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拟安排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资金25亿元,优先用于在重点成矿区带快速评价和勘查国家、自治区急需矿种和紧缺矿种,优先安排成矿条件好、需求紧迫的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根据地质找矿的实际需要,加快安排基础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地质找矿综合研究项目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重点工业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及《辽宁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的安排部署,葫芦岛市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全力整合,标本兼治,集中开展了煤、钼、锰和铅锌4个重点矿种、8个重要矿区的整合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市矿山数量由2005年底的503家,减少到268家,净减少了235家。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阐明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发展方向,明确、细化了工作重点和任务,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与矿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规划》中划定了103个能源资源基地和267个国家规划矿区,其中,南阳市  相似文献   

4.
2008年,百色市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有关要求,确定了矿产整合的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截至2009年2月,全市16个矿区中已整合4个矿区,采矿权由整合前的235个压缩到112个,减少123个。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07,(2):34-35
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近日就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提出意见,决定在今年年底前完成3个以上重要矿种和5个以上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在200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整合工作。2005年以来,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要求,开展了以煤炭等重要矿种为重点的整合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工作进展缓慢等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以往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二轮区划等成果与近年来的储量表对比分析,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具有找矿潜力.提出了"十五"期间江苏可重点勘查的矿种与地区布局.建议找矿工作按不同区域、不同成矿条件以及优势资源分布情况,安排九大重点找矿区.对"十五"期间江苏的找矿工作提出了6条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构造上,淮安市地处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交接地带,著名的郯庐断裂贯穿其中.全市现已发现矿种30多种,其中不少矿种的开发利用价值十分明显.根据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特点,结合其开发现状,提出了近期内以建设4个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为重点,带动全市矿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振兴淮安经济.  相似文献   

8.
信息在线     
《国土资源》2006,(3):50-51
我国加强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勘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我国将加强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内成矿条件的分析,经科学论证,国土资源部提出需要突出加强勘童的16个重点矿种、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16个重点金属成矿区带。 16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矿种是:石油、天然气、煤、煤层气、铀、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其中特别突出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铜、铝7个重点矿种  相似文献   

9.
张立 《国土资源》2013,(12):30-33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必须立足国内。"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0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向中国矿业行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他指出,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强化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加快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高水平开发利用资源,夯实国内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桐庐县国土资源局拟订的《桐庐县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2006—2010)》经县政府研究同意,以桐政办[2008]220号文发布实施。《桐庐县矿产资源规划》依据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求,紧密结合本县实际,确定了矿产资源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基本原则、重点矿种和区域矿产,划定了重点开采区.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矿产资源领域"三项国情调查"之一,历时5年,投入资金1.1亿元,参与人员4 200余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核查理清了山东省煤、金、铁等25个重要矿种839个核查区,摸清了全省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更新了矿产资源储量库;掌握了矿产资源累计查明、保有及占用和开发利用情况;在获得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矿产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支持系统,形成了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创新了工作方法;提出了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局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国土资源部继公布了煤炭、攀西钒钛磁铁矿“三率”指标要求之后,近日又公布了高岭土、金、磷等三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磷矿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该指标要求对上述三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分别进行了明确,并规定新建或改扩建的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根据最新统计,全省已发现矿种14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86种;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有110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37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9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为118种。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南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基地。在优势资源开发进程中,先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大连市认真抓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完成了7个重点矿种和10个重点矿区的整合工作,保留矿山391个,超额完成省整规办提出的保有矿山403个的任务。对整合关闭的矿山全部办理了采矿许可证注销手续。组织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共查出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16起,结案率100%。对大连铭湖温泉等12起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典型案件通过媒体进行了公开曝光,起到了“通报一案,警示一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地质调查评价的成果为评价基础,对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选取了钒钛磁铁矿、富铁矿(赤铁矿和
磁铁矿)、铜矿、铅锌矿、镍铂矿、锰矿、金矿、稀土矿、煤炭、石墨和磷矿等11类矿种作为主要评价对象,并在省市(州)第二轮矿产
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划分了19个调查评价区进行综合评价,分矿种分评价区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各矿种各评价区的
优劣及保障情况,最终为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菱镁矿是辽宁省矿产资源的优势矿种,现已查明储量37.4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85%,占世界储量的20%。矿产具有品位高、埋藏浅、易开发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近年来,辽宁省进一步加强了对菱镁矿的规划管理工作。尤其今年以来,对占有全省菱镁储量99%的鞍山-营口主要菱镁矿区制定了2010-2020年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7.
伊春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种突出的城市。地质勘查主要矿产预测资源量显示:金160吨、铜50万吨、铅锌80万吨、钼300万吨、铁1亿吨,预计近期经济价值可达1万亿元,中期可达3万亿元。伊春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现已发现的矿产地377处,已发现的矿产有45个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6个矿种,有32种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7个。目前,共有矿山企业116家,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地形起伏大,山区峰高坡陡,矿产资源较丰富,近年来,受矿产开发、地下水开采、山区综合开发利用,交通与水利建设以及不利地质条件影响,局部地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根据蒙阴县台上铁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实地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影响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海国土经略》2015,(1):37-38
<正>青政〔2014〕8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防治腐败,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一)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因素,科学确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强度,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要与我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上一级矿产资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西柳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了2001年至2010年柳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总目标:加强金矿、铅锌矿、铜锡矿、锰矿、重晶石的砖瓦页岩的勘查,提高矿产开发的资源储量保证程度;扩大石灰岩、蛇纹岩、砖瓦页岩、白云岩等矿产开发规模等。《规划》一共划定了13个勘查区,27个允许开采区,6个限制开采区,3个煤矿禁止开采区,按“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允许开采区集聚”的原则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重点加强金、铜、铅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重晶石、锡矿、砖瓦粘土、高灰高硫煤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