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赤道海温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小波分解、相关分析、解释方差及位相对比方法,分析讨论了近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结构特征与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不同海域海温变化与副高活动的幅值和位相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和强度差异,不同海域的海温热力作用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和制约西太平洋副高活动.  相似文献   

2.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首先给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面积和西伸指数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讨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关系 ,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夏季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都有密切关系。从春季到夏季 ,春季海温偏暖年副高偏南、偏强、偏西 ;偏冷年副高偏北、偏弱、偏东 ,冷年 6月副高北跳较暖年显著 ,进入秋季后南撤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3.
姚彬彬  施春华  郭栋  饶建 《大气科学》2023,(4):1217-1230
平流层极涡异常对冬春季极端天气和极地臭氧亏损有重要指示意义。在1979~2020年ERA5再分析资料中,早春北极平流层极涡年际变率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第二模态(主要空间型为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关。通过CAM5数值模拟,进一步揭示了赤道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平流层极涡的途径:冬春季赤道西太平洋增暖时,在暖海温区深对流降水加强,异常的潜热加热通过Matsuno-Gill响应在其西北侧激发了Rossby波(对流层上层的高压异常)。该Rossby波沿大圆路径在北太平洋调整了北半球最强的槽脊系统的强度和位置,从而使得经向风1波分量的振幅减小,经向风3波和温度3波分量的位相差增大。两者分别减弱了下平流层的1波和3波的波作用通量上传,更少的涡动热量通量向极输送促进了春季北极平流层极涡增强。  相似文献   

4.
热带西太平洋海面通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TOGACOARE加强期在赤道带西太平洋暖池中的观测船MoanaWave和浮标获得的小时风、温、湿、海温资料计算了海面各种通量。分析潜热通量随海面温度SST的变化特征,发现小风期潜热通量LH在某SST处出现最大值,大风时不出现此现象,即LH随SST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风随SST的变化,其次是气海湿度差Δq及传输系数CE随SST的变化。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小风期、西风爆发期、对流扰动期等不同时期中各通量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主要决定于风,对感热通量起作用的主要是气海温差,降水也可通过气海温差和风影响感热通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T42L9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冬季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赤道西太洋正SSTA能显著增强风暴轴区域在气尺度扰动的强度,与风暴轴发展有关的涡动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也在风暴轴的入口区得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西风爆发时赤道西太平洋热量平衡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海龙  张学洪  李薇 《大气科学》2001,25(3):303-316
西风爆发(WWB)对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ST的影响是WWB与ENSO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运用TOGA(TropicalOcean-GlobalAtmosphere)-COARE(CoupledOcean-AtmosphereResponseExperiment)期间暖池海区8个浮标的观测资料,根 据Stenven和Niiler的热量平衡诊断方法,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赤道156°E附近SST对1992年9月到1993年1月期间两次WWB事件的响应。两次WWB期间,SST都是在 WWB之前和其后升温,而在WWB期间降温,升温和降温的幅度均为1℃左右。热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内时间尺度上海表热通量是导致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混合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海表热通量中,短波辐射和潜热是变化量最大的两项,决定着净通量的正负,其他项的变化则相对较小。水平平流项有时可以超过海表热通量的作用,其作用不可忽略。两次WWB的过程中,季节变化造成的混合层的温盐结构和流场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两次WWB事件时上层海洋热量平衡差别的主要因素。另外,混合层的厚度也有明显的变化,而混合层厚度变化的差异则是与流场的结构以及WWB的向东传播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西太产副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给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面积和西伸指数的定义,在些基础上讨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季赤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夏季副高位置和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都有密切关系。从春季到夏季,春季海温偏暖年副高偏南、偏强、偏西;偏冷年副高偏北、偏北、偏东,冷年6月副高北跳较暖年显著,进入秋季后南撤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8.
龙振夏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1,25(2):145-159
利用LASG九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月份,1~2月份,1~4月份及1~8月份,其他月份为气候SST)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不同,但其引起的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演变及其分布却十分相似;同时,季风区的异常降水(进而异常潜热释放)随时间的演变及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应于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正异常,5月份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地区都表现出赤道辐合带北移偏晚的特征);季风区降水的这种变化同西太平副高的异常是一致的,从而揭示出这两种现象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还表明,导致这种大气响应场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不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内部过程的影响:中纬大气的内部Rossby波源维持了热带地区激发的扰动在中高纬的存在,同时大气内部Rossby波源对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表现出不敏感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敏感性才导致了响应场对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的不敏感性。模拟结果还表明,在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正异常的情况,尽管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对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却明显存在,因此,基于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的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可预报性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及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双重影响。模式的依赖性研究表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实际应用中统计预报对相关系数的基本要求,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这种预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主要结论是:用区域(5°N—5°S,90—150°W)的平均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效果比使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好,用前者可预测西太平洋中区各类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后者只能预测西太平洋全区及中区热带气旋总体的年际变化,对达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则分别是勉强能或不能预测;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无法预测南海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实际上只对年际变化中的ENSO(3—5年)周期及准二年周期有效。  相似文献   

