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安福 《地震》1998,18(3):303-307
地震过程是应变能积累与释放的结果。如何描述积累的程度并对出现的异常进行检测 ,一直缺少合理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各项观测之间相关性的分析 ,讨论了地壳形变过程的异常强度指标 ,并进一步构造了异常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图像。与地震活动的联系表明 ,地震多发生在区域异常集中出现后的异常平静时 ,且远离异常集中区。并证实了地壳形变异常强度与地震应变能积累程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付虹  王炜  王世芹  林辉 《内陆地震》2002,16(3):205-212
对 1971— 2 0 0 0年间川滇地区 ML≥ 2 .5地震资料进行地震活动因子 A值的空间扫描 ,结果表明 :川滇地区 80 %的 MS≥ 6地震前 1— 2年 ,在未来震中周围有 A值异常出现。用 R值对其进行评分 ,可以通过检验。通过与华北地区的部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两个区域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带上的29个跨断层形变测量场地的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确定的异常判据和指标,提取异常变化值,并对异常的时空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地震发生前各个测量场地测量数据中所包含的前兆异常特征,同时对各断裂的群体形变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震时间对称特征进行地震趋势判断的研究,对于地震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为验证地震时间对称性研究方法,揭示地震时间对称特征的机理,采用可公度计算、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方法研究川滇地区MS≥7.0地震时间对称特征及趋势;然后利用小波分析所提取的川滇地区MS≥5.0地震能量释放周期和日月活动周期,对川滇地区MS≥7.0地震时间对称特征进行解释。研究结果显示:(1)川滇地区MS≥7.0地震具有明显时间对称特征,2017年发震信号最强,其随机概率为65.5%。(2)川滇地区MS≥7.0地震时间对称特征是地震能量释放周期更直观的表达。(3)川滇地区MS≥7.0地震时间对称特征是月球赤纬角周期和太阳黑子周期组合叠加的结果,月球赤纬角极值是强震的主要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康  晏锐  王春  郑海刚  李军辉  方震 《地震》2014,34(4):88-99
为了能够从强背景场中提取较弱的震磁信息,采用平滑伪Wigner-Ville 分布方法对川滇地区的地磁场Z分量数据开展时频分析。通过研究Z分量滤波后主要周期为2~6 h部分中的不同周期分量变化,发现其中2.4h的周期分量受到外源场影响较大,而4.4h的周期分量在多次显著地震前均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  相似文献   

6.
<正>1研究背景云南地区目前地震条带异常显著,共有4个条带。利用地震条带进行地震三要素预测的难点是发震时间的预测,一是条带形成本身所需时间较长,二是从条带解体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据统计结果显示数据比较离散(吕坚等,2016;李莹甄等,2011)。本研究根据地震条带的严格定义和识别规则,结合《中国震例》和已有研究结果,对川滇地区MS≥6.0地震前地震条带异常出现及图像进行重新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地震条带形成后到预测地震发生前,条带及周边区域地震活动动态变化,如地震平静、增强、丛集、地震窗、震群等,拾取可能的短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7.
张立  付虹 《高原地震》2000,12(1):42-49
对云南地区水质前兆观测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以月均值为基础,总结水质前兆观测项目的个体异常,群体异常与云南地区M≥6.0级地震1年尺度内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充分展示了NS,K,R,M等值线图的预测效能。这种图定量、直观。利用他捕捉到了一些有效的前兆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①MS≥7.0地震前3年震中附近ML≥3.5地震频数显著增加;②MS≥7.0地震前1年研究区ML≥2.0地震频数降半;③MS≥6.0地震后地震活动数年不衰的地区是未来MS≥7.0地震发生的可能地点;④孟连—普洱及其附近地区余震中心偏离主震震中逼近未来强震震中;⑤普洱地区地震活动性低,次年发生MS≥6.0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文中用广义地震成核模型对现象①进行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处理1970年以来川滇地区中小地震资料,提出了川滇地区前兆震群的定义,着重研究了前兆震群、前兆震群指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前兆震群具有集中分布的区域特征;前兆震群参数指标为能量释放均匀度u≥0.45,震群信息熵K≥0.55,地震发生方式ID≤0.7,震群b>10.9或≤0.75,最大震级与次大震级差△M≤0.4,综合判定指标为5项震群参数指标3项达标。前兆震群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M无区域特征,U值、K值、b值与ρ值在思茅、景洪相对偏低。即除震级差AM的空间分布无区域性,前兆震群与其余震群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川滇地震滑坡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乔建平  蒲晓虹 《地震研究》1992,15(4):411-417
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讨论了川滇地区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地震滑坡灾害在空间上可分为四种不同程度的地区。地震滑坡不但受到地震强度、频度的控制,而且与各震区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川滇地区的滑坡生成环境可分成三类。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制约下,形成了自北而南地震滑坡灾害逐渐递降的发育趋势。从时间分布的讨论中可见,川滇地震滑坡自1870—1976年的百年内为高潮期。  相似文献   

