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3.
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外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多年来在研究、应用及技术立法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今后国内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大直径夹层橡胶隔震装置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生产的直径800cm的铅芯夹层橡胶隔震装置,即800型隔震装置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内容包括隔震装置的水平剪切性能和竖向压缩性能。文中还给给出了水平剪切变形及主应力对800型隔震装置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300型铅芯夹层橡胶隔震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00型隔震装置具有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层隔震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隔震结构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是目前隔震技术向高层建筑推广的2个关键理论问题。本文以高烈度区宿迁市已经竣工的高层隔震建筑阳光大厦为工程实例,对高层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隔震支座竖向不同拉压刚度的模拟、各种类型的隔震支座水平力学特性的准确模拟,以及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式和输入角度对隔震支座受拉情况的影响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对隔震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隔震层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而给出了控制隔震层设计的基本指标,包括隔震支座的长期面压、极值面压、隔震层偏心率等;最后,对高层隔震结构的相关构造要求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砌体结构工程抗震软件的结构隔震功能及算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砌体结构抗震软件开发过程中,为完善软件功能,添加了结构减震设计验算程序。作为首次应用性软件开发,暂只包含橡胶热隔震的设计与验算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应用时,橡胶垫隔震支座的设计过程,并通过对一个模拟的8层砌体建筑进行隔震设计与对比分析,给出了隔震设计后隔震效果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9.
钢管混凝土短柱隔震装置的试验与隔震结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钢管混凝土短柱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装置的构造,对隔震装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传统结构模型与隔震结构模型的对比实验作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从计算结果可知,钢管混凝土基底隔震装置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和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支座的试验和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提出了一种滞变-摩擦基底隔震支座。这种支座由钢棒和摩擦元件组成,钢棒容许摩擦元件水平滑动,同时又限制这种滑动;摩擦元件承受结构的竖向荷载,作完成了钢棒滞变恢复力特性的试验,并给出了钢棒的滞变恢复力模型的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该模型与常用的折线模型有所不同,它仅用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滞变恢复力,而不需要复杂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成果之一,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对其成熟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不够了解。通过分析相应的规范、标准和隔震工程实例在破坏性地震中的表现来说明隔震技术的成熟性,通过对已建隔震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分析了隔震技术的经济性,结合隔震技术优点与乌鲁木齐地区特殊的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危险性,提出在乌鲁木齐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系统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建立了滞变-摩擦基底隔震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成均值为零的两次过滤Gauss白噪声过程。使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求解了这种隔震系统的地震反应统计特征,并分析了这种隔震系统参数的变化对其反应统计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地震危险性分析发展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阐述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发展中三种典型概率模型的特点和实质,它们被分别称之谓:简单概率模型、分段泊松模型以及复合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概率模型的地震影响场等效地震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它们在一个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以伤口愈合理论为基础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把每次大震的能量按照一定的原则在其周围分配,分析地震矩比R值随时空变化的特征,从而找出地震矩比R值与强震的对应关系.本文以中国地震目录分别作分区、震源深度分析和记录完整性分析,应用调整了参数的地震矩比成像算法,分析了1966年以来中国不同地区7.0级以上地震前,震中及其周围R值对应的异常演化过程,发现通过分析R值异常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化确定未来大震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迫近程度.结果显示,R值的时空变化能够定量反映大震发生的时空要素,而且R值的变化特征能够反映介质破裂的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