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尊国 《华南地震》1995,15(2):85-90
在地震预报分析方法指南的指导下,结合潦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湖北省区域性地震预报的决策思路及主要科学依据。重点阐述一二年时间尺度中期地震预测的决策,对短临和震后预测提出了原则的决策思想。本文的结果中作为湖北省区域性地震预报决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震预报的防震减灾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震预报与防震决策从机制上融为一个动态整体,对提高预报精度、降低决策等做了深入探讨,并建立起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操作系统,使防震对策的生成有了更科学的基础,可供各级政府及防震指挥部门试用。  相似文献   

3.
林命周  赵志光 《华南地震》1998,18(1):108-110
通过对唐山地震等大量震例和震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适合于地震预报单级模糊决策具体计算使用的参数表。根据这些表列出的参数计算的结果,在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和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6.1级地震的震后快速趋势判定中,均取得了相当好的社会效果,在对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和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内检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者的社会贡献──对日本地震预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盖勒作为9月1日防灾训练的一环,日本在1993年也召开了以东海地震为对象的“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判定会”,并就是否有必要发布警戒宣言的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笔者想借此机会再次指出现行地震预报计划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6.
地震预报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地震预报水平远远未达到实用化的阶段。无庸置疑的是,作出发布短临预报的决策,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它长期困扰着各国地震工作部门和政府行政部门。公开发布地震预报,主要考虑因素有:短临地震预报能力,作短临预报需付出的代价,以及地震预报公开发布后将会取得的实际收益。对以上三个因素权衡得失,趋利避害,注重实际效果。如果我们将这三个因素用预防效益来联系,那么,预防效益则等于预报实际取得的收益与发布地震预报必须付出的代价之比。若比值大于1,则可公开发布;如比值小于1,则不宜公开发布;当比值接近1时,需同时考虑预报意见的信度这个因素。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密度、国土财富率相关甚大,因此在用上述三个因素作是否公开发布地震预报的抉择上显然其结构是不同的。本文认为:1.5.5级以下地震,东部和西部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约为8亿元和2亿元,经济上公开发布代价远大于当地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人员伤亡不超过10人。因此无论东、西部均不宜公开发布地震预报,我们将5.5级地震定为公开发布预报的震级下限。2.对于5.5级至6.5级地震,我国东部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十多亿元,西部地区3亿元左右。东部地区公开预报的代价也大于地震公开预报的收益,人员伤亡可最大限度减少,原则上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公开预报,但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则宜公开预报。3.对于6.5级以上地震,它将会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因此在考虑公开发布问题上,预报后所引起的经济代价不宜作为主要 考虑因素。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或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都应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7.
用决策方法识别地震和爆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矩阵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识别地震与爆破的矩阵决策算法(MDA).着眼于快速识别,研究了5个判据. 其中初动方向和振幅比判据的效果较好.用MDA算法对北京附近62个事件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得到:用5个判据C检验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7%, U检验也达到93%,识别效果较好;依次从5个判据中任选4个判据作决策识别和检验, 10个结果中有7个的正确识别率在93.3%以上.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MDA算法和所选的特征能有效地识别地震与爆破,可应用于两者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8.
基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框架,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可行性,提出了地震风险预测方法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地震预报决策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地震预报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减灾目的。科学的地震预报决策程序是实现正确的地震预报决策的保证。本文就地震预报决策中有关决策目标的确定,地震预测,震害预测,地震对策,预报决策备择方案的制定及评估,决策方案的选择及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将翁文波(1984)信息预测过程的理论应用于地震的决策过程,用四个圆的交叉和重叠表示不同组合,共可分出13个区,从决策结论是有震的情况可区分出7种不同性质的决策结果,剩下6处种都是在无决策情况下。决策有震且正确的有4种性质,决策有震且错误的有3种性质,当前,有关地震预报的理论尚很不完善,决策有震的符合比率相当低,通过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有利于理解漏报、虚报、伪报、假正确等情况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改善地  相似文献   

13.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及邻区短临预报量化跟踪决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了数学上降元法解多元方程的思路,分步进行地震三要素的短临预报尝试。首先确定了个较大尺度的研究区域,确定所预报震级下限,用多条短临预报指标和自适应加权综合集成概率模式预报时间;又在有时间预报的前提下,利用地震活动性图象确定最危险的具体地点;要根据前兆异常幅度和持续时间、异常数量以及宏观异常情况估计可能的震级范围,从而初步实现地震的三要素短临预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钱况 《华南地震》1991,11(3):80-84
地震预报决策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地震预报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减灾目的。科学的地震预报决策程序是实现正确的地震预报决策的保证,本文就地震预报决策中有关决策目标的确定,地震预测、震害预测,地震对策,预报决策备择方案的制定及评估,决策方案的选择及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Tsuku.  T l 《世界地震译丛》1995,(3):1-11,16
地震波含有大量的关于大震发生前震源及其周围地区介质的物理性质的信息。一般认为,在大震孕育阶段该地区发生大范围的微破裂,本文回顾了探测介质随时间变化的地震波动法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及其应用,特别注意讨论固有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实用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地震波速变化;(2)地震尾波衰减率变化;(3)S波分裂;(4)地震波的其他变化,如地震频谱变化和P波的线性变化等。  相似文献   

18.
夏浩明 《地震》1989,(3):78-79
据《国外科技动态》(1987年7期)报道: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以软件为核心的高级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取代微电子硬件技术,而成为技术发展的核心。实际上,人们首先考虑做什么,然后是怎么做,怎样选择技术,怎样使技术得以成功的发展和有效的发挥作用,以及怎样便利高知识的储存和传授等等。这些,构成以高知识为核心的软件的基本内容。对软件的需求现已越来越大,目前世界的软件市场,交易额大约是400亿美元,而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加。这种发展,正在促进社会的重大变化,某些学者预测,在未来社会中,软件经济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而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我们建议把统计物理学中相态突变前刻发生的现象(即临界现象)用于地震预报(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8期)。该文讨论了涨落加剧和长程关联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1988年我们进一步引入临界慢化等临界指标並在灾害预测研究中加以应用(灾害学,1988年2期)。本文试图就临界慢化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论述了:关于对地震预报异议的评议;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在于创新;避免误区、盲区要成为地震界的公德;为地震预报探索者提供公益性的信息与工具平台;关于经验性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