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肃东沟金矿床地质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峻 《甘肃地质》2008,(4):45-50
东沟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关子镇-元家坪和娘娘坝-舒家坝两条韧性剪切带与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夹持区,金矿化严格受其次级近EW向断裂控制,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矿石类型地表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向深部过渡为石英脉型,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是主要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水洞沟金矿床位于祁连—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巨大反S型构造带南侧,金矿化严格受EW向断裂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主要载金矿物是褐铁矿、黄铁矿、毒砂。变砂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构造蚀变带及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产于震旦-奥陶系葫芦河群石嘴组地层之断裂破碎带中的花石山构造(热液)蚀变岩型金矿,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海相沉积岩及中酸性火山岩、脆韧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近东西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陇南市安坪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迭部—武都断裂褶皱带东段,小金厂岩体及其外接触带附近。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2g1)和下石炭统(C1),岩性以砂质板岩、千枚岩,中厚层灰岩为主,金矿体严格受EW向(F2)断裂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为特征,主要载金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构造蚀变带、石英闪长岩岩体外围及区内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初步评价认为该金矿成矿条件优越、化探异常发育、地表和浅部延伸稳定,具有一定潜力,对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吉东杜荒岭金矿区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荒岭金矿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严格受近EW向断裂构造带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具较明显的蚀变分带,自中心向外可分为黄铁绢英岩、石英娟母云母和青磐岩带。蚀变演化可划分为早成矿期、中成矿期和晚成矿期蚀变。金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最为密切,为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石素娟 《甘肃地质》2014,23(3):56-60
银洞子金矿床位于甘肃徽县东南部,属多因素沉积再造型矿床。矿床受EW向F1断裂及次级构造控制,金矿化与下石炭统下岩组凝灰岩、凝灰质灰岩、不纯的薄层灰岩及其构造角砾岩有关,在金矿化区常见中基性—中酸性小岩体(枝)分布。金矿化赋存在通过此岩组断裂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等。  相似文献   

7.
竹园北金矿处于秦岭造山带北带临潭—宕昌断裂带上,金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为特征,载金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黄钾铁钒。断裂构造及侵入岩是基本控矿因素,近NW向构造蚀变带和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大坪金矿是近年在江西东部灵山铌钽矿聚集区,通过研究毗邻的金山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采用地物化遥等综合手段方法,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矿床。通过研究毗邻的金山金矿田成矿特征,对比大坪金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及金矿化特征,对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研究,认为该矿床产于近EW向区域动力变质带内,矿体定位于次级断裂构造和密集裂隙带发育的变质安山岩和碎裂蚀变安山岩中,蚀变类型有硅化、长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床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沿区域动力变质带走向东西两端和深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哈佳吉金矿区位于尼罗河大型韧性剪切带次级构造带上,属岩浆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文通过论述矿区地质特征,总结控矿因素,证实该区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近EW向韧性剪切构造,尤其是构造转弯部位、构造膨大部位、不同级别构造复合部位,以及多期成矿作用叠加部位是矿床形成的有利空间。并与岩性和蚀变矿化关系密切,赋存于黄铁矿化碎裂岩、黄铁矿化硅化变粒岩质碎裂岩带中,产状与蚀变矿化带一致。  相似文献   

10.
胡培强 《山东地质》2014,(10):15-20
唐家沟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历经数次勘查工作,近期获得较大突破,累计金金属资源量规模达到近大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 NNE 向、NE 向、近 EW 向断裂控制。主要控矿构造呈 NNE 向、近 EW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黄铁矿化大理岩,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局部引张段与其他构造交会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深部预测 NNE 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 NE 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带与NE 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1.
山东平邑地区是鲁西重要的金矿产地,20世纪80年代末在该区发现了鲁西唯一的大型金矿——归来庄金矿.该矿床赋存于近东西向的F1构造蚀变带中,为一经历多期次活动的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该金矿自发现以来,不少科研机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控矿见解.笔者对以往的控矿研究分析后,对该地区金成矿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嵩县前河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河金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位于马超营大断裂及燕山期合峪花岗岩体的北部.文章分析了矿床含矿建造和构造控矿因素,详述了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进而为该区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洛宁县金家湾金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南缘太华群石板沟组内。片麻岩蚀变后呈黄褐色块体。矿石主要为蚀变浸染网脉和少量含硫化物石英脉组成。矿床属绿岩带构造蚀变岩浸染型。按矿石类型拣块采样九个,含金品位1.5-108.93g/t。采掘揭露矿化带长千余米,含矿脉和矿化蚀变带宽20-30m。  相似文献   

14.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德会  刘伟 《现代地质》1999,13(2):130-136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能主要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源自晋宁期岩浆岩,成矿流体和热能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矿床为剪切带容矿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王下牙老金矿为贫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毒砂、黄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仅占8.2%,自然金为显微金.矿石类型以含金方解石-石英复合脉为主,其次为含金构造角砾岩型和含金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嘉荫-萝北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嘉荫-萝北成矿带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该成矿带上分布有团结沟特大型斑岩型金矿以及杜家河等中、小型金矿床(点)和矿化点,其中绝大部分严格受控于近sN和sN向的乌拉嘎-嘉荫河深断裂带和保兴-四方山林场断裂带。利用应力理论对控矿构造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斑岩型金矿矿体主要产于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区,而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则平行于主断裂呈雁行状排列或密集平行斜列。对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柳树河花岗岩体、团结沟南部斜长花岗斑岩体、葡萄沟和长脖山花岗斑岩体的接触带为寻找斑岩型金矿的首选靶区.而朝阳沟、中兴沟、德胜沟、横道河子和杜家河上游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17.
鲍振襄  陈放 《黄金地质》1997,3(2):37-41
跑马坪金矿为近年来在岩坝桥岩体外接触带新发现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中具代表意义的矿床。这一发现不仅为湘西钨锑金成矿带提供了新的金矿找矿类型和找矿方向,而且也为探讨该矿带的成矿期从宏观上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胶东金矿田深部"第二富集带"找矿潜力巨大,但预测难度也大,其中一个问题是深部勘查目标难以识别。作为复杂成矿过程的产物,按经济指标划分的金矿体和规模更大的构造蚀变带,可以整体上作为深部地球物理勘查的目标,扩大目标地质体的规模,从而提高物探方法的分辨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物性参数及含矿构造岩相带的空间形态特点,将胶东地区金矿床分为三类:一维角砾岩型、二维蚀变岩型、二维石英脉型。依托"中生代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控矿构造模式,应用含矿构造岩相带和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玲珑—焦家、大庄子、蓬家夼等矿田开展深部找矿预测,为物探方法有效识别深部矿化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振 《矿产与地质》2006,20(2):128-132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修水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矿石具有不同的矿化组合特征,应属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黄再心 《黄金地质》2002,8(4):43-47
胬鲁尔虎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南侧,天山-阴山EW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带内金矿床和金矿(化)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变质岩,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华力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均发育的地区,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综合控制。控矿条件包括构造,地层,岩浆岩和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