10.
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赤道气流是南、北半球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强弱对夏季风爆发、台风的发生及中国降水等有重要影响。简要回顾了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弱突变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早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位置、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生成多寡及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讨论了越赤道气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移动与海温场的联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EOF分解,分析讨论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移动与海温场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副高的两次北跳与东西进退都与海温场的扰动加热有关,海洋的热力强迫作用是引起大气环流系统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40多年四川盆地降温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滑动滤波技术, 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 四川地区温度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气温在70 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突变, 由偏暖阶段进入偏冷阶段。其中, 50 年代最暖, 80 年代最冷, 这种偏冷趋势在夏季最显著;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同样在70 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突变, 由偏暖阶段进入偏冷阶段, 也是50 年代最暖, 80 年代最冷, 这种偏冷趋势同样在夏季最显著;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在变化趋势上与四川盆地气温变化具有同位相关系;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 冷) , 引起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 东)偏北(南) , 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偏暖( 冷) ;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热状况的变化, 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等环流系统变化是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高质量高分辨资料和NCEP提供的40年再分析资料以及相关的海温和副高参数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环流结构和年际变动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外强迫的关系。发现在月平均图上,西太平洋副高中心(或脊线)附近看不到下沉气流,但在候平均图和日平均图上脊线附近的若干区域下沉气流明显。这表明西太平洋副高的准定常和瞬变部分的环流结构特征有显著不同。在副高北侧东亚副热带季风雨带上有暴雨发生时,其凝结海热激发的经圈环流对相应经度上的副高脊线附近的下沉气流有显著贡献。分析表明,脊线附近高(低)空的下沉气流分别来自副高北(南)侧,表明副高是中高纬和低纬度系统相互联结的纽带。相关统计指出,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三个参数(面积、强度和脊线纬度)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存在很高的相关,降水偏多(少),副高面积偏大(小),强度偏强(弱),脊线偏南(北),这说明与降水相应的凝结潜热对副高的年际异常有重要影响。近海海温和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和副高三参数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这表明东亚经向和纬向海陆热力差是影响副热带夏季降水和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的基本因子。数值试验结果指出,近海海温异常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pentad mean ridgeline index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the authors identified the two northward jumps of the WPSH from 1979 to 2008 and reveale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the tropical SST anomalies. 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northward jumps, especially the second jump, exhibited remarkabl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two northward jumps were mutually independent and were influenced by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The first jum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central Pacific from the preceding winter to June. In contrast, the second jump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NSO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but this correlation tended to weaken with the decay of ENSO and disappeared in July. Inste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in the Indian Ocean.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ENSO plays an indirect role in the second jump through the capacitor effect of the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15.
The equatorial response to subtropical Pacific forcing was studied in a coupled climate model.The forcings in the western,central and eastern subtropical Pacific all caused a significant response i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with comparable magnitudes.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key role of air-sea coupling in the subtropical impact o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instead of only the role of the "oceanic tunnel".The suggested mechanism is that the cyclonic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caused by the subtropical surface warming (cooling) can generate an anomalous upwelling (downwelling) in the interior region.At the same time,an anomalous downwelling (upwelling) occurs at the equatorward flank of the forcing,which produces anomalous thermocline warming (cooling),propagating equatorward and resulting in warming (cooling) in the equatorial thermocline.This is an indirect process that is much faster than the "oceanic tunnel" mechanism in the subtropical impact on the equator.  相似文献   

16.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1958~2002年NCEP/NCAR 500 hPa冉分析资料,分析夏季逐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110°~130°E、20°~50°N区域脊线活动情况.发现盛夏(7~8月)副高在588 dagpm以上、脊线在30°N以北的日数与华北降水有大范围正相关区,中心相关系数0.561(显著性水平为0.001).分析发现西太平副热带高压越过30°N的初日(连续3天副高脊线越过30°N的首口)早晚与华北盛夏降水量显著相关,初口与华北盛夏的平均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385,即副高北上早华北盛夏降水多,反之副高北上晚华北盛夏降水少.110°~130°E区域副高脊线越过30°N的日数和初日能更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乃至我国东部盛夏降水的关系,对实际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季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地温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3年间逐月的500 hPa高度场、环流特征量和全国141个测站逐月的3.2 m深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位置的变化与中国深层地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副高的脊线位置与中国大陆一些区域的深层地温的关系明显,高相关区域在100°~115°E,30°~45°N之间。6月份,沿30°~35°N有一准东西向的高相关轴线,7月高相关带北移至34°~40°N,8月高相关带北移到40°~45°N。中国深层地温与西太副高北界也有明显的相关区、高相关轴线,与西太副高脊线的情形相似,但高相关区比西太副高脊线偏东,北界位置主要在105°~120°E,30°~35°N。在西太副高偏南和偏北的年份,所选区域的深层地温有明显的不同。西太副高脊线偏北年份深层地温偏高;偏南年份地温偏低,并且从前期1月就已开始。在各月地温的变化中,两组年份基本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8.
月(季)平均海平面气压场中的北太平洋副高(H,)是北半球的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与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异常关系密切。利用闭合气压系统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简要描述H,性状,并用它们分析H,气候及异常特征,以及H,与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等关系。因冬季H,明显减弱,在计算H,的S、P指数序列时,难以找出适于整个分析时段的、环流意义明晰的特征等压线。针对该问题,本文给出一个计算方案,先选择一个值较高的f0,用它计算多数年份环流指数5、P;再选择一个值较低的.东,计算少数H_P极端偏弱年份的环流指数S、P;最后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将.矗计算结果S、P订正至f0计算结果S、P,得到S、P的完整序列。应用结果表明,由此求得的H,该完整序列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9.
Effect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on upper ocean temperature and currents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et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by using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enhanced meridional gradient of chlorophyll-a between the equator and off-equatorial regions can strengthen zonal circulation and lead to a decrease in equatori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However, the circulation changes by themselves are not effective enough to affect SST in the equatorial cold tongue (CT) reg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s that the CT SST are more sensitive to chlorophyll-a distribution away from the equator. The off-equatorial chlorophyll-a traps more solar radiation in the mixed layer, therefor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hermoeline decreases. The cold water can then be transported to the equator by th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within the mixed layer.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 among CT SST, the surface heat flux, and the equatorial upwelling are discussed. The study implies the simulation biases of temperature on the equator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local ocean dynamics but also related to some deficiency in simulating off-equatori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