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冼健安  王安利 《海洋科学》2013,37(12):40-46
以不同铜离子添加量(0, 10, 25, 40, 55 和110 mg/kg)的饲料喂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8 周,测定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 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细胞中含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比例、血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含量和酯酶活性。结果显示, 当铜添加量为10~55 mg/kg 时, 与对照组相比, 对虾的THC、血细胞凋亡率、ROS 含量和酯酶活性均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 铜添加量为25~110 mg/kg 时, 含颗粒细胞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 铜添加量为110 mg/kg 时, ROS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血细胞凋亡率高于25 和55 mg/kg 组(P<0.05), THC 低于55 mg/kg 组(P<0.05), 酯酶活性低于25mg/kg 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 适宜的饲料铜含量有利于两类颗粒细胞的生成; 铜添加过量(110 mg/kg)会诱导血细胞ROS 的产生, 造成氧化损伤, 从而导致凋亡率上升和THC 下降。综上所述, 在本实验日粮条件下, 针对斑节对虾的血细胞功能, 其饲料中铜适宜添加含量范围为25~55mg/kg。  相似文献   

3.
于红  吕锐  张学成 《海洋科学》2008,32(1):38-40
采用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研究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SP)对Hela细胞及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PSP浓度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抑制率逐渐增加,以PSP40 mg/L作用72 h最为显著。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早期Hela细胞凋亡,未经PSP处理的正常Hela细胞凋亡细胞极少,经PSP处理的细胞,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果说明PSP的抗肿瘤机制,除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存在细胞毒性等其他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胞内多糖对SMMC7721等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半抑制浓度(80,5 mg/L)的极大螺旋藻胞内多糖(IPSⅠ,IPSⅡ)处理肿瘤细胞,并用MTT,SRB,DNA ladder,AnnexinⅤ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IPSⅠ(80 mg/L)对SMMC7721,A549,HeLa,U251等肿瘤细胞系抑制率分别为64.97%、46.1%、43.3%、27.02%;IPSⅡ(5 mg/L)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研究5-氯水杨酰肼三苯基氯化锡(LPY-3)体外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LPY-3对HO-8910、Hela、A549等6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PY-3对HO-8910细胞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及DNA断裂标志蛋白γ-H2AX的诱导作用;用DNA凝胶电泳检测LPY-3对pBR322质粒的DNA断裂作用。结果表明,LPY-3对HO-8910、Hela、A549等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在0.12~0.26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诱导HO-8910细胞中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9、Caspase-3、Cyt C、PARP剪切,Bcl-2表达降低,γ-H2AX表达升高;对pBR322质粒有DNA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ile direct hemolysin,TDH)在体内和体外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MTT法、克隆形成试验、凋亡试验、C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试验、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以及体内C57BL/6小鼠(Mus musculus)荷瘤实验,比较TDH作用于不同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评价TDH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结果发现: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人正常肝细胞LO2、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在TDH处理24 h之后,细胞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51、118、54和48 μg/mL,正常细胞的IC50高出癌细胞近2~3倍。当质量浓度低于20 μg/mL时,TDH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B16细胞的克隆形成,6 mg/kg TDH在移植瘤模型中显著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P<0.001)。流式细胞术和荧光试剂盒检测表明:20 μg/mL的TDH能诱导19.4%的B16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并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但不影响线粒体膜电位。TDH具有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可能通过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引起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钱鱼肾细胞系的建立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是一种重要的广盐性海水养殖鱼类,可直接在海水、淡水、咸淡水等不同环境中正常生长。为研究金钱鱼独特的渗透调节机制,本文研究了金钱鱼肾细胞的原代和传代条件及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原代肾细胞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L-15培养基里贴壁和生长较好,添加1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传代细胞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细胞生长迅速,3—4d即可传代。金钱鱼肾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命名为SK细胞,目前已传至22代。扩增第11代SK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比对结果证明此细胞系来源于金钱鱼。采用CCK-8法检测第12代细胞在低渗(95,137,200mmol/kg),等渗(330mmol/kg)和高渗(430,550mmol/kg)中的增殖情况,结果发现肾细胞在137—430mm/kg的渗透压范围内均可增殖,说明金钱鱼肾细胞对渗透压的耐受性较强。本试验首次建立了金钱鱼肾细胞系,并初步证明了肾细胞对盐度有较强的耐受性,为今后渗透压调节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吕玲  李和生  郑丽  李密  金洋 《海洋与湖沼》2016,47(2):484-490
