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0年10月17日——21日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专业委员会成员,科技司领导,地震研究所领导、部分地震重点监测区省局领导、地壳形变观测(含重力)手段专业技术管理组代表、研讨会学术论文作者以及来自中科院测地所、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报、地震出版社,《地壳形变与地震》编辑部的部分特邀专家共60余人。研讨会主要议程:一是审议“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二是学术交流。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是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科技司联合制定的。提交大会审议的征求意见稿是今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集中编写,科技司及有关同志汇总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7日至12日,由国家地震局主持的大地形变测量清理工作总结会议在西安召开。与会代表来自34个单位,共94人,收到报告167篇。大会交流三天,报告者达50人次,涉及问题的深度、广度均是历次大地形变测量会议所不能比拟的。例如:《水准标尺尺长检定的研究》、《ME-3000仪器监测能力的评价》等文章,均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研究并提出了地壳形变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的区别和联系,笔者认为,从学科划分上讲,应将地壳形变测量学作为大地动力学的一个分支。笔者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的实用问题以及为地震预报及其研究服务的地壳形变网的布设原则等方面,论述了地壳形变测量学的学科发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大地形变测量中应变计算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说明,虽然三维大地测量技术将会在大地形变测量中得到应用,但即使采用三维测量技术,大地形变测量一般只能得到地表的倾斜与二维应变。文中给出了三维测量中边长与天顶距变化同应变与倾斜的关系式。从目前大地形变测量的实际出发,本文详细讨论了常规测量中应变计算的各种情况,指出今后会出现二维与三维大地形变测量观测值联合处理的情况。本文讨论了应变量精度估计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实用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于1991年5月9日至11日在武昌召开,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增补的新委员和特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共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的统一安排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成立第二届委员会;二是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三是讨论专业委员会工作,重点讨论如何贯彻国家地震局[1991]129号文件精神,在推进全国  相似文献   

6.
1988年11月6日发生在云南省澜沧—耿马地区的两次强烈地震,其构造分型属雁列地震。7.6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呈“入”字形展布;7.2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反映单一发震构造特征。根据大地水平形变资料,主压应变轴为北东方向,地表形变带上存在明显的水平剪切错动;根据大地垂直形变资料,地表形变带无垂直向弹性差异形变,仅表现出一种重力堑的作用。本次地震序列所反映出来的大地形变基本特征与中国历次大陆地震相同。  相似文献   

7.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板内地震预报和蕴震过程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作者建议立即着手发展板内地壳形变系统动力学——大地测量学和现今地球动力学相交叉的一个新学科。 文中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如板内构造系统蕴震说和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还讨论了跨断层形变动态观测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断层形变测量是正在发展中的动态大地测量学的一个分支,它要求新的研究方法。本文把观测台视为一个受控于地壳和大气层的多因子信息系统。从结构、环境和功能的概念作整体动态系统分析。建立了三个层次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定量指标“SD”,“RP”和“IL”。 用系统辨识和时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动态灰箱模型。它能模拟和预测实际系统的复杂变化;分离环境效应、构造运动、从强干扰背景中自动识别异常。用熵变换的方法建立了信息传输模型,它能全面评定台站的地震前兆价值。 实际应用于全国十个典型台站,全过程全信息的研究,效果良好。如科学地证实了地表形变效应,其量级(10~(-5))高于观测精度与可能的前兆信息,故而不可忽视。具体地评价了各类观测系统结构的优劣、各台的实际信息分辨能力(0.03—0.18毫米)和地震前兆信息水平(10%—40%)。肯定了1975年海城大震前金县台异常的可靠性,对过去肯定的某些震例提出了质疑。并为今后本手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方法的基本优点在于客观、定量、实用,比传统方法更有利于研究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共和地震后所测到的源兆型大地形变异常,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时间、空间及异常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指出形变测量手段有能力捕捉到此种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1.
1982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会邀请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大队、第二测量大队等单位有关同志,商讨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事宜。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讲了话。他对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的工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12月 15日至 12月 17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召开省级重点学科及学位点立项建设评审会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吴云副所长参加了此次会议。经省学科评议组专家评审 ,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了地震研究所申报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又有两硕士学位点获准立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范春林  相似文献   

13.
引言 1994年10月19日,美国管理与预算署(OMB)发表了题为《测量、制图和空间数据的协调》的A—16号修正的通告。修正通告把空间数据协调范围扩大,并赋予联邦部委协调空间数据业务的领导作用。该通告还规定建立一个跨部委的协调委员会名为“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FGDC的目标是要促进测量、制图和空间数据的协调开发、利用、分享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地壳形变测量学之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首先简述了当代地学前沿交叉新学科--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的形成和内涵。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开拓了现今地壳运动与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新领域,使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促进地球动力学等地学基础研究,证实地壳动力学的基本状态不是“SOC”而是“SO”,因而地震是可能预报的,有助于击破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从根本上推进地震预报。然后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7项建议,包括:将地壳形变监测系统建设为真正的“四维”快速测地系统,加速推进形变和重力的结合,地表与深部研究的结合,推进地壳运动“暂态信号”和“暂态过程”研究,研制和发布“数字形变信息产品”,深化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速推进地震动力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等。最后提出了对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现今地壳运动、现今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报未来发展的预测。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正有力地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和地震预报破关,激动人心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59~1985年间完成的大地形变测量成果,分析研究了红河断裂带的近代形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的南、中、北各段的主压应变方向均与断裂走向近于正交,因而剪切错动十分微弱,其平均年应变率为:0.3~0.6 PPM。沿红河断裂带的形变突出部位在洱源、下关和定西岭。北东走向的鹤庆—洱源断裂及程海断裂显示为左旋压扭,而中甸—剑川断裂则显示为张性顺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防震减灾成为我国的国家任务,现代大地测量学应用于世界科学难题——地震预测探索;与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复杂动力系统理论相交融,开拓了现今大陆地壳运动与变形动力学(10~(-2)s~10~2 a)研究新领域,逐步成长为一门地学前沿交叉新兴学科——地震大地测量学(Earthquake Geodesy)。50年后,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震大地测量学》专著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17.
甘宁青地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甘宁青监测区主要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态势随时间演变,水平运动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2)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来自青藏块体持续NE向挤压运动;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3)区域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及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是蕴育中,强震的标志,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幅度最大的部位,而往往发生在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加速-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水平形变网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差问题,以邢台地震区的水平形变网为例,说明在参考椭球面上作高精度水平形变网平差是可行的。这种平差的关键是作高精度大地主题反算,这不难用数值积分方法在微机上实现。本文采用了一种更适合于形变测量特点的在参考椭球面上平差的误差方程式。在参考椭球面上作水平形变网平差不仅可以解决大规模水平形变网的平差计算问题,而且其计算结果利于同空间大地形变测量平差结果作直接比较。此外,参考椭球面上水平位移解的一个优点是没有子午线收敛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中地区地壳形变综合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关中地区1971~1996年垂直水准资料、1993~2005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和1999~2004年GPS观测资料,研究了关中地区地壳形变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形变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临潼-长安断裂是近期非常活跃的断裂;2)地壳形变总体表现为渭河断陷盆地沉降、重力增加,秦岭山区隆起、重力减少;3)垂直形变、水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出该地区现今构造活动的继承性及东、西部地壳运动存在一定的差异;4)西安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效应,造成地面急剧下沉与重力值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0.
大地水平形变测量清理攻关会议,于1985年12月在武昌召开。会议对这两年的清理攻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与会代表们认为这些总结报告较全面、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这次清理攻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工作进展情况。 这两年的清理攻关工作,主要参加者有78人,提交了各项清理总结报告和试验专项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