地图学新概念和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90年代中国地图学将有如下发展:①专题地图的进一步发展;②地图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③地图品种增加、应用领域扩大;④地图编绘和复制技术加速改造;⑤地图学、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8,自引:15,他引:23  
廖克 《测绘科学》2004,29(1):5-9
本文第一部分国际地图学的最新进展,阐述了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计算机制图-电子出版生产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图设计与生产的传统工艺;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地图学与地图事业近30年的发展与成就,论述了测绘部门完成了全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完成1:100万与1:25万数字地形图制作.在完成一大批专题地图的同时,广泛开展区域与部门的综合制图,编制出版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高水平综合地图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地图学新世纪的展望:①抓住数字地球的机遇,创建地学信息图谱;②专题与综合制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③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发展地球信息科学;④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地图应用领域与范围,增加地图新品种;⑤加强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6.
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图学经历了并正在继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应当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推动.从8个方面论述了改变地图学的创新思维,正是这些创新思维使地图学这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今传统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已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毋河海教授是河南灵宝人,1933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地图制图系,获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地图制图自动化技术.1981年回国后继续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GIS协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助制图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毋河海教授主要致力于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助制图与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并对地图制图自动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测绘通报》2008,(2):34-34
[本刊讯]2008年《数理地图学———地图学及数学原理》一书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测绘职业技术学校退休教师钟业勋历经数年钻研独立完成。该书是理论地图学的基础论著,共12章。1至7章为上篇,主要介绍地图学的技术方法及相关知识,分别论述地图概论、地球椭球与地物的空间定位、地图投影、地图色彩、地图符号、地图表示、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8至12章为下篇,主要探讨地图学的数学原理与数学表述。包括地物的时空特性及数学表达、地图符号及视觉变量等概念的数字定义、构建地图内容的数学原理与…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满春  范王君 《地图》1998,(1):56-58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反观地图学,似乎冷冷清清,走向萎缩。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实际上,从GIS的诞生、发展,到GIS的成熟、应用,都与地图学密不可分。下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GIS与地图学的关系,从而辩证地看待学科的“兴”与“衰”。一、他留学孕育了GIS从GIS产生的源头看,不外乎两大类:①从事地图学研究的人,在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上,创造了GIS;②从事遥感学研究的人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上,促进了GIS的诞生。当然,也有人认为GIS诞生于别的…  相似文献   

10.
CH20002707 旅游业网上电子地图导游系统框架构想/屈原(深圳市贸易发展局计算中心)∥地图.—2000(2).—1~3简单介绍了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总结了两种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綦于浏览器控件技术和基于浏览器 Java 技术的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电子地图导游系统的地理信息图层设计和主要功能设计。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图形操作功能、查询功能、测量距离、最近对象和最优路线的  相似文献   

11.
张燕燕 《测绘科学》2006,31(4):20-22
20世纪以来,地图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图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该研究领域的期刊出版情况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期刊发展,包括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史和相关测绘期刊,由此呈现出的学科发展信息,以及互联网和基于网络电子出版对现代地图学刊物的影响,特别介绍了开放式出版期刊模式的发展,并对测绘期刊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地图视觉化——现代地图学的核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江斌  胡毓钜 《地图》1995,(2):3-7
地衅视沈化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现代地图学的研究热点,作者对地衅视学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指出地图视觉化是为视觉思维而进行的图形表示过程,它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动态性、交互探究性和超媒体结构。文章着重分析了地图社同觉化的上述三个御吸三个基本的技术层次。最后作者认为建立地图视觉化的理论框架,开发相应的地图视觉化工具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3.
郑红波 《测绘工程》2009,18(6):79-80
钟业勋教授,1939年3月出生,广西玉林人,汉族。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测绘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广西测绘》编缉委员会主任、主编。曾任广西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专家组成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科技兴桂”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广西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奖等奖项,1994年被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0,(4)
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于1990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委员会和学术讨论会。该委员会主席B.Rystetd博士(瑞典)、副主席E.Siekierska博士(加拿大)和来自美国、中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的委员,以及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和40多名中国的地图学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国家报告(国家地图集的设计生产);(2)电子地图集;(3)国家地图集信息系统;(4)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计划。此次会议由国际国家地图集委员会委员廖克研究员负责筹备与组织,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述彭研  相似文献   

15.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16.
CHZ川日I引“地图符号可视化系统的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八炎晓军,边馥答,何忠焕刀测绘通报.一2003(1)一11一13_45 介绍个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叩Manage:中符一号系统的设i卜及实现。仁要讨论4个方面的问题:地图符号分类及特征分析;符号对象及纂本图形要素的类层次结构;符号库的持久存储结构设计;可视化设计环境的实现。最后对此符号制作系统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图5叁卜enZoo3isos基于xML web service体系的网络地图服务/桂智明,晏磊(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测绘通报一2003(1)一53一55 介绍OGC于2001年6月发布的基…  相似文献   

17.
潘晟 《地图》2001,(2):37-40
地图具有如何的功效 ?美国学者丹尼斯·伍德认为 :地图呈现并再现过去积累的思想与劳动 ,以及我们生活其间、同时又共同努力维持其存在的环境[1] 。这就是说地图是在一定的思想与劳动 ,以及人们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绘制的。我国古代传统地图的绘制同样如此 ,它们是古人社会思想与地理认知的地图表现。这其中与五服制所体现的政治地理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五服及其政治地理思想《国语·周语》称 :“夫先王之制 :邦内甸服 ,邦外侯服 ,侯卫宾服 ,蛮夷要服 ,戎狄荒服。甸服者祭 ,侯服者祀 ,宾服者享 ,要服者贡 ,荒服者王。”第一次系统地…  相似文献   

18.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高俊 《测绘学报》2004,33(1):6-11
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科学可视化概念出发,探讨地图可视化的概念模型以及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发展的关系.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联系紧密,它对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拓展了地图的功能和应用,是现代地图学的核心.讨论地图学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2,(1)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地图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大学校园举行。会议正式代表197人、列席代表33人,共收到论文(摘要)250多篇。讨论会开幕式在北大电教楼演示厅举行。测绘、地质、地理界的前辈,测绘学会、地理学会、地质学会以及在京有关专业单位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