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国亮  杨志武  孙国春 《地下水》2009,31(2):102-104
确定抗浮设防水位是勘察报告中的重要一项参数,影响抗浮设防水位的因素较多。通过对天津市区范围内可能影响抗浮设防水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确定天津市区内地下构筑物的抗浮设防水位的方法。得出:抗浮设防水位要综合考虑场地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条件和地貌条件等因素,采用最不利组合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2.
抗浮设防水位是基础埋置深度可能会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根据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以及工程场区附近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多年地下水位监测的资料,分析了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工程场区未来的最高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进而确定了北京怡海花园工程建筑的抗浮设防水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多层地下水情况下的抗浮水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指出,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但未指出在多层地下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基础底板所在层的最高水位作为抗浮设防水位。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为潜水,其水位主要受地貌、含水地层、气象、地表水系、地表水体、城市生态补水及邻近工程降水影响较大,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阐述,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位年变化规律不同,现阶段地下水仍处于整体缓慢上升期,结论可为工程建设者准确、客观地确定建筑场地的抗浮设防水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浮设防水位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安全与建设费用,在地下结构建设中至关重要,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结构的抗浮设防水位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地下工程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年内年际动态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法和类比预测法确定了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建议值。结果表明,该场地区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5.0~20.0m,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10.0~1.0m。近五年场地浅层地下水水位标高一般为–5~–10 m,埋深一般为3.0~15.0 m,地下水位逐年升高,回升速率约1.0 m/a。地下结构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值建议取使用期抗浮设防水位采用数值模拟法预测结果。该成果服务了“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场地抗浮设计,为雄安新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抗浮安全设计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人工岛抗浮、防水设计水位选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宏  赵森林  刘应辉  焦志斌 《岩土力学》2008,29(Z1):197-200
分析了内陆地区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的选取方法,以冀东南堡油田2#人工岛工程钻井放喷池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选取实例,提出了海洋人工岛抗浮和防水设计水位选取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人工岛永久性构筑物,抗浮设防水位按岛面高程选取;而临时建筑物或施工期建筑物,可取岛面高程以下0.5~1.0 m。影响抗浮、防水设计水位的主要因素为人工岛的高程和降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地下结构浮力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应用MODFLOW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具体工程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抗浮优化设防水位,降低抗浮设防投入。  相似文献   

8.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建筑物基底处地下水水头压力大于基底荷载时,建筑物将会发生上浮事故。为保证建筑物不发生上浮事故,设计前必须确定保障建筑物安全的地下水水位高程,该高程一般被称为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以实例形式对当前几种确定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供确定建筑物抗浮设防水位设计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骆冠勇  马铭骏  曹洪  潘泓 《岩土力学》2020,41(11):3730-3739
临江场地的地下水位受外江水位影响,具有长期水位较低、短期汛期水位极高的特点。临江场地内的地下结构,若仅采用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等常规被动抗浮措施进行抗浮,将抗浮设防水位取为地表高程显然是偏危险的,但按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水位采用常规被动抗浮措施进行抗浮设计又显然是不经济的,成本极高。基于此,提出抗浮范畴临江结构的定义及其“排水廊道+常规抗浮措施”的主被动联合抗浮的方法。根据临江承压圆湖公式,考虑越流效应,给出了临江排水廊道简化计算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有限元验证。临江地下结构利用排水廊道进行防洪渡汛,保证汛期地下结构水荷载稳定,消除汛期高水压对结构产生的极端水荷载,而对于平时非汛期水位的作用则利用常规抗浮措施进行考虑。廊道只在汛期高水位时起防洪渡汛作用,排水减压不会引起环境影响问题,同时其耐久性也容易保证。最后介绍利用此方法进行抗浮的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地层透水性弱、渗透性低,一般被视为相对隔水层或隔水层,其抗浮设防水位需综合考虑场地渗流特性、肥槽填料特性、水-结构相互作用而确定,建筑工程抗浮设计问题素来棘手难解。本文依托成都膨胀土地区某商住楼地下室局部抗浮失效案例,通过地下室渗漏水水源调查、基底地下水流量监测、排水系统排泄能力评价等方法,认为地下室上浮属肥槽施工控制不当使高压水渗入抗水板底部进而导致水力学条件失衡造成的。基于此,结合FLAC3D有限差分法,详细探讨了地下水浮力及膨胀土膨胀力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种以“卸压”为主的地下室抗浮方法,其理念是在底板开设卸压孔使地下水流动,通过主动式泄排适量地下水来减小或消除水浮力,并辅以观测及自动控制措施,实现抗浮目的。工程监测结果表明,流量及水头可控,运行效果良好,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1.
