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我国新启用的地心坐标系。采用七参数转换模型且计算区域内使用一套转换参数计算了1954北京坐标系(B JS54)下的经纬度坐标以及高斯平面坐标转换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改正量,分析了这些改变量所对应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旧地形图的影响,提出了对纸质地形图和数字地形图的改正方法。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改正量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BJS54测绘成果到CGCS2000的改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我国新启用的地心坐标系.采用七参数转换模型且计算区域内使用一套转换参数计算了1954北京坐标系(BJS54)下的经纬度坐标以及高斯平面坐标转换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改正量,分析了这些改变量所对应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旧地形图的影响,提出了对纸质地形图和数字地形图的改正方法.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改正量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和坐标系统,两者之间的数据转换是海陆数据共享与融合的前提。本文从数字海图陆域地形要素编制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数字地形图数据向海图数据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线性变换在城市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AutoCAD的移动(move),比例(scale)和旋转(rotate)命令很容易对数字地形图进行坐标转换,只要我们注意控制转换区域的大小,使用线性变换进行地方独立坐标系与54北京坐标系的转换的误差是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许辉熙 《测绘科学》2010,35(4):132-133,124
本文针对GIS应用中经常遇到的西安80和北京54坐标之间的转换问题,提出了实现两种坐标系地形图相互转换的简易方法。首先利用MAPGIS软件自动生成西安80矢量标准图框,根据坐标改正参数,将西安80坐标系图框转换到北京54坐标系,再以它为参照基准,对地形图进行逐格网纠正,实现西安80坐标系地形图向北京54坐标系的转换。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非常适合于非测绘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统生产的1∶10 000基础测绘地形图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形图成果,存在参数转换精度误差。为解决问题,探讨了利用周边IGS站重新计算控制网起算数据获得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1∶10 000地形图转换参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CGCS2000建立独立坐标系与原城市独立坐标系坐标相差较大,需将原有测绘成果转换到新坐标系下,由于庞大工作量让业界难以承受,成为CGCS2000在城市推广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方法,使新旧坐标系坐标差较小,能够满足地形图允许误差,使大部分地形图无需转换,直接在新坐标系下使用。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方法进行正确性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对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的分析,从数字地籍图生产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数字地籍图生产过程中对数字地形图现有数据的直接利用,利用南方CASS7.0软件生成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时信息分层储存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得出了数字地形图向数字地籍图的转换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种转换能够在完成外业地籍调查表和界址点测量的基础之上,利用南方CASS7.0数字成图软件能够实现数字地形图向数字地籍图转换,并且对整个具体实施过程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和在转换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做了系统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馆藏了该省内各市、县的1∶500,1∶1 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这些数据大多采用地方坐标系。由于城市大比例尺数据的空间参考多为地方坐标系,使得对大比例尺数据进行统一查询、统计、定位难以实现。本文提出由地方坐标系地形图数据的图幅号生成相应的结合表,并将其转换到国家坐标系,将国家坐标系下的大比例尺结合表叠加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数据中,可快速查询、定位到需要的城市大比例尺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据整合的需要,我们设计开发了一套数字地形图坐标转换工具,提出了采用四参数与七参数进行无损精度的地形图坐标转换的模式和基于图元及Dxf的转换模式,实现了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空间参考基准的统一,经转换效率测试,本工具的设计思路合理,方法可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进行城市坐标系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到CGCS2000中,采用统一区域坐标转换模型进行整体转换,将会使地形图在转换后的精度不能满足成图精度要求,提出了通过对区域内的所有控制点进行兼容性检测,剔除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点后,对所有控制点构建TIN,然后采用仿射变换模型分块对各三角形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转换,从而实现提...  相似文献   

13.
坐标转换是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数据交流与共享的前提,详细介绍用回归变换模型在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从中山石岐坐标系向中山统一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参数,对统一区域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5.
韩买侠  王小华  马润霞 《东北测绘》2012,(3):181-183,186
介绍了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栅格地图由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键技术,阐述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坐标转换软件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对高效、快速将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成果转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形图向GIS数据转换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一军 《江苏测绘》2000,23(4):44-46
本文将数字地形图的数据结构与以Arc/Info为基础的GIS数据结构进行对比,并结合本单位的数字地形图特点,介绍了数字地形图数据向GIS方向数据转换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旧地形图转换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士银 《测绘通报》1991,(2):8-11,21
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正式启用。为使旧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能在新系统中使用以及能利用旧图资料编绘新的地形图,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编制了一套新旧系统地形图转换程序和高斯平面坐标改正用表,并编写了使用方法说明,提供给各测绘部门统一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参心系下的地形图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下的方法。用全国大致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实验,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完全能满足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