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出了两种新的生油岩测井评价方法,即基于砂泥岩导电机理,借助泥质砂岩导电方程:Waxman-Smith方程计算含水泥岩电阻率R0值及生油岩的电阻率孔隙度R.然后用实测Rt减去R0值,其差值反映了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即重叠法);用三孔隙度测井计算的生油岩总孔隙度T,减去电阻率孔隙度R,其差值也反映了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即双孔隙度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现场缺少生油岩实验室分析样品时可以快速评价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生油岩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的分布形式及泥岩的基本压实特征,建立了生油岩的测井响应方程,并用实际资料分析了生油岩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据此,我们采用图版法、I_x指数法和多元回归法、利用泥质砂岩的韦-史方程,提出了重迭、双孔隙度法对生油岩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用碳/氧比测井计算有机碳的公式,并对双检2井取心井段的生油岩做了试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与评价大庆外围盆地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与有机质丰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烃源岩评价。多测井组合法和多参数组合法可以定性识别烃源岩;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法、基于W—S方程的电阻率重叠法和双孔隙度法、含油气饱和度法、声波时差/电阻率交会法以及ΔlgR法等是定量评价有机质丰度,计算总有机碳含量TOC常用的方法。详细介绍了ΔlgR法的原理及应用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大庆外围盆地,与实验分析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赵靖舟 《沉积学报》2001,19(1):117-124
根据对塔北地区591块泥质源岩613块碳酸盐岩热解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本区中上奥陶统泥质岩除柯坪地区相对较好外,其余地区普遍属一非生油岩,不可能对已发现的海相油气有实质性的贡献。而寒武系无论是碳酸盐岩还是泥岩,其有机质丰度均高于奥陶系,尤其是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也较大,因而是塔里木盆地一套十分重要的海相油气源岩,现今为一套优质气源岩。其次是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有机相泥灰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适中及具有一定厚度分布的特点,是本区海相油气另一大套重要源岩。另外,平面上,本区寒武一奥陶系泥岩的有机质丰度表现为东西两端相对较高,可达到中等一很好生油岩标准,而草湖、轮南、英买力以及孔雀河斜坡与满加尔凹陷奥陶系泥岩基本上均属差一非生油岩。碳酸盐岩烃源岩则以库尔勒鼻隆及塔东(含库鲁克塔格)地区为最后,其次是哈拉哈塘凹陷。  相似文献   

5.
改进评价生油岩有机质含量的CARBOLOG法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法国石油研究院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CARBOLOG法的原理进行了剖析,推导出利用声波测井及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总有机碳含量的理论关系式,弥补了CARBOLOG法利用电测资料作图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不足,较大程度地改进了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取芯较好的牛38井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进行回归计算,标定了理论关系式的相应系数,相关系数为0.90,该成果在东科1、丰112、富15等井的生油岩评价中得了到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分级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盐岩油源岩分级评价标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参数(地层、地史、热史)为例分别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单位面积碳酸盐岩的生油量及源岩和围岩的残留油量,进而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排油量=生油量-残油量)计算出排油量,以排油量为指标给出划分油源岩分级评价的标准,并计算出其对应的有机质丰度。模拟计算显示油源岩有机质丰度工业下限值TOCgy随源岩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成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有机质类型(生烃潜力)的变好而减小,碳酸盐岩油源岩评价标准随地质条件的不同变化很大。建立了塔里木、渤海湾、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油源岩的分级评价表。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区有机质类型为Ⅱ型的成熟油源岩“非、无效、差、中、好”各级对应的TOC界限值分别为“0.25、0.5、0.8、1.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沙埝地区沙50A井泰二段暗色泥岩系统取样,详细评价了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各项指标,并依据泰州组烃源岩评价结果和成熟门限深度值划定了高邮凹陷泰州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计算了相应的资源量。