本文研究了乌贼墨黑色素对铅中毒小鼠的排铅作用及对小鼠体内钙、锌和铜含量的影响。采用48只小鼠为实验对象,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醋酸铅模型对照组,乌贼墨黑色素低(50mg/kg)、中(100mg/kg)、高(200mg/kg)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1.5g/60 kg),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7mg/kg)10天。第11天起各剂量组用乌贼墨黑色素灌胃,阴性对照组及醋酸铅模型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二巯基丁二酸(DMSA),连续进行28d。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的血液、肝、肾及脑组织中的铅、钙、锌和铜的含量。研究发现乌贼墨黑色素高剂量组(200mg/kg)显著降低了血铅含量,下降28.15%;乌贼墨黑色素中剂量组(100mg/kg)显著降低了肝铅含量,下降15.89%。同时,乌贼墨黑色素高剂量组对铅中毒小鼠肝铜、肾锌以及脑锌的含量高于醋酸铅模型对照组(P0.05),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高剂量、中剂量乌贼墨黑色素对血铅与肝铅有一定的排铅作用,同时高剂量的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肝脏中的铜、肾脏中的锌以及脑中的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饵料中添加0、500、3 000mg/kg的当归多糖(ASP)喂食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初始体重(158.64±2.14)g),分别在喂食4和8周后取样,研究ASP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SP能显著提高血液白细胞吞噬率和血清LZM活力(P<0.05),对血清一氧化氮(NO)、体表黏液溶菌酶(LZM)活力和抗菌活力无显著影响。ASP能促进头肾白细胞增殖、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降低用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攻毒后试验鱼的累积死亡率,3 000mg/kg组累积死亡率低于500mg/kg组,连续喂食ASP 8周的保护效果优于4周。研究表明,用含ASP 3 000mg/kg的饵料连续喂食点带石斑鱼8周能有效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两肾一夹型)观察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方法:(1)急性降压实验:DPS分别以1.56, 3.13, 6.25, 12.50, 25.00 mg/kg剂量单次舌下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前后以颈总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2)口服预防给药实验: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DPS以12.50 , 25.00,50.00 mg/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以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卡托普利(14 mg/kg)作为口服预防给药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在急性降压实验中,DPS能够显著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降压强度呈剂量依赖性,在降压的同时伴有心率减慢.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防止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且DPS 50.00 mg/kg的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14 mg/kg相当.结论: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3H—TdR掺入法观察91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并用CTLL细胞检测了其对IL—2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91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以0.5μg/ml的浓度效果最为明显,相对增殖指数RPI可达200%;体内实验则以5mg/kg体重ip,连续7d效果最好,相对增殖指数RPI可达176%;911用药组小鼠IL—2的产生量均高于对照组,以5mg/kg和10mg/kg效果最好。以上实验证明,这一多糖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免疫调节药物。  相似文献   

12.
马尾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马尾藻多糖(SP)、环磷酰胺对H22荷瘤NIH小鼠灌胃给药,通过建立H22:实体瘤小鼠模型和H22腹水瘤小鼠模型,测定其抑瘤率、胸腺指教、脾指数、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数量等指标,观察马尾藻多糖在H22腹水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的影响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质量比为100 mg/kg时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达到61.3%;H22腹水瘤小鼠经SP灌胃后,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SP能显著提高H22腹水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问,SP质量比为100 mg/kg时效果最好,H22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69.87%.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景天科中药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水提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脂肪性肝损伤治疗作用及机理,本试验通过对连续投喂6周8.1%(鱼油5%+大豆油3.1%)高脂饲料建立的草鱼脂肪性肝损伤模型,投喂添加1200mg/kg、300mg/kg浓度的垂盆草饲料进行6周治疗,测定血清主要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及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肝细胞脂肪代谢相关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投喂6周的高脂饲料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发生严重的脂肪变性,故已成功建立了草鱼脂肪性肝损伤模型。通过6周治疗,1200mg/kg剂量组、300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动物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1200mg/kg、300mg/kg剂量组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高脂组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表明:用药1200mg/kg、300mg/kg剂量组草鱼肝脏CPT-1 m RNA、PPAR-α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且1200mg/kg剂量组TNF-α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肝脏是草鱼脂肪沉淀的主要场所,饲料中添加垂盆草水提物可对8.1%高脂饲料引起的草鱼肝脂肪性组织损伤具有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与促进肝细胞脂质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革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皂苷单体化合物echinoside A(EA)和ds-echinoside A(DSEA)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和AO/EB荧光染色法研究EA和DSE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EA和DSEA对HUVEC分化形成小管能力的影响;细胞间粘附实验比较研究EA和DSEA对HUVEC细胞同肿瘤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模型,观察EA和DSEA抑制CAM血管新生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EA和DSEA能够显著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P<0.05,P<0.01),并诱导其凋亡;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小管的形成能力,可显著抑制同肿瘤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在体内能够减少CAM新生血管的分支数目,而且DSEA的活性要强于EA.