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地磁三分向观测资料的时间服务是量取观测数据的依据之一,根据地磁三分向的观测需要,使用大规模数字钟电路和CMOS数字电路制作了自动补打时号钟,在时号钟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补打时号并报警。经在全国I类台站河北昌黎地磁台使用,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亦可用于其他光记录观测。介绍了自动补打时号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2.
磁变仪是长期记录地磁场变化的仪器,它需要配有稳定可靠的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是保证取得完整记录资料的重要方面。以往习用的一些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常因系统故障而丢失记录。为此,本人试做了一种配电系统和时号系统,现介绍如下: 整个系统由五个触发器,一个无触点电源自动切换单元,一个石英数字时号钟和一个电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台站大部分光记录地震增光都是靠笔绘记录报警后,值班人员靠手动开关去增加光点亮度,有时值班人员因其他事情,往往造成在P波震相中看不到增光迹象。拉萨地震台共有CDSN,DD-1,DK-1,763,SK等5套测震仪器,为解决大震速报和光记录图纸增光延时,现介绍一个十分简单的自动增光延时报警器。该电路具有维修简单,材料易购,安装容易,延时增光可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延时,报警声音宏亮在60m内都可听清晰。该电路共分三部分:稳压电源部分;延时部分;报警及增光。  相似文献   

4.
李道贵  李世林 《地震研究》1994,17(4):402-406
本文介绍的多功能数字时号钟(Digital Hour Mark Clock简称DHC)消除了SY2石英钟机械触点的缺陷,具有市电变化范围,抗干扰性能强,提供脉宽按需可调的时号。故障时可自动切断时号输出,确保不丢记录,各项保护、报警电路完善,还能远距离监听记录器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使用JH-1E型极化继电器为主要部件来解决地震报警,自动触发,时号控制等实际问题.以测震和地磁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例,介绍了四例应用电路的原理、特点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GZZY—1型光记录专用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是省地震局地震仪器厂产品。该仪器具有随地震频率和振幅的增强,自动增光和报警的优点,广泛使用于我省光记录测震台站。我们在长期使用和维修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的方法。常见故障有:增光报警不灵敏、只增光不报警、只报警不增光、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7.
我国763长周期地震观测台网的建成,使我国地震的观测频带从几十秒扩展到百秒以上,提高了我国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能力和震相识别能力,提高了单台定位的精度和测定面波震级精度,改进了影区地震的观测。然而,由于该仪器出厂时设有配备相应的自动增光报警系统,致使发生大震时,大振幅波形因暴光不足而难以辨认,不能报警,给大震分析和研究,大震速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自动增光报警系统是充分发挥763地震仪优良性能的基础。我们根据台站的实际设计,制做了一种稳定可靠,价廉物美,维修方便的763地震仪增光报警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大部分台站目前使用的基式地震仪只有单套放大倍率,而对大震幅的出格地震,表现无能为力,震级参数无法测定这一问题。设计了 SK-L·V 大震放大倍率自动换挡电路。达到该仪器对大震实现放大倍率的自动换挡。压缩其震幅,提高资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原来临汾地震台的地磁、地倾斜记录使用带触点的机械钟打时号,故障较多,每天对时较麻烦。针对以上情况,对地磁、地倾斜记录时号进行了革新、制作了一地磁、地倾斜时号钟电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效果较好。时钟也可选购市场上带有音乐报时装置的石英钟,可利用其控制每小时接通一次报时的时号接点开关来替代须定时上弦、且走时稳定度差的机械钟,石英钟的日误差≤±0.3s,远高于规范日误差小于±5s 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的实时故障报警问题,提出一种手机短信报警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网络管理站实时监控、接收UPS发生停电或故障时自动触发的Trap自陷信息,并生成UPS故障报警记录,然后基于SMS方式,由短信服务器将故障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网络管理员.最后通过模拟各类UPS故障成功自动触发手机短信报警,验证了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测震台站的大震报警系统通常可见记录是采用电压信号触发方式报警(如DD-1、DK-1),而光记录地震仪的报警系统是采用光信号触发报警和增光(如SK,763仪)。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电压信号触发报警抗干扰能力和静态稳定性能都不够理想,灵敏度也难于控制,对不同频率的地震电压报警灵敏度也不一致。用于光记录地震仪的报警和增光控制系统是放置在暗室中,靠光源灯通过狭缝聚焦后反射到光电管顶端触发报警。所以,光源灯的强弱、聚焦效果和记录光点的扫描速度都会直接影响报警的灵敏度和增光效果。综合我台具体情况,我们对原有的报警增光系统进行了改进。在不影响原仪器性能的基础上,利用DK-1记录器的记录笔杆摆幅来控制大震的报警灵敏度和光记录仪的增光控制。有  相似文献   

