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安徽省石台县沟汀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并对采集到的文化遗物作了分类与描述,遗物中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存,并含有独具特色的石网坠。石制品大部分(76%)以砾石为原料制成,这类遗址在皖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对研究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江苏江阴祁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诚  张芸  张强  陆建芳 《地层学杂志》2003,27(4):314-317,323
江阴祁头山遗址区有厚达 2 4 8cm厚的马家浜文化层。对该遗址地层的孢粉、微体古生物沉积学和环境磁学分析表明 :江阴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就已经成陆 ,此时海岸线分布在该区以北 ,江阴北门外护城河北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可作为证据之一。剖面磁化率分析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间温暖湿润 ,适宜的气候促使人口急剧增多 ,稻作农业得以起源并迅速发展。马家浜文化层之上出现间断现象 ,可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4 0 0 0 a BP前后普遍存在的特大洪水所致。该时期洪水可能威胁先民的生存 ,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由于丧失基本的生活资料 ,先民可能迁居他处 ,寻找适宜生存而不受洪水威胁的区域生活 ,由此形成了马家浜文化和近现代之间文化间断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遗址内"(on-site)的资源域分析方法,通过对小黄山遗址出土石制品岩性的鉴定和统计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小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先民石制品的资源域,进而讨论其石料资源利用特点。结果表明,先民采取就近取材的资源获取方式,绝大部分石料都可以被地表径流作用搬运至遗址附近,原地开采或交换贸易的可能性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就近取材,石料的获取也并非随意的、单一来源的,据此推测玄武岩石料主要拾取于崇仁江,而角闪变粒岩、泥质板岩、花岗岩等石料只能通过长乐江获得,其余石料的获取指向性不明显,可能选择从较近的河流中获取。石料来源的不同,表明先民于距今9000~8000年前在该遗址获取石料已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石制品器形和岩性之间较强的对应关系,也反映出古人对各类石料物理性质的认识水平和对石料选择的偏向,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尤其是被用来制作石磨盘和磨石的气孔状玄武岩,有别于其他遗址多为砂岩质石磨盘的情况,这可能与玄武岩质石磨盘的加工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韩康信 《第四纪研究》1999,19(2):184-195
东湾仔北遗址位于香港马湾岛东北角。东临南海,其余三面为低五环抱,是一典型的海湾沙堤遗址。东湾仔北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约2000B.C)至青铜器早期(约1000B.C.)的遗存为主体,出上了丰富的遗物遗迹。在这个遗址中,发现19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其中15座保存有人骨。由于人骨长期埋藏在潮湿的沙滩地层中,骨质保存较差。东湾仔北遗址发现于1993年,随即在1994年进行试掘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由于香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该岛北部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香港古迹古物办事处组织考古队于1997年6月开始“抢救性”发掘。同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应邀组队赴港参加发掘,至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对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闪石类玉器做了矿物成分、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表明其主要为透闪石玉,为今后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墓葬随葬坑、高台和石围居址等早期铁器时代遗迹出土的骆驼骨骼,确认随葬骆驼为双峰驼,测量骆驼牙齿及各部位骨骼、判断随葬骆驼的死亡年龄、观察骨骼表面切砍痕迹和病理现象,并利用14C测年、碳氮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的方法,确定骆驼的年代、食性和种属。最后综合形体测量、病理现象、数量比例、考古现象、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古DNA分析结果,判断双峰驼是家养动物,还探讨了古代人类开发利用家养骆驼的方式。这样全方位地对考古遗址出土的骆驼骨骼进行研究,在中国骆驼研究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西藏拉萨昌果沟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的阶地上,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探讨昌果沟遗址附近的古环境,对遗址附近开展地貌调查,在遗址北面约1 km处选取1个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和环境指标分析,在雅鲁藏布江中游选2个阶地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分析;此外,还总结了雅鲁藏布江中游23个全新世古土壤/泥炭的测年数据,进行概率密度分析,试图揭示区域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全新世古土壤/泥炭年代的概率密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9.0~6.0 ka古土壤/泥炭发育在波动中增强,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换;6.0~2.9 ka古土壤/泥炭发育最强,气候相对温干;2.9 ka后鲜有古土壤/泥炭发育,气候变得冷干,史前人类活动受限。4.5 ka之后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一级阶地的形成为新石器时期先民提供农业耕作的场所,古土壤的发育为农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4~1.1 ka期间(吐蕃王朝时期)局部地区有古土壤发育,气候好转。

