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MAS(Display, Interactive  Manip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ismograms-“地震图 的显示和交互式操作与分析”)软件包是iris GSN 台站所使用的数字地震分析应用软件. 同时它也适合我国部分数字台站(如NCDSN)的日常分析工作,如波形放大与缩小、震相 拾取、震级计算、方位角计算、计算震中和震源深度以及发震时刻等;还可以做一些进一 步的分析处理工作,如波谱分析、滤波、分量旋转、质点运动分析以及仿真模拟地震图. 由于它是交互式菜单操作,所以有用户界面良好,易学易用,适合台站操作人员使用的特 点  相似文献   

2.
NCDSN台站的数字地震资料在PC机上通常使用DIMAS系统进行处理,当用户使用WGSNPLOT.EXE图形分析软件分析处理完一个地震,它不会像SUN工作站上使用的ARS系统那样能对处理过的波形及标识进行存储,以便需要时重新显示于屏幕上,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所开发的软件能使数字地震波形的标识重新显示在波形图上,使得再次分析使用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从仪器标定、震级公式及分析软件等方面着手,查找出太原台体波震级偏差较大的原因,针对分析软件出现的缺陷问题,重新编制体波震级计算程序,并进行校正.对数字化观测以来的体波震级进行重新计算,给出体波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结果及参考校正表.  相似文献   

4.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选取德令哈地震台2007-2017年数字地震记录,对于国内外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典型中强地震,使用广东省地震局研发的单台分析处理软件MSDP,从地质构造、波列特征、P波初动、S波与P波震相到时差、主要震相、最大振幅、震中距等方面,分析所选取地震震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区域的介质差异性及震源深度、地震波传播路径的不同,导致德令哈地震台记录的各地区地震震相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是我国第一批现代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台网,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地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数字地震仪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地震科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地震台站工作的计算机化,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也使得数字台站的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变到数字方式.CDSN牡丹江台站运行十多年来,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台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感到数字仪有着模拟仪器所根本达不到的先进性能.为了早日利用数字地震图,从1999年10月起牡丹江台按照CD-SN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开始了数字图与模拟图的分析对比观测工作.我们认为,为了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经济浪费,同时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震资料的使用效率,用数字地震仪分析处理数字地震图是台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及定位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作为地震定位参考标准,对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的近震,尤其是汶川"5·12"地震序列定位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武单台数字地震仪记录得到的测定结果与《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里给出了台站可以简单应用的偏差评估值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辽宁数字与模拟地震台网从1998年12月至1999年5月记录到震波特征、地震参数进行初步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数字地震台用不同处理方法所给出的地震基本参数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数字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参数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地震参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王斌  梁慧 《地震研究》2013,36(2):215-218,264
结合地震波记录原理,分析并讨论攀枝花台数字仪震相的一些物理特征,并使用MATLAB对攀枝花、长春台的地震资料做简单滤波分析,便于真实地反映地震波震相。参考川滇交界地区地质构造,总结出攀枝花台对多次地震记录震相分析的经验规律,为地震速报快速识别震相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辽宁省地震台网由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 (以下简称遥测台网 )和有人值守测震台 (下称台站 )组成。遥测台网由分布在全省各地的 1 5个遥测地震台站组成 ,但这些台站分布不够均匀 ,使得一些地区监测能力较弱。台站有的和遥测台在一起 ,有的则正好分布在没有遥测台的地区。为能在使用交互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地震定位时 ,充分利用这些有人值守台的数据 ,使台网分布不够均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 ,使地震定位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编制了面向台站速报的 LN-LHDW-1检测管理软件 ,以实现遥测台网与台站地震数据的联合定位…  相似文献   

12.
国内5级以上地震波形描述与震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台站情况天水台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北部 ( 3 4.2 8°N,1 0 5.54°E) ,海拔 1 1 50 m。天水台拥有模拟仪与数字仪共 6台套 ,短周期仪放大倍数 2万倍 ,中长周期仪放大倍数 2 0 0 0倍 ,仪器稳定可靠。观测资料在历届全国评比中名列前茅 ,尤其地震分析单项评比成绩裴然。近年来天水台记录国内 5级以上地震达几十次 ,震中距最远距离 2 2 .0°,最近 3 0 0 km,最大震级MS7.0。最小震级 MS5.0 (上述参数均取自甘肃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从实际工作出发 ,我们根据这些地震发生的方位与区域 ,对选取的短周期 64仪地震记录资料 ,按东北 ,西北 ,东…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观测记录的地震波形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地震所出现的震相从到时、周期、先后次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台站一线的观测人员在震相的准确判别,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方面,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强震数字记录波形及震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质构造、波列特征、P波初动、S-P到时差、主要震相、最大振幅、震中距等方面着手对沈阳台记录到的中、强震进行分析,力求归纳出国内和国外不同区域的波形和震相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的分析与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1年以来地震台站的资料分析情况和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的资料产出情况,通过分析表明,由于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2003年利用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地震的数量比传统的模拟记录提高30%~40%。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地震台网(CSN)目录为标准,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计72个月的时间,选取了以巴塘地震台为中心,1 ~800 km范围内ML大于3.0级的地震共1 388个,按照地震的方位角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这些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认为台西边(214度至329度)的地质结构是均匀介质,其它方位的地壳介质不是很均匀,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波台记录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南黄海Ms6.1地夺以及两次较强余震的震相分析,认为短周期记录仪大部分出格后,可用^-P-Pn一段来分析计算震中距和方位角。最好使用符合当地的走时表,这样分析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另外,认为有康腊界面的绕射波P^*的出现是长江口、南黄海一带地震记录的重要特征之一。宁波台记录该区域地城的震相出现顺序为:Pn、P^*、^-P、Sn、^-S,较难分辨,振幅比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巴塘国家基本数字地震台2009年1月初至2012年12月底测定的ML≥2.5级的近震544个,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SN)发布的ML震级之间的偏差,计算出了震级偏差程度,本台近三分之一地震震级偏差达0.3级,文章着重从地震发生的方位角不同和地动位移不同,找出了震级相差很大的原因,最后给出了本台的校正值。通过本台校证,震级接近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ML震级,提高了本台地震震级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测定各种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前言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 ,所测定震级的可使用性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数字台网与模拟台网所测定震级能否实现无缝连接 ,这个问题已在《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一文中进行了专门研究 (见本期第 2页 ) ,本文不再涉及 ;另一个问题是数字台网所测定的各种震级之间的关系 ,及各个遥测台测定的震级与平均震级之间的差别 ,本文将主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数字地震台网采用速度型记录 ,按照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的要求 ,需要将地震资料仿真成传统的模拟记录波形 ,然后根据仿真后的波形读取地震波的周…  相似文献   

20.
同一台址的数字与模拟观测系统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前言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的数字地震台网相继建成 ,并正在逐步取代过去一直运行的模拟地震台网。数字观测技术系统 (以下简称数字系统 )采用速度型记录 ,而模拟观测技术系统(以下简称模拟系统 )则采用位移型记录。数字系统测定的震级与模拟系统测定的震级是否能作到无缝连接 ,是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平稳过渡 ,实现两者顺利接轨的关键。 2类震级资料的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地震科研和预报工作的连续性 ,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需要对数字台与模拟台测定的震级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简称辽宁台网 )由位于沈阳的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