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成果,确定了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的发震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特征,根据地震重复及构造类比原则对乌鲁木齐市周围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由此,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计算乌鲁木齐市及周围县市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并进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由复核结果可以看出,此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对乌鲁木齐市的影响不大,但对阜康市的影响较大,使该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原来的0.15g变化为0.20g。  相似文献   

2.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决定,乌鲁木齐市10月12日在局部范围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新疆是我国多地震省区之一,乌鲁木齐市早在1978年已被国家建委第一批列为重点抗震城市.为了提高社会团体和广大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市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天山地震带中段,城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与日俱增。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 年”活动的号召和近期内中国实现大中城市的减灾目标,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阐述了乌鲁木齐的地震环境,介绍了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主要内容,讨论了今后面临的问题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洁  赵瑞斌 《内陆地震》1999,13(1):40-43
乌鲁木齐市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天山震带中段,城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与日俱增,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活动的号召和近期内中国实现大中城市的砬灾目标,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阐述了乌鲁木齐的地震环境,介绍了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主要内容,讨论了今后面临的问题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乌鲁木齐市地震学会组织的新疆地震地质及干旱区地理景观研讨会于1989年8月10日到20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 会议收到地震地质方面的论文5篇,并在会上做了交流。 会后,组织代表们沿天山东行围绕准噶尔盆地进行了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有: 1 天池 新疆天池是一个高山湖泊,它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约100公里的博格达高峰的北坡,海拔约2000米,是受构造控制由冰蚀及冰碛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天池风景秀丽、交通方便,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也是1965年乌鲁木齐6.6级地震的极震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地震小区划的80个地面脉动观测点所得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地面脉动具有明显的频谱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场地土类型密切相关,随着场地土不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根据谱型把市区分为四个小区。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合理利用对城市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北部山前冲积扇,区内以卵砾石为主的覆盖层厚度变化范围大,第三系基岩受区域构造控制,空间形态复杂,区域断层多呈现隐伏形态.同时,乌鲁木齐市煤炭资源丰富,由此产生的“老、乱、小”采空区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为查明区内各类地层、构造及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需采取地球物理多方法联合勘探以实现地下空间的精细化探测.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四类典型地质体为探测目标,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结合地质先验信息分析评价了每种探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建立了乌鲁木齐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化探测体系,为其他内陆型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13日06时19分50秒及20分32秒,在乌鲁木齐市西南近郊区,分别发生了5.1级及4.9级中强地震。微观震中为东经87°24′,北纬43°44′。震源深度为20.7公里。震中烈度为Ⅵ度,震中区有轻微破坏。位于Ⅳ度和Ⅴ度烈度区的乌鲁木齐市强烈有感。  相似文献   

9.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是由国家地震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共同立项的大中城市震害预测示范工程,旨在对天山区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和乌鲁木齐市地震局签定防震减灾科技合作协议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总裁哈瑞什·沙教授和副总裁董伟民博士于1995年9月12日至18日在乌鲁木齐访问期间,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和乌鲁木齐市地震局共同...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承担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乌鲁木齐地区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乌鲁木齐模拟遥测台网;“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台网改造为数字化台网;“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将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台网建成后,台网布局较为合理,将为新疆的抗震救灾,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方便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震灾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为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新疆的喀什、乌鲁木齐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影响公众的临震心理、风险估计、地震知识水平、防震意愿及行为等震灾风险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房屋结构、居住区危险性等;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风险认知因子形成正、负反馈链,其中收入水平影响了风险感知是否能转化为防减灾的积极行为.并在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震波对乌鲁木齐河谷地下管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骏  唐新军 《内陆地震》2007,21(2):129-134
根据乌鲁木齐河谷的1~3级阶地和地层岩性,分析了在地震波作用下地基土层剧烈复杂振动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表明场地内地质构造、地形条件的特殊性加重了地震灾害。通过乌鲁木齐河谷的天然气钢结构管道地震应力计算,讨论了地震波对地下管道的应力作用,其大小主要由表层土体产生的变形或应变决定。提出了建设乌鲁木齐市河滩路地下管线公用隧道工程建议,这是保护地下管线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是目前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评价不同学者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相对简单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法和考虑因素较多的地震灾害风险系数法对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造成评估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评估体系指标大而全并不意味着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兼顾可操作性、实用性、全面性及可量化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5.
爆破振动对铁厂沟村房屋选择性破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纪林  吕桂林 《内陆地震》1998,12(4):349-354
乌鲁木齐矿务局露天矿的剥离爆破对距爆点1km外的铁厂沟材房屋产生了选择性破坏,振动对个体房屋的破坏呈现出鲜明的选择性,不同房屋遭受的破坏程度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the 2013 Urumqi MS5.1 and the 2015 Pishan MS6.5 earthquakes, which are directly beneath the citi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site conditions, seismic fortification level of buildings, we preliminarily analyzed the cause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for buildings caused by the two earthquakes.Finally,we give some advice 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earthquake damage prevention in Xinjiang.  相似文献   

17.
新04号泉溶解气氢气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乌鲁木齐周围100 km范围内MS4地震和300 km范围内MS≥5地震,分析新04号泉氢气资料。结果显示,新04号泉对乌鲁木齐周围100 km范围内4级地震无明显震兆异常,对300 km范围内MS≥5地震对应情况较好,对应率为8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发生在2003年9月27日俄、中、蒙交界Ms≥7.9级和2007年7月20日特克斯Ms≥5.9级地震前后,乌鲁木齐形变台站垂直形变资料异常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乌鲁木齐形变台站的前兆观测资料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对乌鲁木齐周边及北天山中西部地区5~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震前反应,前兆信息明显。地震前后形变形态表现为低...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地震现场调查,费时费力,为第一时间快速了解灾区灾情,以便尽快做出救灾决策,指挥调度救援力量,引进新的技术手段辅助获取灾情信息十分必要。进行了无人机技术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地震的应用研究,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了地震极灾区库孜滚村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结合震前GF-1遥感影像数据及地震现场震害调查数据,获取极灾区灾情信息。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快速采集极灾区遥感影像,有利于对灾情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估。根据无人机遥感影像结合震前遥感影像和地震现场调查数据,进行区域建筑物结构类型和损毁程度遥感解译,可快速获取灾情,无人机技术在地震应急方面应用效果显著,为灾情评估、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少震弱震的江西萍乡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该区民众防震减灾意识的现状及特点,讨论了相应的防震减灾宣教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当地民众对本地灾害的认知情况与灾害的实际发生频率基本一致;对地震等本地少发灾害影响的认可性不高。2)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薄弱,对地震灾害基本概念了解不足,地震谣言辨识能力差,基本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全面。3)获取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学校。4)民众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意愿强烈。因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对于提高当地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和灾害意识,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