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依据钻探资料对永陇矿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的赋存主要受三叠系基底形态的控制,基底的隆起与凹陷控制了含煤地层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在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小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大量钻孔数据和生产矿井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探明了登封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瓦斯)体积含量由南向北、由浅而深逐渐增大,按照煤层气体积含量的变化及其地质背景的差异分为两大类6个煤层气地质单元;认为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围岩和地下水是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因素,其叠加效应增加了煤层气斌存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登封煤田煤层气的富集带和排泄区,对登封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资源的开发选区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坪井田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豫西白坪井田二1煤层煤层气的成分,含量,储层压力,演化过程及其赋存特征,分析了二1煤层煤层气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两个煤层气地质单元,认为地质构造是控制煤层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构造破坏是造成局部煤层气成分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地质》2016,(9)
河南省安鹤煤田伦掌井田二_1煤层瓦斯含量高,对其进行研究对下一步煤层气的开发和矿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勘探阶段资料,对二_1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的控制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_1煤埋藏深,煤层厚,瓦斯含量高,为22 m~3/t左右,瓦斯成分甲烷(CH_4)在95%以上,具有较强的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压力在0.98~2.16 MPa。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主要受煤层埋深、煤厚、地质构造、围岩、顶板岩性以及排放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结合邻近生产矿井二_1煤层瓦斯的资料,预测出本区二_1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通过对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研究,为瓦斯地质灾害的防范治理、煤层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7.
多煤层开采,在增加矿区煤层资源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为研究区基础地质工作,特别是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增加了难度。受多期地质构造影响,各煤层在空间展布规律、储层物性发育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瓦斯赋存规律的复杂性。为充分明确垂向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以黑塘煤矿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各主采煤储层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等温吸附曲线、煤层瓦斯参数及地温测试资料分析,重点研究深度控制下各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取样深度范围内,各煤层瓦斯含量随埋深变化趋势不同,浅部煤层与煤层埋深呈现递减趋势。相较于浅部煤层,深部煤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逐渐趋于正相关。当埋深达到800 m后,瓦斯含量和埋深关系进一步趋于复杂,表明该区域煤层大致以800 m为界存在"应力转折点"。同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变质程度对煤层瓦斯垂向规律差异性的影响作用有限,地温局部异常引起垂向层段地温梯度差异性是研究区瓦斯含量存在"临界深度"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荥巩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钻孔数据和生产矿井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探明荥巩煤田二1煤层煤层气含量呈由西向东、由浅而深逐渐增大的分布规律,按照煤层气含量变化及其地质背景的差异将煤田分为4个煤层气地质单元;认为围岩、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地质构造是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因素,其叠加效应增加了煤层气赋存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据此,确定了荥巩煤田煤层气的富集带和排泄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煤层瓦斯的生成、赋存、运移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了山东黄河北煤田赵官井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从区域地质演化、煤的生储气能力、岩性组合特征、地质构造、埋藏深度、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和岩浆侵入等因素综合研究发现,影响赵官井田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为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岩浆侵入事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对煤层瓦斯的控气作用明显,浅部水动力条件对煤层瓦斯主要表现为水力运移逸散作用,不利于煤层瓦斯保存,向深部主要表现为封闭和封堵2种类型,有利于瓦斯的保存。岩浆侵入煤层的方式及其程度是造成下组煤(11号、13号煤)瓦斯含量普遍低于上组煤(7号、10号煤)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突出了大区域构造背景下的瓦斯赋存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重庆煤矿区古今构造应力场具有继承性,煤系应力长期得不到松弛,形成含煤岩系的长期应力集中,十分利于瓦斯富集,致使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变动比较剧烈的应力集中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构造应力场是控制重庆煤矿区瓦斯赋存的两大地质因素。龙潭组海湾-潮坪-沼泽/泥炭相沉积环境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瓦斯含量普遍较高;须家河组河流冲积平原、湖滨-三角洲沉积体系对瓦斯的封盖能力较弱,瓦斯含量普遍较低。厘定出南桐高突瓦斯带、华蓥山高突瓦斯带、永荣高瓦斯带、渝东南瓦斯带、渝东瓦斯带和大巴山高瓦斯带6个区域性瓦斯地质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瓜二井田龙潭组主煤层钻孔资料统计分析,结合趋势面法研究17-2煤层赋存特征,并从成煤前后的沉积及构造环境探讨研究井田主煤层赋存的控因,为今后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1) 17-2煤层厚煤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南、西北煤层减薄;煤层整体为单斜构造,煤层底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2)成煤前,峨眉山组玄武岩的喷发起到了填平补齐的作用;成煤时,沉积环境主要为潮坪沉积,控制厚煤层发育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西向由于地势增高,而南东向由于潮汐对煤层冲刷,导致煤层减薄;成煤后,以燕山期为主的构造运动对煤层造成一定程度的切割与破坏,造成煤层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煤层瓦斯是一种自生自储式天然气资源。煤层瓦斯赋存情况除与瓦斯生成量的多少有关外,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煤田地质构造演化、井田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14.
淮北祁南井田瓦斯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矿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瓦斯实测参数,以区域构造演化和矿井构造的控制作用为主线,探讨了祁南矿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本区受宿南向斜的控制,煤层瓦斯分布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南部最高的总体规律;宿南向斜转折端部位由于放射状正断层的发育,瓦斯含量相对较低。井田中部逆断层发育的次级褶皱区域,瓦斯含量相对较高;在-900m以浅,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煤级均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较高的顶底板泥岩比例和半封闭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瓦斯的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Ⅱ、Ⅲ类煤厚度所占比例小于20%,渗透率大于1mD,表明煤层瓦斯具备较好的运移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渭北煤田多变形运动期和多组构造叠加孕育出的煤系断层带对煤层瓦斯赋存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地质分析、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和现场数据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煤系正断层带的应力分布特征及断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煤系正断层带影响下的煤层渗透率变化特征,模拟正断层带形成后的瓦斯运移状态和浓度分布情况,基于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系断层带的应力集中主要分布在煤层断层面上,应力降产生在岩层、煤层及各断层面交汇点处;煤系断层带影响区域的煤层渗透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断层面、区域平均值、断层上盘、断层下盘;随模拟时间增加,煤层瓦斯浓度逐渐减小,煤系正断层带内部地堑、地垒、阶梯状断层瓦斯浓度降低速率略大于两侧边界断块,瓦斯在断层断块内部及正断层带外侧边界表现出明显的积聚特性;煤系正断层带内部瓦斯含量和回采期间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592 1 m3/t、0.224 0%,断层带外部边界两侧平均值分别为4.480 2 m3/t、0.454 9%,表明煤系正断层带两侧形成新的瓦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