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短讯     
<正> 勘探与进展我国西部地区形成四个国家级大气田据资料统计,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6.7%。至1998年底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149亿立方米,实际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8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上述四个盆地的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将达到3.45万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质》2008,(1):38-38
截至2007年12月12日,新疆当年累计生产天然气20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个年产天然气超过200亿立方米的省区。据((人民日报))报道,初步探明,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占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1/4左右。天然气资源量达10.8万亿立方米。从2004年至今,新疆累计探明天然气达1.3万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新疆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上升势头,产气量已是“三连冠”。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1据国际天然气情报中心发表的材料,1970年以来,全世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增加了两倍.到1986年1月1日止,探明的世界天然气储量达977 490亿立方米,相当于977亿吨石油,而探明的世界石油总储量为963亿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数据     
塔河油田2008年新增探明储量1.35亿吨油当量;塔里木建成2000万吨大油气田;苏里格气田日产天然气突破2000万立方米;我国油与气产量到2030年将平分天下;我国页岩气地质储量100万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全世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迄今天然气探明的储量达9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油气总储量的45%。我国含油气盆地,含煤盆地星罗棋布,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年青的找气队伍的成长壮大,以及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充实和提高。为了适应当前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武汉地质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陈荣书副教授和袁炳存同志参阅了大量文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在1996年至2000年间,我国将投入100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基地建设。预测石油天然气地质含量在300亿吨以上,约占我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1/3。至1996年,新疆已累计发现42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储量20多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3567亿立方米。规划到本世纪末,新疆原油年产量达到24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达到40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百字短讯     
<正> 勘探与进展中油集团公司1998年获重大勘探成果新增探明石油储量4.85亿吨,天然气储量2232亿立方米(为年计划的103%和558%);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5.33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093亿立方米(为年计划的102%和197%);均高于1997年水平。共发现5个储量规模超亿吨的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壳源型非生物(无机)成因CO2运聚成藏机制独特、分布规律复杂、资源规模及潜力巨大,根据目前勘探及研究程度,其CO2资源量逾万亿立方米,勘探所获地质储量超过2000亿m3,居中国探明CO2地质储量之首,在世界范围亦是罕见的,故具有颇大的资源潜力与综合开发利用前景。CO2具明显的多重性,其不仅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生产中,而且是导致"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温室气体,因此,如何综合开发利用这种储量规模巨大的CO2资源,充分发挥其市场经济价值,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这是目前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9.
勘探与进展     
<正>四川盆地获我国最大单体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勘探的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寒武系龙王庙组,经国土资源部审定,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4403.8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3082亿立方米。气藏勘探中,平均单井测试日产达110万立方米,投产气井平均日产达60万立方米。气藏具有"两大、两高、三好"的特点:储量规模大、含气面积大;气井产量高、气藏压力高;天然气成分好、勘探效益好、试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16,62(4):62041161-62041163
正中国陆上39%的剩余石油资源和57%的剩余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深层。深层石油地质资源量约153.81亿吨,天然气约16.52万亿立方米。但深层油气资源的探明率较低,分别为12%和6.3%,远低于石油总体探明率35.5%和天然气探明率17.9%的水平。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深层油气资源相当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美国西  相似文献   

11.
百字短讯     
·动态与进展成都北郊新探明大气田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在新都探明优质整装大气田,探明加控制储量达270亿立方米,预测三级地质储量有望达500亿立方米,已圈定气田含气叠合面积120平方千米。辽河滩海勘探获突破在葵东构造带钻探的葵东1井获高产油气流,最高日产油178立方米,气148万  相似文献   

12.
《河北地质》2008,(2):30
2007年全年中国投入地质勘查费620.09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财政拨款55.63亿元,增长47.2%。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8处,77种矿产有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2.11亿吨,天然气6974亿立方米,原煤406.25亿吨。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探明冀东南堡等3个亿吨级大油田、吉林长岭等5处300亿立方米大气田。与上年相比,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继续增加,其中原油进口1.63亿吨,铁矿石进口3.84亿吨。全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541个,出让价款17.98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9965个,出让价款32.85亿元。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是地壳中广泛分布着的具有多源成因的能源与化工原料资源.近20年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转变了重油轻气的观点,十分重视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利用.因而储量增长十分迅速,勘探与利用技术的提高也进展显著.1950年全世界天然气储量仅8万亿米~3,1970年跃为42万亿米~3,到80年代初已达85万亿米~3.据M·T·哈尔布蒂估计,全世界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为271万亿米~3.尽管  相似文献   

14.
据初步统计,我国陕、甘、宁、育、新五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0余种,产地1.2万处,其中探明保有储量的矿种110多种,探明矿产潜在价值逾千万亿元.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煤炭储量相当可观.为此,百北5省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决定在西北能源资源方面将开展五项联手协作l①联合开发西北的油气资源,发挥甘肃、新疆的石油化工优势.②加强甘肃、青海、新疆有色金属的开发与矿业部门间的协作.③加强酉北电网建设、增强后劲.④作好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与开发工作。⑤发挥陕、甘的科技人才优势,帮助青海、宁夏、新疆进行产业开发.发…  相似文献   

15.
一、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的评估 1、世界天然气工业,从5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1950年世界剩余探明储量为8.5万亿m~3,1988年初已达111.9万亿m~3。其探明储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据十二届世界石油大会(1987年,美国休斯敦)资料介绍,尚可寻找的储量为119万亿m~3。以目前年产约1.5~1.8万亿m~3(有人预测2020年年产可达2.0万亿m~3)计算,世界天然气储量可维持开采100年以上。从全球来看,在可望的未来,天然气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天然气工业仍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中国石化在德阳发现大型天然气田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四川德阳市德新镇4000米以下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经测试,"新2井"天然气的无阻流量达13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10,(7):11-11
新华社消息 日前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了解到,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南地区的重点探井兴隆1井,完井常规测试获得日产量51.7万m^3高产天然气。目前该地区勘探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有待进一步勘探评估。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质》2009,(8):47-47
近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透露,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 据王宏介绍,我国有着种类繁多的海洋资源,诸如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等,其中,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天然气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资源经近年来的勘探开发与研究,预测资源量的前景是可观的——33万亿m~3,但储采比目前只能保持在稳定的极限储采比界限,探明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其中纯气层气4718亿m~3。目前国家能源的结构是煤炭占71.6%,石油占21.3%,电力占4.8%,天然气占2.3%。这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加速天然气的勘探已成为加快我国能源发展和改变能源结构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这里就我个人所知,对我国天然气能源发展前景提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煤蕴藏量2000亿吨;铁蕴藏量约占30%;铀蕴藏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此外,俄还拥有占世界探明储量65%的磷灰石和30%的镍、锡。在俄罗斯进行矿业投资时常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下文将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