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至1989年,我们在云南鹤庆地震台进行了超微震探测,利用超微震来研究小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大、小地震活动的关系,资料表明:鹤庆台附近2.6级地震的孕震过程,与大震的孕育过程有相似之处。说明利用对小震的研究加快对大震的认识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经过近7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成为继京津唐地震预报实验场之后我国的第二个地震预报实验场.1980年以来,我国地震学界已有1万多人次来这里进行地震监测研究.据实验场负责人介绍,建立实验场是地震预报由经验型过渡到实用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建立这个实验场的目标是,综合运用测震、形变、水化、地磁等观测手段,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总结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不同热水区内,温泉常量组分、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气体组分和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并对可能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分布与场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关系和水文地球化学背景高低与场区断裂活动强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于2月底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召开实验场第三次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交流了实验场建场八年来的各项科技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场的方向任务,研究如何加强和改善实验场的学术领导和科技管理,讨论评议了实验场“八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学术委员会主任丁国瑜、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省大理市团山滇西地震实验场基地召开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和所属的各研究所、队和部分省地震局业务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和科技骨干共103人。会议内容:一、讨论、制定了实验场1984年至1990年科技发展规划;二、初步落实1984年实验场工作计划;三、讨论了实验场工作条例以及台站、资料、科研成果等问题的管理规定;四、成立了以林庭煌为主任,陈鑫联、姜葵为付主任的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由八人组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下关市主持召开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第一次工作会议的概况。国家地震局部分直属单位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1980年以来在该实验场的工作成果,讨论研究了该实验场的五年科学发展规划,确立了实验场组织管理机构和有关条例及规定。会议最后确立了以林庭煌副局长为首的八人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在1980年—1984年间工作的一个综述。作者首先阐述了建立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目的意义以及建设滇西实验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然后,文中介绍了这一时期中滇西实验场采取的技术对策和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实验场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部分大地测量资料应用反演方法研究了区内活动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段。结合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地震危险区作了进一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地震预报方法而建立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建场7年来取得一批有价值的观测资料和科研成果,成为开放型的地震预报研究场所.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实验场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最近作出了一项地震预报:1986年至1993年期间,在美国加州的帕克菲尔德将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这次预报对于提高关于地震的认识和增进预报的能力,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为了充分记录这一高概率事件的前后过程,需要在帕克菲尔德设立地震预报实验场。1985年6月,上述意见和要求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和美国全国科学院(NAS)引起了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注意。目前由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拨款,资助在帕克菲尔德地区设置仪器的工作,其目的在于试图在数天或数小时之前预报这次地震。实验场的具体计划正在完善和落实中。这是美国1985年地震学方面的一次重要事件,本文述及以下五个方面:1.美国地震预报工作背景;2.建立实验场的基本思路;3.实验场地点的确定;4.实验场的做法;5.组织和国际合作。主要是从美国地震预报工作的背景出发,较详细地介绍1985年以来美国在地震预报实验场方面的工作,特别着重于他们的新观点和新做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巴黎召开的“地震预报的科学、社会、经济问题”的一次专家小组会上,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地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处理199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速报地震目录,分析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以下简称实验场)及邻区6级以上强震半年前到3个月3.0~3.9级调制小震活动图像,利用3.0~3.9级调制小震活动图像,提供6级以上强震的潜在危险区。 相似文献
15.
地震无线遥测技术在日、美、苏工业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已广泛应用.国内地球所、地震仪器厂等单位正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学习国外及国内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除部分引进外,大部按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或重新设计,经过一年的现场实验研究,于1979年9月28日单边信号传输墨水可见记录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6.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几十个地震,测量5Hz和20Hz谱振幅比,估计场区内地壳上部P波和S波的Q值。6个台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各台Qp和Qs值差异与局部区域构造差异强烈相关,在所研究的小区域范围内衰减机制和场地响应差异可分为三个条带状区域。6个台站的平均Qp为210,Qs为460。Qs≈2.2Qp,与Frankel估计的Qp≈Qs对比,表明地壳上部的衰减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场地响应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谱的拐角频率,对于浅源微震拐角频率不是震源距和地震位置的函数,统计结果表明,各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拐角频率,它与局部场地构造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7.
苏联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实验场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开展地震预报探索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并已在本国的地震学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苏联对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工作可归纳为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至今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测震学和地震前兆的观测作为重要内容。从第二阶段探索工作起,苏联便采取了实验场的方式,在中亚塔吉克共和国的加尔姆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场,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观测。特别是近年来固体物理(首先是断裂物理和力学)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技术在地球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苏联地震活动区域分布和地震预报的历史,苏联地震预报体系与实验场,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实验场情况,以及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以及预报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一、有关中国的地震预报实验场情况 1.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首次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于198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云南省下关市主持召开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 相似文献
19.
"地震预报发展规划"工作组 《中国地震》2010,26(1)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往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新一代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实施策略。汲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本文提出"地震博弈"策略,即考虑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用性与不确定性,在监测与实验系统设计中考虑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相依的区域模型。对于特定的活动断裂或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潜在强震段落,设置适应多种孕震模型的"想定地震破裂",针对地震孕育的"想定模式"设计观测项目和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以地震成因和孕震模型的有效约束、"预期"前兆的有效监测、预测/预报效能的有效检验为导向。从技术角度,本文提出将地震预报实验场作为一个"大科学工程",强调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分技术系统性能的稳健性,以及为确保与地震有效的"近距离接触"的系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阿拉木图地震预报实验场中3个电磁辐射台站(卡斯杰克、吐尔盖尼和天山台)1995年的观测资料。台站使用综合程序仪器,以连续方式用1、2、4、8、16、32、64、128、256、512、1024μs波段记录电磁辐射脉冲信号,并用带通滤波处理资料。结果发现,在阿拉木图实验场发生的地震事件之前,大多数记录频段上出现了电磁辐射强度的异常增大。文章认为电磁辐射场的变化从总体上反映了北天山地壳的地震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