  相似文献   

9.
运用古DNA技术对新疆石人子沟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古代家马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5匹家马骨骼样本,从中提取DNA并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进行PCR扩增。全部样本获得了线粒体DNA序列,在这5个序列中共检测出3个不同的单倍型,可以归属到3个不同的谱系A,B和E。毛色控制基因的SNP检测结果显示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家马有栗色(chestnut)、枣色(bay)和金黄色(palomino)3种不同毛色。尽管样本量很小,但是线粒体DNA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研究均显示出石人子沟遗址的古代家马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和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支持新疆是家马引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通道的观点。此外,金黄色马与墓主人同葬于墓室,可能是当时特殊的选择,表明马在古代人类社会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较多旧石器遗址逐渐在秦岭南麓汉江流域被发现和研究,其中少数遗址开展了测年研究工作,研究揭示出这些遗址年代横跨了早、中和晚更新世,但总体而言年代序列仍显薄弱。基于磁性地层学、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释光定年法在第四纪黄土堆积中的成功应用,我们采用这3种方法组合的综合定年策略对汉江流域郧县盆地内的柳陂酒厂和吴家沟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测年研究。柳陂酒厂遗址剖面深度为18.0 m,其0.6 m、 0.8 m和1.1 m处的释光年代分别为126±8 ka、 145±15 ka和154±11 ka,因此该遗址上层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0.15~0.13 Ma;在剖面13.5 m处发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时结合磁化率曲线和野外地层,以及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情况,我们推断下层石器文化层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约为0.78~0.71 Ma。吴家沟遗址剖面深度为9.0 m,在6.2 m处也出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样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我们推断其石器文化层也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与柳陂酒厂遗址下层石器文化层同期,约为0.78~...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较多旧石器遗址逐渐在秦岭南麓汉江流域被发现和研究,其中少数遗址开展了测年研究工作,研究揭示出这些遗址年代横跨了早、中和晚更新世,但总体而言年代序列仍显薄弱。基于磁性地层学、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释光定年法在第四纪黄土堆积中的成功应用,我们采用这3种方法组合的综合定年策略对汉江流域郧县盆地内的柳陂酒厂和吴家沟旧石器遗址进行了测年研究。柳陂酒厂遗址剖面深度为18.0 m,其0.6 m、 0.8 m和1.1 m处的释光年代分别为126±8 ka、 145±15 ka和154±11 ka,因此该遗址上层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0.15~0.13 Ma;在剖面13.5 m处发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时结合磁化率曲线和野外地层,以及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情况,我们推断下层石器文化层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约为0.78~0.71 Ma。吴家沟遗址剖面深度为9.0 m,在6.2 m处也出现了B/M地磁极性倒转,同样与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我们推断其石器文化层也处于S7古土壤层,年代与柳陂酒厂遗址下层石器文化层同期,约为0.78~...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一直是东西方人群迁徙与融合、农牧互动的活跃地带,是文化传播和交汇的重要通道。地处东天山地区的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是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遗址中心的大型房址内发掘出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存有大量炭化种子的储粮坑。这一发现为新疆地区早期先民生业经济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目前关于该储粮坑储藏粮食的种类、重量和构建方式尚不清楚。本研究对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内炭化种子及坑底土壤结块进行了植物遗存分析和土壤微形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储粮坑主要用于储藏农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储粮坑在储满状态时,青稞重量约在2000 kg至5500 kg之间;夯筑和草拌泥等建筑、防潮技术很可能被用于储粮坑建造过程。对比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储粮坑的考古遗存和典籍资料,发现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储粮坑存粮种类单一,存粮最大容纳量偏轻,且建造方式也较为简单。该研究结果为新疆东天山地区古代人类利用的农作物种类及储藏方式提供了参考资料,对解析新疆地区早期生业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面探测雷达(GPR)已用来确定罗特尼斯岛上19世纪埋葬遗址,该岛位于西澳大利亚佩恩附近,利用反射波剖面以及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埋葬遗址就以不连续界面显示在雷达反射波法(时间-深度)的断面图中,该不连续界面是由组成岛屿地层单元的石灰岩和砂的不同电性引起的。本次勘探工作探测到一座所有原始地址记录丢失很久的公墓,按照罗特尼斯岛组织的代表性死者后裔Deaths的要求,完成勘探任务没有扰动地画,代表  相似文献   

