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华北地台北缘金属成矿省(区、带)地质历史演化为实例讨论近10年来国内外成矿年代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内容涉及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的年代学背景,代表性地区的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演化,金属成矿省成矿事件的年代鉴证,成矿年代省和成矿年代区的建立。文中重点提出,成矿年代学作为学科,不同于矿床成矿年代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它是在一定的成矿区域(金属成矿省)内应用矿床成矿年代研究区域的成矿地质历史演化,做出成矿热事件和建立成矿年代省的年代鉴证,提出先兆成矿(Tp)、初始成矿(Ti)、主期成矿(Tt)、滞后成矿(Th)、终结成矿(Te)的成矿流程和成矿跨度(Ts),为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在地球动力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可作为演化热事件特殊标记的矿床谱写其成矿年代演化历史,从而发展“时间维”造就“空间维”的“演化成矿学”,发挥“成矿演化是一切成矿因素函数”的成矿远景评价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东秦岭不同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如下:(1)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舞阳铁成矿组合,小秦岭金成矿组合;(2)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熊耳山铜铅锌成矿组合,神洞沟喷流沉积锰铅成矿组合,维摩寺铅锌成矿组合;(3)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刘山崖铜锌成矿组合,围山城金银成矿组合,秋树湾斑岩铜钼成矿组合;(4)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公馆汞锑成矿组合,银洞子银铅、大西沟菱铁矿-重晶石成矿组合;(5)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钼钨铅锌金银成矿组合,改造热液型金银铅锑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3.
成矿体系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索成矿规律和找矿实践中,从岩浆热液成矿、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系列等研究,提出了"成矿体系"的概念,分别赋予不同定义并用于找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成矿体系源于何时、出于何处、原意为何等问题却较少追究,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就成矿体系的概念,从岩浆热液成矿到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成矿构造体系到成矿体系和成矿系列构筑成矿体系的由来,综合概括,提出成矿体系的新定义,揭示其新特点,并对断裂网络+成矿体系、成矿结构体系和成矿系列缺位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成矿预测、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取得的新成果及新进展,作简要论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成矿体系的内涵,在以往研究成果和编制1∶1 500 000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的基础上,根据先时间、后空间、再成因的总体思路,完善了新疆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段成矿体系,初步构建了各时段成矿体系的时空演化模式,总结出5个时段成矿体系的特点是:前寒武纪为基底陆壳的形成与发展各具特色的成矿体系;早古生代板块体制早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晚古生代板块体制晚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中生代新疆北部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成矿体系和新疆南部发育特提斯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新生代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大陆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成矿理论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分析了成矿理论的发展趋势,重点对10种现代成矿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它们是:同生成矿理论、浅生成矿理论、微生物成矿理论、边缘成矿理论、纬度分带成矿学说、软硬酸碱成矿理论、建造分析成矿理论、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成矿理论、成岩作用促使沉积成矿理论和砂金成矿的细菌结晶机制。笔者认为成矿理论的研究应注意综合性、多因素和适用性,还强调成矿理论随着地质科学不断发展而逐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借鉴已有的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在祁连成矿省划分的4个Ⅲ级成矿带基础上,对该成矿省内的成矿系列进行了深化研究,相对于含矿或成矿建造将成矿系列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和后生等类别。在祁连成矿省初步确定出24个成矿系列族,并进一步划分为47个成矿系列。加里东期是该区重要的成矿期,且主要形成与中基性火山岩同生的Fe-Cu-Pb-Zn-Au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7.
三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1  
陈毓川  裴荣富  王登红 《地质学报》2006,80(10):1501-1508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地质科学中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一种学术思想(概念),用系统论、活动论观点研究在地质历史发展各阶段、各特定地质构造环境中的成矿作用过程及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成矿系列亦是一种矿床的自然分类。成矿系列分出五个序次,矿床成矿系列为基本序次,是核心组成,由其组成成矿系列的三类第一序次矿床成矿系列组合、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和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系列为第二序次,由其分解成第三、四、五序次,即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式、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在研究内容上有共性,但亦有区别。成矿系列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找矿的实用价值。成矿系列的研究尚属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八论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区域成矿研究的一种学术思想,亦是地球系统四维成矿论.认为地球的矿床世界是由特定的时空域内,各类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组合的矿床自然体矿床成矿系列及其联合体成矿体系所组成.矿床形成决定于时间、空间、成矿作用三要素.矿床世界的基本单元是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组成成矿体系,成矿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9.
