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吉林集安市兴农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德林 《地质与勘探》2011,47(2):230-235
集安市兴农铅锌矿位于鸭绿江多金属成矿带南西部,区内构造发育,岩浆岩广布,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平行于鸭绿江大断裂的次一级北东向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区内两条构造带伴随着含矿热液的活动被石英脉充填,并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目前地表已发现5条铅锌矿体,深部探获4条铅锌盲矿体和1条金盲矿体,矿体呈脉...  相似文献   

2.
裴进云 《地质与勘探》2022,58(5):954-964
山西省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东部灵丘地区发育多个与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银矿,近年来在吕梁山地区离石断裂东部也发现了多处钨铜多金属矿化,其中秦家崖钨铜矿床是工作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矿床。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矿物组合、物化探异常体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钨矿体主要赋存于NE走向F_(1)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另有少量蚀变岩型,矿物组合为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热液蚀变以硅化与绢云母化为主;(2)断裂破碎带中发育多条与矿体关系密切的长英质岩脉,激电测深剖面指示深部(~1000 m)存在隐伏的岩体;(3)秦家崖一带已发现的钨铜矿脉仍处于浅部细脉带,物探剖面揭示矿脉走向与延深位置均有高阻、中低极化的物探异常,指示矿体延深稳定,化探剖面与钻孔岩心元素组成证实矿体附近Cu、W异常明显,同时伴有Au、Mo异常,可作为找矿指标。综合分析认为,秦家崖钨铜矿床是与花岗岩类侵入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进一步进行深边部勘查工作有望在研究区实现钨、铜、钼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桂北地区临桂-龙胜县铅锌成矿带是广西境内主要的铅锌产地之一,区内的铅锌矿床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出,大多规模小、变化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典型铅锌矿床进行剖析,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进而为研究区内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并总结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位于香花岭矿田的南部,区内出露有燕山早期的花岗岩,断裂构造很发育(有NE向、NW向及近EW向断裂三组),NE向构造破碎带型钨矿脉及NW向石英脉型钨矿脉数十条,其中NE向矿脉规模大、延伸稳定,矿床规模已达中型。本文通过对鸡脚山矿区钨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认为该矿床属高-中温热液充填型钨多金属矿床,同时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鸡脚山矿区的深部及其外围还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枪口—哈龙休玛海西-燕山期铁、银、铅、锌、铜、金、钼成矿亚带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区目前已圈定9条矿化带,21个矿体,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钼等,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矿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枪口南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物质,区内NE向断裂控制区内金、铜、铅锌等矿体的产出,NW向断裂组控制着区内金、银矿(化)体。NW向断裂组,是区内重要控矿构造;区内中部发现的Ⅳ号含矿斑岩体,具有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显示其具有斑岩成矿条件。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有构造热液(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6.
元台子银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兴城首山—大英昌—杨家杖子NW向断裂带与黑风山—梁家沟—季家沟NE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银铅锌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岩与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多呈似层状、脉状产出,为热液充填型矿床,成矿与断裂构造与岩浆热液的活动关系密切。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银、铜、钼、铅锌等金属元素的富集区域,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保山市小松林铅锌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为上寒武统核桃坪组第三段之大理岩化灰岩。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含金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宁建国 《地质与勘探》2022,58(3):489-500
山西省红土沟铅锌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钼多金属矿田的南部。近年来该矿区发现多条中、小型铅锌矿体,矿体主要赋存在NE向、EW向与NW向断层控制的三角区内,且南部发育环状断裂与热液蚀变。为厘清红土沟铅锌矿床成因与找矿勘查方向,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红土沟铅锌矿床属于与中生代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与围岩片麻岩具有显著的物性差异,激电与大地电磁测量剖面均显示了深部存在高阻高极化的异常体,且ZK1601钻孔验证见到三层铅锌矿体。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了环状Pb-Zn多金属异常,结合地表的环状断裂与浅部的石英斑岩脉分布推测深部应存在隐伏成矿岩体,深部找矿潜力巨大且有可能发现大型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陈冲 《地质与勘探》2017,53(1):87-96
义敦岛弧中段夏塞地区发育多个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大、中型岩浆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具有极其相似的地质背景,形成于相同的断裂构造体系。本文选取夏塞银铅锌矿床进行控矿断裂特征调查、断裂构造序次和成矿应力场分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热液矿床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断裂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1)矿区NNW向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且成矿阶段断裂性质为左行正断层;(2)矿体定位于德格-乡城断裂和德莱-定曲断裂(Ⅰ)的次级断裂(Ⅱ)所派生的NNW向更次级的结构面(Ⅲ)中;(3)矿区NNW向断裂控制着矿化局部富集空间、矿脉展布型式及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0.
