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  J.  S.  Johnston  Y.  Sasai  G.  D.  Egbert  R.  J.  Mueller  张素琴 《世界地震译丛》2006,(6):14-31
1976年以来,在加利福尼亚帕克菲尔德地区沿圣安德烈斯断层上长约60km的闭锁-蠕动过渡带,布设了由7个采样同步的质子磁力仪构成的差动连接的台阵,对该地区的局部磁场进行了准确的测量。2004年9月28日的M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的震中恰好位于这个台阵之内,此次地震在其中的5个台站的观测中产生了0.2nT~0.5nT的同震磁场变化。但是从地震发生前1个月、前1周及前数天的地磁观测数据中,都检测不到明显高于背景噪声水平的震前磁场变化(由于没有可检测出的形变、地震活动或孔隙压力变化数据,理论上也应观测不到震前磁场变化)。在地震破裂末端附近的一个台站也记录了0.01Hz-20Hz频带内的电场和磁场数据,借助于沿断层的北西延长线上距该台站约115km的另一个台站的观测数据,对来自电离层和磁层的同模式噪声进行了校正。校正后的数据中既没有发现1989年ML7.1级洛马普列塔地震前可能存在ULF频带(0.01Hz-20Hz)的异常磁噪声,也没有发现相同震级的希腊地震震前产生的电场变化。基于应变、位移和地震数据反演得到的地震一致滑动和可变滑动压磁模型,能够计算出与磁力仪台阵观测到的结果相符的磁场扰动。1993年以来,该区域内长期存在着与荷载增加一致的较高磁场变化,与之相伴的是由一个两色EDM台网和另一个较小的钻孔应变仪台网观测到的剪应变率的长期增长及表现在1992、1993和1994年各发生了一次M4.5~5.0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的增强。集成了所有这些数据建立的模型揭示了该区域在深度剖面上有增大的滑动,这也许对2004年9月28日M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的最后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地震以及其他发生于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内其他地方的M5~7.3级地震的震前电场和磁场前兆的缺乏,表明了仅利用现有的这些电磁数据来对破坏性地震做出有意义的预测看来并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人工爆炸地震,农田抽水试验,地震地磁测量以及航磁△Ta资料反演成果,探索震磁关系。结果发现:(1)地磁场强度短周期变化数量不等;(2)实际观测的前兆磁异常比实验室测试的数据偏大。表明地震前兆异常不仅存在,而且这种地磁短周期变化是由多种物理效应叠加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应力、应变等因素确定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是构成震磁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地壳磁性结构及磁性层底介面即居里等温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潜在震源区的判定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地磁日变化中的震磁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伯舫 《地震学报》1994,16(3):361-367
本文试图从地磁静日变化的三分量中提取与大震有关的震磁信息。研究方法称为两台的视深比法。先用单台Z/H法计算同纬度或纬度差不大的两台的视深(T=24h), 再分析两台视深比随时间的变化。1962-1988年期间北京与兰州的视深比变化与北京附近的三次大地震似乎存在一定的关系。震前视深比呈现正异常, 震后呈现负异常。  相似文献   

4.
宁波地震台动水位与垂直摆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宁波台ZK03井动水位、VS垂直摆倾斜仪出现的异常可能是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现象。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12mm左右。垂直摆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最大幅度约为339.9286×10^-3的脉冲式向E振荡波,并向W出现阶跃变化,震前34小时还出现了一个向E阶跃;NS向最大幅度约为275.2411×10^-3的脉冲式向N振荡波,并产生向S阶跃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说明,该台因有干扰因素少、正常波动背景值噪声限低的优势,观测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1995年第三季度M_L≥3.0级地震目录Theearthquakes(M_L≥3.0)catalogueofthirdquarterinnortheastenarea,1995(孟晓坤)东北地区1995年第三季度M_L≥3.0级地震目录@孟晓坤...  相似文献   

6.
高阶统计量是研究非高斯过程,非最小相位信号和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其应用领域已涉及通信、地球物理、生物医学、故障诊断等。本文对嘉峪关和乾陵2个地磁台站1998~2002年期间的地磁垂直分量(Z)资料运用高阶统计量方法进行处理,探讨陇西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与地磁场变化之间相互关系,并将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和线性拟合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高阶统计量异常一般早于两台Z分量相关系数和嘉峪关台Z分量线性拟合差异常1~2个月出现,且三阶矩(三阶累积量)的异常变化幅度在5~10之间,四阶矩的异常幅度在50以上,甚至达到150,四阶累积量的异常幅度在10~60之间。这些表明在震磁效应的统计分析研究中引入高阶统计量方法的必要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潜力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1993年9月份首都圈地区M_L≥2.0级地震1993年9月份在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17次M_L≥2.0地震,其中12次2—2.9级地震,5次M_L>3的地震。震级最大的一次为9月27日发生在...  相似文献   