从成矿时间域、空间域的视角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一般内生成矿系统的时限可对应于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沉积成矿系统与变质成矿系统应与地质年代(代、纪、世)相对应。在空间尺度上,成矿系统从大到小可划分为7个层次:成矿全球系统、成矿巨系统、成矿大系统、成矿系统、成矿亚系统、成矿子系统和成矿亚子系统,它们分别对应于全球、成矿域、成矿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或矿集区、矿田和矿床,低级别成矿系统的发育受到高一级成矿系统的约束,它们又受多级别成矿构造体系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成矿系统的类型、时空结构及其构造控制,其中区域断裂-岩浆网络体系是控制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层次结构的主导因素,矿田内断裂-岩浆网络体系的“三层结构”模式控制了成矿子系统的分带性,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多样性使成矿亚子系统和矿床产出各具特色。构造和岩浆活动的耦合是成矿系统发育的重要动力学机制,相对持续稳定的矿田构造应力场和成矿流体系统是形成大型矿田(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区域成矿学研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裕生 《矿床地质》1998,17(Z1):253-258
现代矿床学认为矿床尤其是大矿和矿集区都是区域尺度地质作用的产物,并重视对区域成矿学的系统研究。区域成矿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成矿的宏观时空背景,包括壳幔相互作用和区域构造格局、多种控矿因素的耦合、含矿建造的形成和分布、区域地球化学与成矿、矿床成矿系列、区域成矿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编制区域成矿的综合图件、建立区域成矿信息库,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思路是以唯物辩证法、系统论和历史观为指导,以构造-成岩-成矿为主线,以成矿背景、成矿系统和成矿演化为核心内容,以边界成矿、转换成矿、耦合成矿和叠加成矿为理论基础,综合研究区域成矿的时空结构和矿床的分布规律,为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服务。  相似文献   

11.
金属成矿省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荣富  熊群尧 《地学前缘》1999,6(2):325-334
以华北地台北缘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为实例讨论近10年国内外成矿年代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内容涉及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的年代学背景,代表性地区的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演化,金属成矿省成矿事件的年代鉴证,成矿年代省和成矿代区的建立。文中重点提出,成矿年代学科,不同于矿床成矿年代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它是在一定的成矿区域内矿床成矿年代区域的和地质历史演化,做出成矿热事件和建立成矿年代省的年代鉴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矿床(I):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成矿学又可称为成矿规律学,它是研究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不同学者或同一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如从空间、时间、地域、岩石、元素、构造等级等方面来对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进行研究,因而就产出了如立体成矿学、历史成矿学、区域成矿学、岩石成矿学、矿床成矿学、成油学、成煤学,元素成矿学、构造单元成矿学等许多分支。而本文所提出的构造成矿学,则是从构造的角度来进行矿产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然,其最大的研究特色即是侧重于构造,例如大地构造成矿、断裂构造成矿、褶皱构造成矿、微构造成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成矿系列的缺位问题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章在燕山地区找矿实践中,应用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和分析方法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提出了成矿系列缺位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经对该区地质演化历史、矿床形成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物质、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系列模式、成矿体系的系统研究后,确定的成矿体系中各个序次的成矿系列在空间、时代、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矿种)等方面应当存在而尚未被发现的部分。并把成矿系列缺位分出4个类别,即成矿系列空间缺位、成矿系列时代缺位、矿床类型缺位、矿床成矿元素(矿种)缺位。对运用成矿系列缺位概念进行成矿预测时应重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列举了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构造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础,以及在区域构造成矿学、构造成矿流体、构造成矿定位机制、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从构造成矿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构造成矿学研究在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中的重要性.以江西洋鸡山金矿的找矿实践为例,阐述构造成矿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一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成矿构造研究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的几个应用实例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综述了成矿构造研究方法的本质及在区域成矿学、成矿定位机制研究、成矿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并以江西洋鸡山金矿、湖南沅陵沈家垭金矿和江西东乡铜矿的成矿与找矿预测为例,阐述了成矿构造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新成果,从成矿构造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成矿构造研究法在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年来对印度尼西亚的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本文将印度尼西亚划分为3个一级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4个二级成矿省(苏门答腊岛成矿省、加里曼丹成矿省、苏拉威西成矿省、新几内亚成矿省)和9个三级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的地质及成矿特征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汤中立  白云来 《地学前缘》1999,6(2):271-283
根据本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特点,在“系统论”、“活动论”思想指导下,厘定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的构造格局如下:龙首山陆缘带、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缝合带、中祁连离散型岛弧地体、南祁连弧后盆地、柴达木地块。根据构造发展阶段和成矿作用特点,确定本区成矿系统及组合如下:(1)华北板块西南边缘太古宙—中元古代裂解期前成矿系统:东大山铁成矿组合,金川镍铜成矿组合;(2)柴达木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解成矿系统:桦树沟—柳沟峡铁成矿组合;(3)加里东期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早期岛弧裂谷成矿组合(白银厂—清水沟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中、晚期岛弧成矿组合(红沟—蛟龙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弧后扩张盆地成矿组合(猪咀哑巴—九个泉—石居里铜及多金属成矿组合),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组合(塔尔沟—小柳沟钨成矿组合,桦树沟—柳沟峡铜成矿组合,大东沟—吊大坂铅锌成矿组合),洋壳残片成矿组合(大道尔吉铬成矿组合,玉石沟铬成矿组合);(4)碰撞造山成矿系统:前陆盆地成矿组合(天鹿铜成矿组合),陆内造山韧性剪切成矿组合(寒山—鹰咀山金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20.
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将保山-镇康地区的铅锌矿床初步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组合,3个成矿系列和4个成矿亚系列,初步总结了各成矿系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