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DEM生成等高线模拟静态水平面的方法,模拟水库和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水淹没模型,叠置二维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GIS综合分析,用于分析评估淹没损失、预测淹没区域及应急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WebGIS的发展趋势及其用于洪水淹没模拟的优势,对TOPMODEL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目前对洪水淹没模拟需求及两者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构建了洪水淹没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基于GIS的高烈度地震山区公路地震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及技术路线,研究了如何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工程规划进行辅助决策,并以通麦至105道班为例,建立了高烈度地震山区公路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RS和GIS支持下的生态风险评估——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成强  蒋良群  陈曦  谌柯  刘辉 《测绘科学》2009,34(3):28-30,18
目前为止,生态风险评估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本文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区段为研究区域,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模糊数学方法相结合,根据ERA框架和层次分析思想建立塔河下游植被的生态风险评估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塔河下游植被生态风险的遥感定量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风险评估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的情况下,Fuzzy集合论与AH P方法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暴雨洪涝灾害一直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科学而全面地对暴雨洪涝灾害进行评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暴雨洪涝淹没灾情科学预测的需求,以湖北省气象局提供的时间序列的暴雨洪涝淹没数据为基础,利用ARIMA模型(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襄阳市2014-07-04 19:00和20:00的暴雨洪涝淹没灾情进行预测。诊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RIMA(1,1,1)模型对襄阳市暴雨洪涝淹没数据可信度较好,对未来1 h和2 h暴雨洪涝淹没情况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013 856和0.051 5,与实际监测值的相关性R的平方分别为0.769 9、0.458 9。该ARIMA(1,1,1)预测模型可以满足实际的预测需求。未来1 h的预测结果优于2 h预测,且未来1 h预测结果相关性较强,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襄阳市未来1 h内的暴雨洪涝淹没灾情预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常滞洪区,提出了一套适应性较强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利用空间展布的方式,得到淹没区内的社会经济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提出了适用于非常滞洪区的洪水淹没损失评估模型;并将此方法应用到东苕溪流域非常滞洪区的洪灾损失评估中,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防汛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如何构建3维可视化虚拟场景和洪水演进的动态模拟及其实现方法.基于水文模型和DEM为核心计算方法,对3维洪水淹没构建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3维可视化技术与水力学模型结合提高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视性,对于防洪决策及水利工程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九江段数据为应用实例,进行3维地形仿真场景模拟及洪水演...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重灾区堰塞湖次生灾害危险性遥感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震堰塞湖的破坏性不亚于地震灾害的直接破坏,开展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估,对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辅助数据,确定了汶川灾区52处主要堰塞湖的名称、空间位置,识别出其鲜明的线状空间分布特征.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价,分为极度危险(1个)、高度危险(5个)和危险(46个)3个等级.遵循溃坝威胁区确定原则和方法,对堰塞湖溃坝威胁区进行了分析和划分,结果表明,重灾区受堰塞湖溃坝威胁的总面积为963.27km2,涉及18个县市(区)的134个乡镇.最后,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重建规划和堰塞湖风险规避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红亮  万庆 《测绘科学》2012,37(6):163-165
洪水风险图是洪水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面临着如何有效管理和共享应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洪水风险图的数据特点以及在管理和应用上的功能与性能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思想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设计了洪水风险图的管理与应用系统。该系统为洪水风险图空间数据和专题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提供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有利于洪水风险图编制和应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洪涝灾害是当前世界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防洪非工程措施是减少洪灾损失的重要手段。安徽省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介绍了以Visual Studio 2008和ArcGIS Engine 9.3为开发工具。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WCA)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技术,初步设计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对安徽省沿江地区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最终为该区防洪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从GIS技术基本原理出发 ,结合洪水演进系统的建设目的、应用前景以及测绘科学在系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详细讨论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将GIS技术引入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弥补传统方法评估结果空间化显示不足的缺点。本文针对浙江省洪涝灾害的发生特点,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选择了浙江省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量、地形、河网密度、人口密度和耕地百分比等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各因子进行空间化,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制图,并基于SuperMap iObjects平台设计与开发了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普遍偏高,高风险区域位于浙北和浙东南的沿海地带,较高风险区域位于浙东、浙南和浙北地区及金衢盆地中间地区,中等风险区位于浙南的西面、浙北及浙西地区。本文分析结果可为浙江省洪涝灾害预防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GIS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结合长江防洪调度系统的开发,探讨GIS及其组件在洪水预报调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对中国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为例,介绍了以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系统的工作环境、关键技术流程和技术方法。该关键技术系统以遥感和GIS为基础,快速将多源数据复合、通过网络集成了多种技术成果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动态与全天候的洪涝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为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以及灾后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痴情支持手段,已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河长制.贯彻落实"河长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河长制能够顺利推行和执行,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作为支撑.本文系统分析了河长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河长制技术体系,涵盖了数据、服务、应用、规范等多层次的技术范畴,有利于实现河长系统数据的科学高效管理,可为河长管理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与分析挖掘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风险源的可视化管理和应急辅助决策出发,提出了基于3维全景地图的环境风险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研究了3维全景地图数据的建设过程,并基于3维全景技术实现了环境风险源的全面管控,其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省市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管、应急处置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aspian Sea shoreline in Iran with a length of 813 km has different topographic conditions. Owing to sea fluctuation, these zones have various dimensions in different times. During the last years, the Caspian Sea experienced enormous destructive rises.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tidal gauge measurements showed different ranges of sea rise from ?30 m to ?22 m from the mean sea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bable flooding zone is related to slope gradient of coasts. To help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bable flooding area owing to sea level rises, the coastal zones can be modelle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environment as vulnerability risk rates. These rates would be useful for making decisions in coastal management programs. This study examined different scenarios of sea rise to determine hazard-flooding rates in the coastal cities of the Mazandaran province and classified them based on vulnerability risk rates. The 1:2000 scale topographic maps of the coastal zones were prepared to extract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construct the coast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With the presumption of half-metre sea rise scenarios,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classified eight scenarios from ?26 to ?22 m. The flooding areas in each scenario computed for 11 cities respectively. The vulnerability risk rate in each rise scenario was computed by dividing the flooded area of each scenario to city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first four scenarios, from ?26 to ?24 m, the Behshahr, Joibar, Neka and Babolsar cites would be more vulnerable than other cites. Moreover, for the second four scenarios from ?24 to ?22 m sea level rise scenario, only the coastal area of Chalous city would be vulnerable.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coastal region of Behshahr would be critical in total scenarios. Further studies would be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is assessment by considering social-economic and land use information to estimate the exact hazardous and vulnerable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