8.
杜方 《四川地震》2001,(4):40-46
对2001年2月14日和23日在四川省雅江-康定相继发生的5.0和6.0级地城的发震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雅江地震引发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些分析和探讨对雅江地震发震构造,块体内部中强地震孕育,块体内部中强地震跟踪预测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庐江地震台数字化水位、水温观测以来,在多次大地震中水位、水温均有明显的同震效应,四川汶川8.0级地震、日本本州9.0级地震引起汤池1号井水位、水温的同震特征。动水位同震效应表现为脉冲变化,震后水位逐渐升高;水温表现为阶跃下降,震后水温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四川绵竹5.0级地震序列揭示的孕震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珠  汪碧澜  龙思胜 《中国地震》2001,17(4):386-391
通过对1999年11月30日发生在龙门断裂带中段的绵竹Ms5.0地震序列震源位置的精确确定,主要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及序列的时间进程特征分析后,本文给出了该地震序列的震源断层分布,深度剖面,应力释放状况以及活动特征,进而揭示了该序列发生的孕震结构。结果表明,该序列的活动表现出下列特征:(1)无明显的前震,所积累的应变能以突然的,近乎脉冲的方式释放,序列进程中无明显的起伏,大小地震的统计关系不太符合经典的G-R估计。(2)序列震中均未分布在地表出露的龙门山山前主断裂上,而是出现在山前隐伏断裂附近,震中分布的取向与断裂走向不大一致,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的相距较远;震源深度分布在5-16km范围。(3)震源断层面取向NE,在NNE向的主压应力作用下,震源断层面表现出兼有逆断分量的走滑型错动,由此,我们认为大规模断裂带附近的地下隐伏断裂存在着更为值得重视的孕育地震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清理攻关后,虽然相关系数法被列为地磁学科预报地震的方法之一,但应用性较差,且震例不多,为了探讨该种方法预报地震的效果,本文对辽宁地区总磁场强度进行了空间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北黄海4.8级地震中短期预报是辽宁省继海城地震、营口地震,彰武地震后又一次较好的预报震例。此次震前有一定的前兆显示,在总结和分析对比中等地震预报主要依据的基础上,讨论了辽宁省中强地震预报的判据。  相似文献   

13.
1995年4月15日营口高坎M_L5.0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Ⅵ度。总结发现,震前在一定的震兆异常背景上,出现一批短临前兆异常,如深井水位、水氡、水温、水汞、地倾斜、地电阻率、宏观等。分析认为,它可能是介质较薄弱的老震区对大区域应力场作用增强的反映,是我省震情发展中一次重要的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连地震台1984年1月至1988年8月的地磁短周期事件,采用高通滤波和最大似然谱分析方法。计算出转换函数参量的时间变化及频率特性,认为:大连台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和1985年11月23日旅顺老铁山M_L4.5级地震有关,并得出大连地区帕金森矢量指向,震前震后方向不同。转换函数其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10一0.20,0一0.10.  相似文献   

15.
1991年3月26日5.8级地震的磁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将华北地区1990年10月—1991年4月地磁核旋定点观测数据利用加权差分法和带通滤波处理提取地震磁效应。发现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发生Ms5.8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和同震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泾阳台1982—1989年457次单台近震震级同省台网近震震级对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990年1月—8月50次记录到的近震进行检验,得到泾阳台测定M_L震级精度为±0.205,经校正后的精度为±0.129,下降率为37.1%,尤其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单台震级精度为±0.527,校正后震级精度为土0.156,下降率为70.4%。  相似文献   

17.
黄海5.1级地震与新沂台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高原地震》2001,13(2):63-66
分析新沂台电阻率、短水准资料发现,在1997年黄海5.1级地震之前,新沂台有很好的前兆异常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18.
印尼8.7级地震对辽宁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后对辽宁省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和辽宁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了清理研究,结果显示:①震后一个月内在东北地区小震活动明显有一个增强过程,可能与该地震的触发有关。②地下流体和形变观测都记录到清晰的同震震波、同震阶跃和震后震荡现象,出现了显著的前兆同震响应。表明尽管前兆观测不能像地震波那样可较充分地展示关于地震震源的信息,但仍可能反映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壳介质的某些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蒋海昆  侯海峰 《内陆地震》2003,17(2):101-108
依据震前资料,对2002年7月23日南黄海北部Ms4.9地震的年度预测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对关键预测依据进行初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在同一区域的集中演化及3级地震的丛集活动对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判别具有指示意义;该区5级以上地震活动时间结构的分析(活跃时段划分及其对比、准周期活动特征等)对年度预测的时间判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