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河北小寺沟斑岩钼(铜)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小寺沟斑岩钼(铜)矿床锶、氧、氢、碳、硫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指出该矿床成矿岩体属同熔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并受上地壳物质混染;成矿流体中的水,以岩浆水为主,至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碳主要来源于蓟县系雾迷山组,海相沉积碳酸盐;硫与锶属于深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硫、碳、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揭示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某些重要信息.初步认为矿石中的硫主要来自同化了海水硫酸盐的岩浆硫,同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参与;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碳来源于壳幔混合.成矿流体以建造水为主,早期有岩浆水参与.  相似文献   

3.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科  顾雪祥  董树义 《矿床地质》2009,28(1):93-103
山东沂南矽卡岩-热液型金铜铁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受控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围岩中的构造薄弱带(不整合面、层间破碎带、滑脱带),矿体围绕岩体呈环带状产出.文章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沂南金矿床的氢、氧、碳、硫、铅同位素以及钕锶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两者均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作用;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硫化物矿石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源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铅主要为放射性成因的"J型铅",其源区年龄(2.37 Ga)暗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结晶基底(新太古代泰山群);铷锶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含矿中酸性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为幔壳混合型.  相似文献   

4.
新田岭白钨矿床稳定同位索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田岭钙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为例,通过硫、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所获得的成矿信息,探讨了矽卡岩白钨矿床的成因和物质来源。矿区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深溶液属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岩浆水,后期变为大气降水;碳主要来源于地层碳,混有岩浆碳;硫源为深源硫与地层硫的混合。稳定同位素结合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矿床系与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钨主要来源于大陆地壳重熔化岗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5.
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是长期以来研究矿床地质的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同位素地质应用的日益扩大,硫化物及硫酸盐的硫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是解释有关矿床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的有用工具。本文对一种新的钼矿类型——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硫、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探讨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解决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含矿岩系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提供了研究的铷、锶、铅、硫、氧和碳等同位素信息。据矿床Rb—Sr全岩等时限年龄,含矿岩系为一套中—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矿床为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矿床,矿床硫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硅酸盐氧同位素值接近火山岩类的氧同位素值,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值接近沉积碳酸盐的组成,以上诸点,对确定该矿床形成的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机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为解决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含矿岩系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提供了研究的铷、锶、铅、硫、氧和碳等同位素信息。据矿床Rb-Sr全岩等时限年龄,含矿岩系为一套中-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矿床为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矿床,矿床硫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硅酸盐氧同位素值接近火山岩类的氧同位素值,碳酸盐的氧、碳同位素值接近沉积碳酸盐的组成,以上诸点,对确定该矿床形成的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机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尹观  王成善 《沉积学报》1998,16(1):107-111
讨论了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和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的主要特征及其古海洋地质意义。主要结论是:①该区中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组成在0.7084~0.7090之间,大陆壳来源的锶占28%~30%,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火山熔岩中锶的同位素组成为0.7095,高于同期玄武岩的平均值,火山熔岩中大陆壳来源的锶约为65.2x10-6,占总锶量的34%左右,火山熔岩形成过程中,同化了大量的壳源物质。②该区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为27‰~31.6‰,它来源于同期海水硫酸盐,且系中晚期成岩作用的产物,不同时间、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黄铁矿,其δ34S值差异明显,它们动态地反映成岩作用中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气降水热液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尤其是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对硫、碳同位素,特别是铅同位素则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最早,Doe(1966)研究美国现代大气降水成因的Salton湖含矿热卤水的铅、锶同位素组成,发现与当地第三纪沉积物的同位素组成一致,而与第三纪流纹岩不一样,从而提出铅、锶等金属物质来源于第三纪沉积物的认识。以后,虽有有关大气降水热液矿床铅同位素研究资料的零星报道,但很不系统。本文试图以已知氢、氧同位素资料为基础,从论述大气降水热液成因的矿床着手,探讨其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质应用问题。研究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的铅同位素,至少要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形成的重要过程是硫化物熔体的熔离,而关键在于成矿岩浆中硫的过饱和。判断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硫来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其硫同位素特征。当矿床的硫同位素值超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组成范围,揭示了壳源硫的混入。如果矿床硫同位素值δ34S落入地幔值的范围内,则需要结合围岩硫同位素组成、并考虑岩浆房中是否发生了硫同位素交换反应来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围岩硫的加入。异常的Δ33S值主要出现在太古宙沉积硫化物中,利用δ34S与Δ33S相结合可识别样品中是否存在太古宙岩石中来源的硫;然而,一些太古宙岩石中硫化物Δ33S值也可以在0‰附近;在一些后太古宙岩石的硫化物中也发现了异常的Δ33S值;因此在根据Δ33S值来判断S是否来源于太古宙岩石时应谨慎。仔细测定围岩和潜在的混染源的硫同位素组成对于准确评价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S的来源是非常关键的。硫同位素和其他同位素如镍同位素、铜同位素、铁同位素相结合也许对于认识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岩浆演化过程能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席明杰  马生明 《地质学报》2009,83(5):705-718
地球化学异常成因研究是评价其成矿前景、矿化类型的基础资料。本文借鉴稳定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原理和方法,将硫同位素引入到地球化学异常成因研究中,通过对乌奴格吐山和垦山试验区Cu矿化体、Cu异常地段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发现在乌奴格吐山试验区Cu矿化及Cu异常地段硫的来源是一致的,表明应用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判断地球化学异常成因是可行的;对比发现,垦山试验区Cu异常地段硫同位素值较乌奴格吐山试验区偏高,推断该Cu异常是由后期热液作用形成的,由此针对该异常的地质找矿及工作部署应该围绕热液矿床进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张宣地区金矿床硫、铅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阐明该区形成金矿的主要物质来源为太古界桑干群地层,其成矿时代为燕山运动时期,基于矿床地质及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研究,建立了本区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门山铜、钼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门山铜、钼矿床由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和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组成。本文从锶、铅、硫、氢、氧、碳等多种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讨论矿床中成矿物质和热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辽东庄河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对辽宁庄河金矿尚没有做过系统的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庄河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同位素以及Rb-Sr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并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硫同位素和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矿石和花岗斑岩脉具有非常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暗示该矿床的形成和物质来源与此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43.0±5.8Ma,表明金的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硫同位素地质研究工作是稳定同位素地质领域内开展较早,工作做得较多的一个项目。现在已积累了大量硫同位素数据,涉及到铁、铜、镍、铬、钴、铂、铀、钍、钨、锡、钼、锑、铅、锌、金、银、汞、稀有金属、硫、石英、石油、天然气等二十多个矿种,在解决成矿物质来源、划分成矿带、解决矿床成因、判断成矿环境找矿条件、指导普查找矿等一系列矿床地质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在海洋地质、内陆湖泊、地下热水、陨石学等方面,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也相继开展。广大地质工作者对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兴  相似文献   

