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大林建筑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于1991年10月22日宣布,用水减轻强风和地震时高层建筑晃动的减震系统(MOVICS)已付诸实际应用。该系统是通过使安装在建筑物最上层的水槽的晃动与建筑物晃动的周期同步,让它向抵消建筑物晃动的方向运动。按照计划,减震系统使用的水将用作喷洒灭火装置等的灭  相似文献   

2.
据路透社曼谷1977年8月6日电:拥有五百万人口的曼谷市区正在慢慢地不易被人察觉地下沉。尽管这并不引人注目,然而这足以使政府官员们担心建筑物上产生裂缝或地基以及一些大的建筑物下沉。一家清凉饮料瓶厂、两座大寺庙和一座湄南河上的大桥出现了裂缝或下沉,该桥的一些柱桩上出现了许多裂缝,必须进行维修。许多人对曼谷下沉一事不以为然,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外界的警告,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却不这样想,他们指出曼谷市更广大的低洼地区将遭受一年一度的雨季水灾。  相似文献   

3.
日本鹿岛建筑公司研制出了可在地震时自动调节柱和梁的刚性,而避开建筑物共振的减震装置。该装置称为“AVS(Active variablestiffening——可变刚性)减震系统”,并已首次应用于建在该公司技术研究所西调布实验场(东京都调布市)一角的“新大型振动台控制楼”。AVS 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①检测地震的计测传感器;②判别地震性质的地震动分析器;③选择建筑物刚性的控制用计算机;④使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震害空间分布模拟GIS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个基于GIS技术的建筑物震害空间分布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IS的模拟活化技术把地震影响场,建筑震害预测等分析模型形成可供空间分析使用的二次数据,并纳入城市基础数据库之中,构成综合基础数据库。然后利用GIS把多重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复合,给出城市建筑物震害的空间分布及其统计特征,并识别出城市建筑物的重灾区。最后利用东营市建筑区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工程微差爆破是近40年来控制爆破发展的新技术,它使工程爆破的使用领域得到拓展。原先只能在矿山或人烟稀少,远离建筑物地区进行的爆破施工,现在,即使在人口稠密、楼房鳞次栉比的城镇,甚至建筑物内部都有可能实施控制爆破。它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期限,降低了工程成本。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厦门地区在港口建设、厂房场地平整等工程施工中大量使用了微差爆破。  相似文献   

6.
去年土耳其、希腊、墨西哥和中国台湾发生的大地震再次表明 ,构筑减震建筑对于减少地震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正在实验的一种减震装置能使地震峰值加速度降低一半 ,从而大大降低地震的破坏力。该大学的民用工程师们正在实验的一种减震装置叫电磁减震器。它由三块平行的金属板类似三明治那样构成 ,外层的两块金属板之间的一块金属板就在另外两块金属板之间来回滑动。建筑的每一层楼都装有传感器 ,以测量振动发生时建筑物晃动的情况。传感器再把测得的数据立即传输给电脑 ,电脑就会通过计算告诉应该接通建筑物哪一部位…  相似文献   