郭楠  陈正汉  黄雪峰  杨校辉 《岩土力学》2015,36(Z2):603-609
西北地区深大基础工程日益增多,兼顾基础抗浮和耐久性问题的研究空白,借助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引入大直径布袋桩技术,有效解决了基础抗浮和耐久性问题;选择6根试桩进行了现场单桩抗拔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为9 060 kN;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拟合出3种抗拔极限承载力预测函数模型的曲线,同时运用PLAXIS软件对不同等级荷载桩-土位移进行模拟,并与实测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双曲线和幂函数模型较适合此类抗拔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本地区类似地基预测大直径缓变形抗拔桩极限荷载所需的极限位移标准应由0.030D减小为0.025D;仅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特征确定抗拔桩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不够完善,至少还要考虑埋深不同对具有相似物理力学特征土层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岸海域不同亚环境工程勘察的实践,探讨一套常用的方法和手段,近岸海域工程勘察必须根据勘察场地所处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勘探方法、设备和工艺,才能经济、安全、适用地完成勘探任务。  相似文献   

13.
滑坡工程治理程序及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根据滑坡成因,防治滑坡方法是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改变滑坡的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阻滞滑坡体的滑动,以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本文从滑坡治理方法研究入手,为相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矿山尾矿坝的渗漏治理,从抗酸稳定性、防渗等级和帷幕完整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尾矿坝防渗帷幕的性能要求,基于矿物晶体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对纯水与酸性渗透液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粘土固化浆液的抗酸稳定性,研究了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防渗特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尾矿坝基础防渗中粘土固化注浆帷幕的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质量检查,验证了该防渗技术应用在矿山尾矿坝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黄太华  袁健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5):242-243,247
在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时 ,设计人员由于抓不住该类型挡土墙的设计要点 ,导致需经过多次试算才能得到正确的挡土墙尺寸。笔者通过分析得到以下方法 :通过满足挡土墙的抗滑移要求确定挡土墙总的工程量 ,再进行细部尺寸的调整以满足挡土墙的抗倾覆要求。运用以上方法一般均不需反复计算 ,经过一次计算即能同时满足抗倾覆及抗滑移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文峰  李建军  王永新 《岩土力学》2006,27(Z1):832-835
详细地介绍了挤扩支盘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应用和挤扩支盘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顺利通车打下了技术基础,为今后类似地下构筑物抗浮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抗滑桩锚固段岩体的破坏模式及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抗滑桩设计计算以及嵌岩抗滑桩在西南地区广泛应用的现状,作者结合岩石强度理论和有限单元法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桩体锚固段岩体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破坏模式,指出桩间距对岩体屈服变形和破坏模式存在一定的影响,其结论对嵌岩抗滑桩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连中远30万t浮船坞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浮船坞工程,共设计海上基桩30根,桩径800mm,嵌入中风化岩石4~5m,最深达8m。利用驳船进行海上基桩施工,采用FGC-15D型大直径湿式反循环潜孔锤钻进成孔,满足施工工艺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自2006年实施专业监测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对三峡大坝工程和长江航道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长期现场巡查、人工GPS位移监测数据、近1年的全自动监测数据等,深入分析该滑坡在库水涨落及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演化规律及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滑坡坡体结构、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控制了木鱼包滑坡的变形,库水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库水位由145 m升到155 m左右,月位移量为最小值;动水压力向坡内,滑坡变形最小;库水位155 m上升至175 m期间,库水入渗前部坡体,对滑坡前部抗滑段形成浮托减重效应,变形有所增加。库水位由175 m下降到170 m左右,累积位移形成阶跃,坡受向坡外动水压力和浮托减重效应作用,月位移达最大值。库水位由170 m降到145 m期间,浮托减重效应作用减小,月位移量降低。目前,木鱼包滑坡变形趋势减小,产生大规模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须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夏彦 《探矿工程》2005,32(6):1-2
结合箱形基础不均匀上浮工程病害实例,综合分析了病害原因,提出了应用高压灌浆和抗浮锚杆工艺进行处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