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及其最初着重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初,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授予管理大洋钻探计划(ODP)19年的联合海洋研究所(JOI)一个长达10年、资金额度达6.26亿美元的合同,用来继续经营ODP的接任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此前,美国和日本在弗吉尼亚州阿林顿签署的继续进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合作备忘录,已于2003年4月22日开始生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日本文部科学省  相似文献   

2.
综合大洋科学钻探计划 (IODP)是有关调查地球科学 (包括生命科学 )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IODP之科学计划取决于大洋钻探科学的国际研究者委员会 ,其执行则是根据科学家的项目建议书。IODP采用的项目建议书将根据IODP科学顾问组织 (SAS)对建议书的公正与公平的评估而决定。在浅海和冰盖海区将用钻井平台施钻 ,在另外海区将用“地球”号套管(Riser)钻探船和非套管钻探船 (美国提供 )。下面的内容是IODP开始阶段的科学研究热点 ,它们将作为评估项目建议书的标准。这里包括 3个主要科学目标和 8方面创新点。当你写任何一个项目建议书时…  相似文献   

3.
“乔迪斯·决心号”服役于大洋钻探项目(1985—2003)和综合大洋钻探项目(2003至今)20年后,这艘超期服役的功勋钻探船目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装,它将成为美国贡献于IODP的新的海洋科学钻探船(SODV),并将致力于海底的监测和获取沉积物样品以揭示地球演化的奥秘。作为IODP的非立管  相似文献   

4.
<正>由欧洲大洋钻探研究联盟(ECORD)组织实施的IODP 364航次目前开始向各成员国召集船上科学家。该航次同时也是IODP和ICDP(国际大陆钻探计划)联合实施的首个项目。IODP 364航次计划在墨西哥湾钻探地球上最大的陨石坑——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研究白垩—第三纪界线灭绝事件及其造成的环境及生态影响。航次首席科学家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oanna Morgan教授和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Sean Gu-  相似文献   

5.
由IODP美国执行机构(IODP-USIO)负责的IODP 349(南海构造演化)航次目前开始向各成员国召集船上科学家。IODP 349航次预计于2014年1月28—3月30日在南海执行。该航次是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航次首席科学家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和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5日,德克萨斯休斯顿的IODP管理国际(IODP—MI)宣布:利用AGR钻探辅助装置无立管泥回收系统已成功完成基金支持的可行性研究和超深水双梯度钻探计划。此项奖励基金来自深星联合会——一个深水工业团体,该组织支持深水技术发展项目和协调工业财政与技术资源。与美国协作的数个IODP伙伴以及AGR钻探辅助装置与工业所获得的该项目.将研究修改现有的在超深水中允许深孔钻探(大于2 000 m)的商业技术。  相似文献   

7.
韩国加入IODP     
日前,韩国与美国、日本有关方面签署谅解备忘录,成为IODP的最新成员国,至此,IODP已有21个成员国(美国、日本、欧洲17国、中国和韩国)。韩国加入IODP是在亚洲联盟框架下,由亚洲联盟年付1百万美金成为IODP参与成员,可以派科学家参加航次并派出代表参加IODP相关会议。目前亚洲联盟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0月,IODP正式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进入新阶段后,现有的三个钻探平台独立运行,各自寻找财政支持,这使得新十年的科学大洋钻探将更加灵活,效率更高。在IODP新旧交替之际,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735CPP建议书安排为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IODP 349),并于2014年1—3月在南海顺利实施,这是  相似文献   

9.
IODP343航次主要依据IODP 787号建议书,即"日本海沟快速地震钻探工程(J-FAST)"。勘探由IO-DP日本执行机构组织负责,首席科学家为Fred Chester和Jim Mori。IODP343航次主要科学目标是理解地震大滑坡的物理机制,对俯冲带地震引起的海啸作出评估。具体来说,IODP343航次的科学目标是:(1)在地震中控制断层破裂的应力状态如何?这些应力是如何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10.
2 0 0 2年 3月 1 8— 2 2日在日本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 ODP SCICOM/ IODP IPC会议 ,即 IODP的第二次 IPC(计划委员会 ,相当于 ODP中的 SCICOM,是 ISAS的最高学术机构 )会议。会议主要听取了 ODP运作报告、工作报告、航次 ( 1 95、1 96、1 97)的科学报告等。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是“ODP L egacy”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环境动力学和地球内部动力学等。会议听取了日本、美国、欧洲、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在准备 IODP方面的进展汇报 ,中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参加 ODP4年以来的总结和对进行 IODP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等牵头撰写的IODP 838Full建议书"Testing Hypotheses for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Continental Breakup-Drilling at the South China Sea Rifted Margin"正式提交给IODP,预计2014年1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科学评估工作组会议将对该建议书进行评审。为了抓住美国钻探船"决心号"近几年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工作的有利时机,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组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2003—2013)即将于2013年结束,2013年之后,IODP将改名为:国际海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英文缩写仍为IODP。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在进行并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航次任务。这次南海大洋钻探航次是在前两次钻探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科学钻探建议IODP 878号建议书,并通过国际评审后开始实施的。由于这次设计的钻井更深,难度更大,需要四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安排为IODP 367和IODP 368两个航次,于2017年2月8日至6月11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图1)。这次钻探的科学目标将聚焦在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  相似文献   

14.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科学指导和评估组(SSEP)第10次会议于2008年5月-22日在韩国釜山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瑞典、韩国等国家的34位IODP-SSEP成员与会.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为了与美国、日本在IODP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了由ODP成员参加的欧洲大洋钻探科学指导委员会(ESCOD)和JEODI组织,并开展了IODP之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在其中的APLACON会议上,论证了IODP中第三类特定钻探平台的必要性,讨论了该类平台在某些研究范围内的重要作用,包括研究地球历史中的极端气候(北极海区)、重建白垩纪-第三纪的水文地理学、气候的快速变化、沉积盆地形成与过程以及固体地球过程等。  相似文献   

16.
IODP344航次是IODP334航次的后续,航次主要依据IODP537号建议书,哥斯达黎加地震起源计划(CRISP)的关键目标就是理解在剥蚀控制的俯冲带大陆边缘大地震聚集和破裂的物理过程。航次的主要科学目标包括:(1)俯冲带沉积物和基岩的岩性、构造和物理性质特征;(2)俯冲带的剥蚀速率和上部板块的沉降历史;(3)上部板块中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及地球化学过程;(4)大陆边缘上部斜坡带应力场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大洋钻探——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地球科学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就研究范围而言,却仅仅触及了地球的表层。IODP是一项国际性的大洋钻探计划,预期将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IODP将运用新的科学方法、科技设备,使人类对大洋底乃至整个地球系统得出更深、更广的认识。简单介绍了IODP的由来、组织机构、钻井技术、前期科学目标及中国的深海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参与IO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了解21世纪的IODP在研究课题及研究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不仅有助于我国根据国际动态调整深海研究的方向,制定符合我国需求的研究计划,而且有助于我国把握参与21世纪IODP的时机和策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从而逐步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IODP建议书795-Full2号,本航次勘探的目标是从印度季风降水的核心区域内获取沉积物。在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4个站位,将针对晚白垩世—全新世沉积物,更好地了解在多个时间尺度季风在降水、侵蚀和径流的相关变化下的物理和气候机制(图1)。科学的目标是:(1)建立与外部日照驱动和内部边界条  相似文献   

20.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