结果表明,该区泰州组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泰二段底部六尖峰泥灰岩段,该段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具有较好生油能力;该区泰二段烃源岩已处于成熟阶段,对应门限深度为2550m;有效烃源岩集中分布于高邮凹陷北斜坡中东部地区,生油量为2.9×10~8t,占高邮凹陷总生油量的60%,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工程中采用电缆测井识别水合物储层,使用了三侧向、声波速度、自然伽马、长源距伽马伽马、井温、井径、井斜7种测井仪器,所获参数有利于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位置。根据DK-1钻孔中获得水合物样品层段的测井曲线总结出水合物测井响应的特征,并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对DK-1地层的孔隙度和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电阻率方法求出的地层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值较为接近,而用标准阿尔奇方程和修正的阿尔奇方程计算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值相差较大。因此,尚需对水合物岩心进行深入的分析测试,建立适当的岩石物理模型.来指导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冻土区DK-1钻孔天然气水合物测井 响应特征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星旺  祝有海 《地质通报》2011,30(12):1868-1873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工程中采用电缆测井识别水合物储层,使用了三侧向、声波速度、自然伽马、长源距伽马伽马、井温、井径、井斜7种测井仪器,所获参数有利于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位置。根据DK-1钻孔中获得水合物样品层段的测井曲线总结出水合物测井响应的特征,并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对DK-1地层的孔隙度和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电阻率方法求出的地层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值较为接近,而用标准阿尔奇方程和修正的阿尔奇方程计算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值相差较大。因此,尚需对水合物岩心进行深入的分析测试,建立适当的岩石物理模型,来指导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10.
高阳  李忠新 《沉积学报》2016,34(4):716-724
岩性识别是致密砂砾岩测井评价的重要工作。砂砾岩岩性多样、成分复杂,导致测井识别岩性准确率低、测井解释孔隙度不准确。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下亚段致密砂砾岩为例,在对其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岩石类型和骨架矿物差异给砂砾岩分类,利用铸体薄片资料对测井曲线进行岩性标定,提取各种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并分岩性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评价模型,提高了砂砾岩测井岩性识别和测井孔隙度计算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中东YL-DS油田高含泥质灰岩储层(泥质含量3%~8%)电阻率低,常规解释的含水饱和度较高,按纯灰岩储层段流体评价标准常被判定为水层。本研究避开对难以量化表征的纯灰岩骨架中束缚水的直接求取,通过计算储层中的泥质束缚水孔隙度来直接校正常规含水饱和度,简单易行,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根据纯泥岩的简化模型计算纯泥岩孔隙度,然后采用能谱测井资料计算干黏土的密度值,计算泥质灰岩储层中的泥质束缚水孔隙度,对常规阿尔奇公式计算的水饱和度进行泥质束缚水饱和度校正而获得视纯灰岩含水饱和度,最后采用校正后的含水饱和度和纯灰岩段标准解释图版综合判断储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质异常分析理论的复杂系数(C值)和组合熵(H值)数值计算方法,对实际探测的测井数据(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等数据)进行新方法探索式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区分油气层中的含油和含水的差异程度。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井地质异常九地质意义进行研究,揭示了其实际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几种计算法和统计法研究美国西弗吉尼亚洲中部格兰尼克里克油田大Injun砂岩储集层的结构及其与采油量的关系。计算机程序根据已出版的资料编写,以适合(l)计算渗透率对孔隙度的回归;(2)标绘三维孔隙度;(3)确定和标绘根据地球物理测井记录推断的相;(4)估算原始储量、累积产量和采油率。因为回归分析显示出测井记录和岩心孔隙度及岩心渗透率间微弱但重要的相关,所以,孔隙度可用干地层渗透率中以构成储集层的模式。也使用定量地层对比和多维定算法来估算在缺乏可用数据的情况下构造的影响。于井间使用克里格法内插绘制的剖面,突出了孔隙度较高的地带。使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和岩心描述,用聚类分析确定导电相。原始储量的估算结果与累计产量数据相结合,得出采油率的估算值。这些采油量变量图通常呈现在岩相图上观察到的相同的南北走向。  相似文献   

14.