大青山铅锌矿矿体产于构造断裂破碎带及其旁侧层间裂隙中,泥盆系上统在结山组(D_3zj)白云岩层是之重要的含矿层,该矿床属于地层岩性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的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12.
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西和县页水河铅锌矿地处西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之西成铅锌矿田的西部,经过多年生产探矿,矿床规模不断扩大.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红岭山组生物灰岩与千枚岩接触部位,其含矿性与地层层位、特定的岩性、褶皱及断裂的关系密切.文章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指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阿尔哈达铅锌矿产于中酸性岩体附近的泥盆系、二叠系中,受与NE向断裂贯通的成群(组)出现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平面上呈透镜状,空间上呈柱状、似板状、透镜状,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哈达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哈达铅锌矿产于中酸性岩体附近的泥盆系、二叠系中,受与NE向断裂贯通的成群(组)出现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平面上呈透镜状,空间上呈柱状、似板状、透镜状,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甘洛县高丰铅锌矿床为近年来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地质勘查表明,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共圈定6条铅锌矿体,其中Ⅰ-1和Ⅱ-1等2条主矿体延伸长、厚度大、品位富,多呈层状、似层状、脉状、团块状、浸染状分布。矿床受区域性断裂、褶皱构造和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同时具有"层控"和后成的特点。根据同位素年代学信息判断,矿床形成于三叠纪末—侏罗纪的造山期构造运动中;综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铅锌矿形成于中低温、中等盐度、中浅成的地质环境中;铅锌矿为造山期地下热卤水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流体,并在层间破碎带等减压空间聚集、卸载成矿。研究表明,矿床为受中生代构造活动控制、具有"层控"特点的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可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类比。  相似文献   

17.
九子沟铜矿是凤县-太白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床。矿化类型主要表现为硅质岩型、硅化灰岩型和石英-方解石脉型。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且多被后期顺层或切层含矿石英-方解石脉交代,形成富矿体。综合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喷流沉积-改造型铜矿。九子沟等铜矿床(点)与区域上的铅锌矿床构成了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元素分带模式。这一发现,指示今后该地区可在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元素分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带内背斜控矿的地质特征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镇康芦子园铅锌矿为近年来发现的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中,受NE向断裂及其旁侧伴生构造所控制,空间上具有等间距侧伏分布的特征.围岩蚀变发育,矿化经历了中低温和中高温两个阶段,大理岩化、夕卡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及其蚀变叠加部位矿化强烈.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地层及深部隐伏岩体,通过对矿区含矿地层岩性、控矿断裂构造、围岩蚀变及矿石组构等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多期(次)构造运动、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是一个具有多期次和多种矿质来源的热液夕卡岩型铅锌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智利劳斯奎洛斯(Los Quilos)铜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Los Chilcas单元钙碱性安山岩及安山质熔结角砾岩中,矿体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形成群脉状分布的多个矿化中心。矿体受走滑剪切的NW向、SN向、NE向断裂控制,断裂及微裂隙的高渗透系统成为热液流体的流动通道和成矿空间。矿物组成主要为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以矿体为中心,内带为斑铜矿-辉铜矿-赤铁矿,外侧及向深部为黄铜矿及黄铁矿。区域蚀变普遍,有赤铁矿化、青磐岩化、钠化等;与铜矿化有关的蚀变作用为硅化、碳酸盐化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钠化或钾化。找矿标志为中生界火山-沉积岩系、高渗透构造带、孔雀石化蚀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羊儿窝铅锌矿床产于花岗岩与白云岩的不整合面附近破碎带内,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矿石类型为方铅矿、闪锌矿;铅锌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生物活动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矿床成因为热卤水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