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是重要的一页——1994年是庆祝南极考察1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题词10周年。1994年10月28日,我国新引进的极地考察运输补给船“雪龙”号,鸣笛离开上海港,开始了赴南极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南极,冰的故乡,雪的世界,风的天地。在这里,有我们的长城站、中山站,这是我们的骄傲。但10多年来始终没有我们自己的锚地,船舶在大海里漂  相似文献   

3.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4.
7月15日上午9:58分,满载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缓缓地离开了大连海港码头,奔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各界有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9,(8):12-21
“雪龙2”号是我国继“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之后的第4艘极地科考船,也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总长约122.5米,排水量近1.4万吨,总装机功率23.2兆瓦,定员90人。“雪龙2”号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经济性,单台发电机运行时航速12.4节(经济航速),全负荷运行时最大航速可达18.0节;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良好的操作安全性和耐波性,回转直径只有1.49倍船长;15节的高航速下能在405秒内实现停船.惯性滑动距离约为1256米。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7月20日13时13分,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从西经168°51′穿越北纬66°33′,正式进入北极圈。"雪龙"船拉响了3声汽笛,表示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来了。"雪龙"船进入北极圈,标志着考察队转入第二阶段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的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7.
按照“雪龙”船南极任务准备工作流程,于1994年6月份进行了远海试航训练。这是“雪龙”船继1994年4月份近海试航后的第二次动  相似文献   

8.
“雪龙”船全体同志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为使命,以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为指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发扬“爱国、爱船、团结、奉献”的“雪龙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工作条件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先后执行了8次南极考察任务和2次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14万海里,浮冰区航行2万海里,破坚冰200余海里,创下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单船一年走航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先例;开辟了上海至北冰洋航线;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纵深北极破冰达80°15'N,突破了我国破冰最高纬度纪…  相似文献   

9.
2018年11月2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一声长鸣,驶出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航向地球最南端的大洋和陆地,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启为期162天的科考征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26日,历时74天,安全航行12600海里,航时1010小时,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最北记录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载誉归来。难忘那74个风雨日夜,让我们再度回首——  相似文献   

11.
哈格 《海洋世界》2019,(2):46-49
说到撞冰山,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知名的沉船事故,“泰坦尼克”号撞到格陵兰冰盖破碎下来的冰山,致使船头到船中部受损,五间防水舱进水,上千余人同“泰坦尼克”号葬身海底。  相似文献   

12.
1993~1994年,南非将在南极韦斯勒斯卡夫露岩(71°40′S,2°51′W)建设一个新基地——萨纳埃4号站。该站距芬布尔冰架上的冬天和夏天均使用的萨纳埃3号站(70°18′36″S,2°24′10″W)约220公里。 南非商船“厄加勒斯”负责运输新基地的建筑材料、补给品和设备。船上2架直升飞机将支援萨纳埃3号站的船上卸货,并把货物运送到韦斯勒斯卡夫露岩区,还将向瑞典和挪威南极考察队提供援助。新站建站总费用预计约  相似文献   

13.
卓冉 《海洋世界》2011,(2):78-80
2010年11月11日,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正式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也再次收托众望,拔航起程.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进行极地科考的唯一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 "雪龙"号已先后26次赴南极、4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14.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诺曼底战役正式打晌,代号“霸王”行动。凌晨3时30分,几百艘舰船悄悄汇集,准备向纳粹德国大肆吹嘘的“欧洲堡垒”发动总攻。这些舰船中有美军的一支包括战列舰“得克萨斯”号和“阿肯色”号在内的战列舰炮击舰队,由特遣舰队司令卡尔顿·布赖恩海军少将指挥。他在“得克萨斯”号上悬挂起自己的将旗。跨海进攻法国,意味着盟国舰队不得不穿过世界上布雷最密集的海域,迂回前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横渡海峡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精选出一批种射手,爬上军靓桅杆,搜索并射击漂浮在海面上的水雷。  相似文献   

15.
船舶概况。“雪龙”船是我国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和后勤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它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CCS规范)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补给船。我国购进后对其进行了改装,于1994年替代“极地”号考察船承担极地考察任务,成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舶。该船总长167m,型宽22.6m,满载排水量21250t,满载吃水9m,配有1台主机(13200kW),最大航速17.9节,设计破冰能力能在厚度为1.1m(加20cm厚的雪)的连续海冰中以1.5节的航速航行,船上原配有能容纳2架直升机的飞行平台、直升机机库和附属配套设备。国家海洋局于1994年、1995年进行了两次初步改装,加装了部分科考实验室、实验仪器、考察人员住舱以及站、船用油舱和淡水舱。最大乘员由原来的55人增加到了128人(含40名船员),拥有200m^2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气象等科学调查实验室,增添了部分科研设备,使“雪龙”船具有了一定的海洋科学调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也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这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南极的探索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人类在南极也有许多障碍尚待跨越——“南极病”就是一例。“南极病”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但它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在南极田里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沙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地处南极圈之内,离  相似文献   

18.
为鼓励年轻的科学家投身于南极科学,获得第一手的野外工作经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于1994年1月在美国的南极麦克默多考察站新建的艾尔伯特·P·克拉瑞科学工程中心,举办了为期4周的生物训练课——南极有机体的生物适应。有10位大学生去那里集中研究了南极生物体的寒冷适应、能量代谢和分子遗传。训练课上,特别重视野外采集和实验室试验,还安排南极研究人员作讲座。主题范围涉及鱼的温度适应性变化、海洋无脊椎动物动体成长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海藻的渗透调节及分子遗传等。  相似文献   

19.
有科学家宣称: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章鱼拥有改变自身基因的能力以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海域随处可见漂浮着的巨大冰山。在南极的冬天,浮冰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千米,即使到了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千米之多。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章鱼终年生活在寒冷的冰水里,既没有企鹅那样的厚实羽绒服,也没有独角鲸那样的肥厚脂肪,那么它们是如何抵御极地的严寒呢?分子神经生理学家罗森塔尔·约书亚及其弟子,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及其5个附件于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至2003年5月,“议定书”及其5个附件经所有南极条约协商国批准已全部生效。附件六“环境紧急状况下的责任”于2005年6月经第二十八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正待各协商国批准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