12.
大连地磁台三分量地磁仪原配用 CB-3型磁变仪配电盘用以提供记录灯电流 ,标定电流及三分量转换开关 ,随着磁照图质量越来越高 ,对标定电流的稳定性 ,电流的升降特性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原 CB-3型磁变仪配电盘很难适应 ,鉴于地磁全面化改造还有待时日 ,即使改造后可能仍需平行观测一个时期 ,应地震台的要求设计制作了这种三分量地磁仪自动标定电源。1 主要性能指标提供可调记录灯电流 80~ 1 3 0 m A;记录灯断丝报警 ;自动时号 ,曝光量连续可调 ,时号指示 ;定时触发标定 ;三分量标定过程自动完成 ;标定节拍连续可调 ;标定电流升降斜率由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原有基式地震仪辅助设备上稍加改进,获得了显著的效益。主要对GDJA型记录电源、报警器的光源灯接线;报警、增光系统进行了改进;增设推动钟停走报警。  相似文献   

14.
山西阳泉地震台倾斜观测一直采用光记录倾斜仪 ,在以往的工作中 ,灯光系统的故障率最高 ,其中尤以时号灯控制部分为甚。多年来随着工作的需要 ,不断改革和研究 ,笔者最新设计并制作了精巧简捷的时号·光源灯控器 ,于 1 998年 9月安装运行至今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时号·光源灯控器主要由电源、光源灯、数字钟、时号灯控制、简易智能故障诊断指示等部分组成。整个电路全部采用分立元件 ,简单灵活。其电原理见图 1。1 电源及光源灯部分的工作原理电源部分采用 6V供电制 ,效率为普通 1 2 V供电制仪器的两倍 ,交流部分设计为简单的开关自控间…  相似文献   

15.
小建议     
地震台站的观测规范要求,地震记录图纸上的时号(脉冲信号)应位于记录图的固定位置。对于DD-1仪器,要求一个时号出现在记录图纸中间。对于DK-1仪器,要求两个时脉冲信号分别出现在图纸的1/4和3/4处。  相似文献   

16.
把石英钟作为计时系统用到光记录短周期地震仪上,对石英钟的时、分号讯号系统只须作一点改进就可进行运用(已有文作介绍),可是,短周期地震仪(维式仪)的走速同中长周期地震仪(基式仪)的走速和电源存在差别,有必要对基式仪使用石英钟作时间服务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田树德 《高原地震》2002,14(3):64-68
介绍了多功能照相记录磁变仪电源的主要特性、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为仿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电源还适用于倾斜等照相记录的仪器。  相似文献   

18.
ZN-1型数字钟控监测仪──一种新型的光记录电源为保证观测资料连续可靠,所使用的光记录电源应具有较完善的报警功能。现介绍一种新型的光记录电源──ZN-1型数字钟控监测仪。该仪器使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和数字钟专用集成电路,集各种功能于一体,除电源线至...  相似文献   

19.
时标电路     
为了使磁照图的时号线准确、清晰、完整、可靠,我进行了用石英数字钟改成时号钟的尝试。这个时号钟的特点是;准确、稳定、无触点、省电等。以往地磁记录用的时号钟,都是采用机械触点进行控制时号灯的亮灭,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运行起来不够稳定、可靠。因为触点经常进行接触和断开,触点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氧化,电火花的烧蚀和尘土等因素,会造成触点接触不良。因此,时号灯的机械触点不能稳定,准时打开和关闭,有时甚至不能打开,因而不能保证得到完整的时号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震动物观察站(SAOS)监测虎皮鹦鹉(BG=budegerigar)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观测结果。但是,所用的声记录仪未能考虑BG叫声的声学特性,而不能分辨BG不同的叫声和进一步提取震兆性叫声模式(EPCP),并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误计数。 据此,分析了BG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BG叫声大致上可分为单次叫声(SC)、变音调叫声(VTC)、单音节和多音节抗议叫声(MoSPC和MuSPC)。由此,进一步研制了它们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机,对BG叫声进行预处理、编码、分析、显示和打印输出。 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声场旅游飞机噪声(TAN)干扰下,该系统的BG叫声识别率(CRR)为66.7%,而对TAN没有误计数。在含10次不同声强的TAN干扰(432秒)的30分钟内,该系统记录了588次叫声(SC、VTC、MoSPC和SPC分别为377、22、20和169次),仅丢失65次叫声,其CRR平均为90%。但是,SAOS目前使用的声记录仪,这10次TAN干扰所产生的误计数可能约为BGU叫声的2.6—13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识别系统不仅可满足于BG不同叫声的识别,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功能。这就使之可为地震前BG声行为观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不仅可给出BG叫声频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并可为揭示BG的EPCP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