7.
应用隔震原理可以起到减轻地震作用力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将隔震原理转化为隔震技术,需要解决好相应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设计了一种专用装置——减震缓冲器。该装置是通过设置核心部件——弹力钢球,使其与隔震支座配合作用,既较好地起到了化解、缓冲部分地震波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在单独使用隔震支座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对《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GB18208.2—2001)国家标准进行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在现场安全鉴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较为科学、规范化地使用该标准,我们对国标中定性条款进行了量化处理,并提出了应用两层的模糊评价模型对受震房屋的震损进行鉴定的方法。最后对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智能辅助系统总体设计作了说明,并简要阐述了该系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杜琴  李军 《山西地震》2003,(2):37-39
为了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构造柱。叙述了在地履区设置构造柱的位置、方法、受力校的计算方法等。指出,在地震区设置构造柱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摩擦消能支撑装置非线性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建筑结构中设置摩擦消能支撑是以“柔性消能”减小地震反应,实现结构被动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和计算I0型,IIb型两种摩擦消能支撑装置在各种形状态下的单元刚度矩阵[KNL(t)],为摩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进程分析提供了消能支撑单元的精确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模拟地震     
英国西南部的布里斯托尔大学正在建造一种地震模拟装置,这种装置将最终为工程师们提供建造能经受住地震现象的建筑物所需的设计资料。这种地震模拟装置包括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撞击机进行驱动的3×3米平台。该装置能使重达15吨的模型用先前所记录到的地震进行振动。从这些模型的换能器系统得到的资料将利用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将有可能把直接输入计算机内的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粘弹性阻尼器(ved)是抗震被动控制中一种十分有效的耗能减震装置。本文根据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粘弹性阻尼器和人字型支撑的组合层间单元刚度矩阵及单元控制力向量;并基于框架结构的空间特性,建立了设置斜撑Ved框架结构在考虑空间协同分析的基础上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控制方法;最后,应用本文的方法,对设置Ved斜支撑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其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家建筑公司1992年1月9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了复合减震建筑方法,即把用于发生频率高的小地震的积层橡胶重新安装在过去用于大地震的减震装置上。当发生小地震时,主要是易在水平方向上变形的下部的积层橡胶发挥作用;当发生大地震时,则是过去的减震装置部分起作用。据说,采用这种复合减震装置在烈度为4的地震中,成功地将传给建筑物的振动控制在原有减震装置的约二分之一左  相似文献   

14.
一定距离地下火箭激振的建筑物的动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一定距离地下火箭激振的建筑物的动力特性测试方法,给出了这种激振下建筑物系统的测量模型,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以一座实际建筑物进行了论证,得到了它的前四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型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设计思想,制作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模型-永磁铁摩擦耗能装置模型。通过该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获得了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的滞回性能曲线。由于可通过改变有效磁极面积使摩擦力由恒定转为连续可变,即该装置的摩擦力随位移的变化可连续、可逆、迅速地改变,因此该装置具有明显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是一种被动控制结构,该结构通过人为地在剪力墙上设置竖缝用以控制其抗侧刚度、延性、自振周期等动力参数,通过设置在竖缝内的耗能装置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两个十层剪力墙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了这两种模型的振动台反应。  相似文献   

17.
日本竹中工程公司、东急建筑公司与日本大学建筑系教授石丸辰治领导的研究室合作,开发出对提高建筑物居住性和大地震对策都有效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需要在屋顶设置减震用的重物,但新开发的减震结构是把最上层居住部分作为“重物”利用,由于比以往铁板等专用重物增加了重量,所以提高了减控效果,还可有效地利用建筑物的空间。据说该结构除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研究和野外试验,总结了线源瞬变电磁法在熊耳山区深部勘查时使用的装置参数,并把该装置应用到龙门店矿K9矿脉的深部勘查中.线源瞬变电磁法装置最主要的参数是偏离距和线源的长度.理论上偏离距的大小只影响到瞬变衰减曲线首支幅值的高低和衰减的快慢.但在野外试验时发现当偏离距为500 m时,该方法产生了强激发极化效应,当偏离距为1000 m时,激发极化效应减弱.说明强激发极化效应仅在收发距较小时产生,实测表明偏离距大于840 m可以有效压制激发极化干扰.线源AB长度一般取1000~2000 m,当信噪比大时取小值.该装置在龙门店矿区的应用表明,线源瞬变电磁法装置轻便灵活,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可多台接收机同时工作,经济快速,适合山区深部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84年8月30日以来,在伊豆半岛以东近海持续发生了令人不安的震群。大岛和静冈县的网代等地每天都感觉到摇晃,如果把无感地震包括在内,到9月12日为止,两周内所发生的地震多达4,500余次。实际上,在包括该震群发生区域在内的伊豆半岛东侧,多年来震群活动一直频繁地发生。其中有几次并接着发生了酿成灾害的大震。因此,日本气象厅以及地震学者们加强了对该区域震群活动的监视。这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台站测震手段大都使用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地震。该地震仪装有一个地震报警器。由于该报警器的抗干扰能力差,所以平时乱报警。为了提高报警器的抗干扰能力,往往是把警报器的灵敏度调到最小,这样也不解决根本问题。而且由于灵敏度调小,使得一般的地震来了不报警,常常造成地震波形重迭。不但影响地震图纸的质量,而且也给分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