14.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6年,因出土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而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对2014年至2016年在洞口外发掘出土的54件石制品进行报道,意在揭示直立人在该遗址生存的技术特点和适应行为。华龙洞发育在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内,由于后期的坍塌,洞口外和洞口内均保留丰富的堆积物。石制品原料取自周边岩石内的脉石英和磨圆度较高的石英岩和燧石砾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以及各类剥片和修理石器产生的碎片和断块等;石制品个体以小型居多。硬锤锤击法为剥片主要方法,砸击法次之。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此外还有尖状器。石制品组合总体显示早期人类的模式1工业类型。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和初步铀系的年代测试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中后期。两件石制品的拼合现象和多数动物骨骼表面的砍砸和割切痕迹显示,华龙洞为一处直立人多功能的生存和活动遗址。对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探讨中更新世中国直立人演化、迁徙和技术演化模式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瓣鳃类共有33种,其中31种组成了Lamprotula-Cuneopsis-Unio组合,称为西水坡丽蚌动物群,其时代为中全新世早期。据贝壳14C测年资料(6 465±45 a BP)和同层出土的陶器特征, 为仰韶文化早期(7 000~6 000 a BP)。该动物群与长江中,下游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及其周围水域的现代丽蚌动物群组合特征非常接近,同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动物地理区, 亚热带湿热气候。根据该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仰韶文化早期该地区的古环境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雨量充沛,草木茂盛,河流成网,湖泊遍野,水质优良,水生生物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先民提供了从事农耕、渔猎的生栖条件。  相似文献   

16.

考古遗址出土骨制品的研究对于揭示古代社会的动物资源获取和利用、手工业生产、社会组织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骨制品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农业区域,这些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动物使用及其与社会发展、早期国家形成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针对牧业社会骨制品的考察十分缺乏。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草原分布有大量古代牧业文化遗址,石人子沟遗址(43°31'12.8"~43°34'28.9"N,93°13'44.8"~93°16'49.1"E)是其中一处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大型聚落。本文从动物考古学视角研究该遗址2006年至2011年发掘出土的426件骨制品。结果显示,石人子沟遗址骨制品的原料主要为以羊(Ovis aries/Capra hircus)、马(Equus caballus)为主的家养动物和以鹿(Cervidae)为主的野生动物,其中羊的比例最高(69.7%),鹿(13.8%)、马(2.3%)次之,这与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农业文化遗址的骨制品多以牛为原料的情况明显不同。羊在骨制品原料中占绝对多数且大量使用羊距骨制品的现象是对石人子沟遗址以牧业为主的生业经济方式的直接反映。石人子沟遗址不同类型骨制品的制作各具特点,但整体表现出"省时省力"的特点,即对使用部位细致打磨,对非使用部位仅做简单处理。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大型制骨作坊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骨器生产不同,石人子沟遗址未见专门的制骨场所,骨制品生产的操作链条也并不完整。遗址的骨制品生产可能是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的,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也相对较低。该研究填补了我国古代牧业文化遗址出土骨制品动物考古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究我国古代不同区域、不同生业经济基础下的制骨手工业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匼河旧石器遗址6054和6056地点地层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现于 195 7年的河遗址群的年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河遗址群中两个代表性的遗址的地层进行了再研究 ,认为 60 5 4地点文化层位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 S2 以下 ,而 60 5 6地点位于马兰黄土之下 ,二者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别 ,60 5 4地点可能比 60 5 6地点时代要早。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古代铜矿采冶遗址区的地质环境,对指导当今矿业开发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安徽省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古环境的变化及古采冶对当今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矿产资产开发中应重视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现于1957年的匼河文化遗址的年代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四十年来,考古学和地学工作者虽然从化石、地层等多方面研究,但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可靠结论。受许家窑遗址及小长梁遗址的最新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的启示,过去两年对山西南部匼河遗址从磁性地层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匼河遗址剖面的磁化率曲线呈顶部高,中间2.5m到13m处较宽阔的低值带,具有华北黄土高原黄土L9的特征,底部又呈高值的分布趋势,这种磁化率的分布关系与洛川标准剖面的S7-S12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出文化层以上地层剖面的年代范围为0.7-1.02Ma,由此可推算位于底部磁化率高值带以下的文化层的年代至少早于1.02Ma,完全不同于匼河文化遗址0.247Ma的现行认识,而与苏朴、朱日祥等人对许家窑、小长梁遗址,马圈沟遗址年代的最新认识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