测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定量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井的日益增多,需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等储层参数的计算方法,这对储层优选、资源量的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国内外文献常用的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评价模型,选用经过环境校正和标准化处理后的测井数据,定量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的孔隙度与饱和度等参数,结合岩心测试和岩电资料,修正并完善储层参数的计算模型,分析各种测井评价方法在水合物储层计算当中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泥质含量选用自然伽马值求取为宜;孔隙度选用受水合物分解所产生气体影响较小的密度值求取;饱和度的求取需根据水合物含量的不同,分别选用印度尼西亚公式、修正的wood方程或修正的阿尔奇公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变分法的基本理论的方法,推导出了均质土坡稳定性在平面应变情况下的基本方程,将简单边坡无粘性土(C=0)与纯粘性土ψ=0)的情况作为特例导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并对传统的条分法与土坡临界高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烃源岩是油气勘探研究的基础,正确的评价烃源岩、划分有利勘探区是做出下一步勘探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烃源岩的研究仍以地球化学手段为主,通过对岩心样品的分析虽然可以提供准确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但是往往会受到样品数量以及实验分析费用的限制,很难得到单井上连续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此外,烃源岩具有非均值性,简单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均值化处理将导致优质烃源岩信息受到压制,难以满足勘探精度。测井信息具有纵向分辨率高且数据连续、准确的特点,加之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上的特殊响应特征,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烃源岩为烃源岩的正确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煤系烃源岩岩性差异明显,按照有机质丰度可划分为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它们在测井曲线上有着各自的响应特征。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充分调研,基于煤系烃源岩在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中子、密度等测井信息上的响应特征,开展煤系烃源岩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分别对煤系烃源岩的定性识别和有机碳的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将有机碳的定量计算方法应用到具体实例中,获得了煤系烃源岩TOC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后续煤系烃源岩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薄互层的特征入手,采用反褶积方法对单条测井曲线做提高分辨率的处理,并调整电阻率测井曲线,使其与提高了分辨率的泥质含量及孔隙度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协调、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解释模型计算出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实际计算表明,本方法改善了储集参数的评价,降低了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18.
沾化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沾化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具有以下特征:(1)储层为暗色、厚层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2)泥岩油气显示段具有高压异常;(3)主要分布于深凹陷区缓斜坡上,泥质岩油气显示段主要集中在断层带附近。泥岩裂缝性储集层的形成主要与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局部构造变形及断裂作用有关,被非裂缝性泥岩所封闭形成自生自储的泥岩裂缝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青海共和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油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元林  侯创业 《岩石学报》1999,15(4):630-637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在早白垩世处于挤压为主的构造环境,但共和地区处于伸展的构造环境,发育了巨厚的下白垩统湖相沉积。我们首次在共和盆地下白垩统发现了一套258.15m 厚的烃源岩。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往西北白垩系烃源岩仅分布在祁连-秦岭以北的观点, 这对于研究我国西北地区白垩系烃源岩的分布和油气田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共和盆地下白垩统从下到上分为万一段、万二段、万三段、万四段。万一段和万四段是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色沉积, 基本没有生烃能力。万二段烃源岩是一套炎热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浅湖-半深湖相沉积,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到好烃源岩的丰度标准, 干酪根类型以Ⅰ2 型为主。该烃源岩在K2 早期(90.01Ma) 进入生油门限, 开始生油, 从K2 晚期(74.11Ma) 以来,一直处于大量生油的成熟阶段。下白垩统万三段沉积时期, 水体时深时浅, 暗色泥岩和红色泥岩交替出现。暗色泥岩属于中等烃源岩, 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它在晚白垩世 (78.02Ma) 进入生油门限, 但一直到第四纪 (1.5Ma) 才进入大量生油的成熟阶段。共和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发育, 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球物理地层评价和储库工程中遇到由测井资料评价孔隙度和渗透率问题是件困难和重要的任务。在近来人工神经网络(ANN)模拟加拿大东部近海成果的推动下,我们开发了反演北海测井资料为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的神经网络。我们利用两个分离反向传播ANN(BP—ANNs)模拟孔隙度和渗透率。该孔隙度ANN是一个用声波、密度和电阻率测井资料为输入的简单三层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