16.
硫同位素示踪与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明显分馏效应的硫同位素以各种含硫物种广泛赋存于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因此硫同位素示踪成为热液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硫同位素在热液成矿作用中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矿体剥蚀程度、矿化富集部位、矿床成因类型等的示踪意义,认为硫同位素示踪应用须在了解热液矿床基础地质前提下,准确区分成矿期次,判别硫同位素分馏平衡状态,结合Ohmoto模式综合研究影响成矿热液体系的各种因素才可以赋予同位素准确的地质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方面的研究工作已陆续在国内开展起来,尤其是氢、碳、氧同位素应用于研究矿床成因和物质来源等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地质找矿,是有一定意义的.笔者还注意到,能否直接应用于勘察地球化学,就是说,能否将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看成是直接找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对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锶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机质在早期成岩阶段经降解、缩合及脱羧基作用所形成的烃类物质或生物气;而锶主要为沉积物孔隙水中海水锶与沉积物中火山碎屑物质蚀变过程中所释放的锶的混合.毒重石形成于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的孔隙水介质中,形成毒重石的成矿流体主要为早期成岩阶段沉积物中由海水、有机质组分和火山物质组分相互叠加和混合而组成的孔隙水有机成矿流体.毒重石矿石中广泛发育的生物碎屑及粒屑结构说明生物作用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 (bio- barite)的形式将海水中的 Ba2 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因而,海水中生物作用和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是形成本区毒重石矿床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龙井市后底洞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后底洞金矿床是吉林省延边优地槽区一个与基性岩有关的典型矿床,通过研究其地质特征及矿床矿石的硫,氢氧同位素组成等,认为该矿床的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液来源是深部基性岩浆,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兰坪-思茅中新生代盆地中的铜矿床,主要产于同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含盐红色碎屑岩建造中。对矿床的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铅来自赋矿的沉积与基底岩石的混合;硫、碳和硅则具有多来源的特性。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特点表明,所研究的铜矿床与典型砂页岩型铜矿床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一些地热区的矿化作用相似。说明研究区砂页岩中的铜矿床具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