提示草皮式海参皂苷单体EA和DSEA都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其活性与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毒扶正方对分子靶向药物获得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BALB/C nu/nu小鼠40只,皮下接种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GR成瘤构建皮下移植瘤,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低剂量+阳性组、高剂量+阳性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各8只。所有动物经口灌胃给药,灌胃剂量:中药(解毒扶正方)低剂量为52 g生药/kg体质量,中药高剂量为104 g生药/kg体质量,阳性药物(吉非替尼)为51.38 mg/kg体质量,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15 d。观察各组的瘤体体积、肿瘤生长抑制率,观察瘤体组织,计算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计算p-ERK/ERK、p-AKT/AKT值。结果:瘤体体积、肿瘤生长抑制率高剂量组、高剂量+阳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阳性组、高剂量+阳性组、高剂量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以及肿瘤组织p-ERK/ERK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解毒扶正方可缩小分子靶向药物获得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体积,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降低p-ERK/ERK比值,升高Nrf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东湖铜绿微囊藻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85年从武昌东湖定期采集形成水华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并进行了毒素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1)用反复冻融的藻细胞糊对20—25g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其最低致死浓度为100mg/kg(LD_(100)=100mg/kg),致死时间为60—120min。(2)用匀浆、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及高压液相层析(HPLC)纯化了毒素,纯化毒素对小白鼠的最低致死量约为lmg/kg,引起小白鼠中毒致死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与以前文献报道相似的肝毒素。(3)纯化毒素在230nm和240nm有吸收肩峰;对热稳定,加热时碱性比酸性稳定;主要氨基酸组成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其分子量约为937。  相似文献   

17.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多糖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具有针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活性和较小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现有肿瘤化疗药物的替代品进行开发。羊栖菜多糖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于肿瘤细胞,其通过细胞周期停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细胞膜钙通道与流动性,破坏线粒体膜和产生一氧化氮来杀死癌细胞并防止转移。本文就国内外发表的羊栖菜多糖抗肿瘤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为羊栖菜多糖抗肿瘤药物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元素作为细胞色素的重要成分参与鱼类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供能过程,在鱼类应对低氧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以硫酸亚铁为铁源,研究不同铁水平饲养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及耐低氧能力的影响。在含铁量为463 mg/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A组)、75(B组)、150(C组)、225(D组)和300(E组)mg/kg铁离子,探究不同铁水平饲喂对大菱鲆常氧下的生长、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低氧胁迫的影响。结果显示,常氧情况下,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增加,上述指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0.05),且C、D组均为峰值显著高于A、B、E三组(P<0.05)。低氧胁迫及耐受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低氧胁迫的加剧,C、D两组抗氧化酶活性(SOD,GSH-PX)、低氧[DO=(2.0±0.5) mg/L]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或低于其他三组(P<0.05)。铁作为重要的氧载体和电子传递体影响着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研究表明饲料铁水平613~688mg/kg的饲养对大菱鲆生长性能、抗氧化系统的增强和提高低氧耐受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鱼类健康养殖和功能性饵料研制提供新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维生素C(Vc)和免疫多糖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生长、饲料利用和虾体主要成分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 的生长实验。采用2因素实验设计 ,其中Vc设2个水平(0,120mg/kg饲料) ,免疫多糖为3个水平(0,1 ,2g/kg饲料)。结果表明 ,饲料中不添加Vc时 ,体质量增长随着饲料中免疫多糖添加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 ;而当饲料中Vc浓度增加到120mg/kg饲料 ,体质量增长并不随免疫多糖浓度的提高而显著上升(P>0.05) ;饲料中添加Vc的各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未添加Vc组(P<0.05)。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能显著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P<0.05) ,提高对虾的蛋白质效率(P<0.05) ;对对虾体主要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 ,对虾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受免疫多糖和Vc添加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培养极大螺旋藻438(Spirulina maxim438),得到其积累多糖规律为:不利于螺旋藻生长的温度、光照条件,会促进胞外多糖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的分泌,而螺旋藻最适生长条件(30℃,5000lx)与胞内多糖IPS(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积累的条件一致。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体外实验证明IPS和E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80μg/mL,100μg/mL。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经两种多糖作用后Hela细胞Caspase-3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处理组比对照组Caspase-3酶活性有明显提高,预示着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途径,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