11.
川滇地区长波辐射场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春丽 《地震》2008,28(3):43-48
2007年6月3日宁洱6.3级地震发生之前, 在川滇地区(20°~35°N, 95°~110°E)出现了一次显著的OLR短期和临震的异常增强现象。 对该区多年来OLR场的连续变化分析表明, 这种增强现象在强震多发年与平静年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在地震多发年OLR数值场不仅为正距平, 而且震前短期大多增强幅度大; 而在地震平静年OLR数值场变化则多为负距平且波动小。 上述结果对今后应用卫星遥感长波辐射信息跟踪监视和预测强震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孕育模式与前兆异常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孕震模式和前兆机理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每一种模型或模式的基本思想;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类研究。该文认为前兆机理的研究与孕震模型(或模式)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为探索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研究新的地震预报指标和方法寻找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朱自强  张立  王世芹  官致君  李军 《地震》2004,24(1):119-125
施甸和永胜二次地震前均有长达半年以上的流体趋势异常, 震前短期内还出现了显著的流体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在震前短期阶段, 异常的数量及动态在时间上有起伏, 临震前出现“相对平静”状态; 异常在空间上有迁移演化现象, 表现为随着地震的临近, 异常由初期的分散状态转为向未来的震中迁移和集中。 以地下流体为主的宏观异常的出现, 可作为强震的短期信息, 但宏观异常与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关系密切, 分布的位置距未来震中可能很远, 持续时间也可能较长。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兆异常的信度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绪  蒋春花 《地震》1998,18(4):319-324
通过对河北省及邻近地区1980-1997年地震前兆异常信度按时间进行合成,其结果对该地区MS≥5地震有较好的对应效果,再将前兆异常的信度视为时间和距离的函数,建立地震前兆异常综合信度的时空动态模型,并对1976年以来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MS≥5地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震均发生在前兆综合信度的高值区。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地震和1984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3级地震进行检验,结果也较  相似文献   

15.
16.
川滇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前兆识别和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耀炜  施锦  潘树新  曹玲玲 《地震》2002,22(1):17-24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地下流体中短期异常特征,给出有效识别这些前兆的方法,并用R值评分进行了效能评价。应用“九五”攻关对地下流体前兆的信息特征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川滇地区前兆的信息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加速性及空间分布上的群体性和配套性特征,对四川和云南地区前兆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适合川滇地区的三要素预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电离层异常能否作为地震前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品仁  蒋和荣 《地震》1998,18(2):119-126
分析日本4次地震前5个电离层垂测站资料,发现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夜间电离层偶发E层的临界频率f0Es值多数呈下降趋势,少数呈增加趋势。分析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期间多个地震震中附近电离层垂测站资料,提出f0F2参数变异的统计特性是震前有正扰趋势。本对震源电场影响电离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地城前的电离层异常有可能作为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8.
王俊  邵志刚  孙小龙  王熠熙  向阳  王喜龙 《地震》2016,36(4):109-119
为进一步跟踪川滇地区未来1~3 a的7级震情,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年)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MS≥6.0)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前兆信息特征, 结果表明, 该地区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具有长趋势变化特征, 且震级越大趋势性越显著, 空间上由外围沿构造带逐渐向震区收缩; 水氡、 水位异常具有时间上的配套性、 月频次加速性及空间上的群体性与分化迁移等特征。 通过拟合发现, 震级与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并据此尝试给出了川滇地区流体异常预测指标, 希翼为今后该地区未来强震预测预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玉珍  杨德宏 《内陆地震》1991,5(4):362-367
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土层地应力、金属摆倾斜仪等多项前兆观测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强震发生前近场灵敏度较低的简陋仪器也能观测到明显的前兆反应。分析、认识这些异常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决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1986年10月7日富民5.2地震前,云南省地震局的监测预报情况,这次富民5.2级地震前已经觉察到了一些异常信息,这对我们未来的震情监测预报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