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泉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计算泉水流量的衰减方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它的计算结果,不仅可以判断地下水流态性质、水动力场特征并且可以进一步计算泉域范围内含水层区域性的贮水系数、渗透系数等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岩溶地区,地下水以管道流为主,当年雨季补给的地下水,当年旱季基本可  相似文献   

2.
皖北岩溶地下水的动力特征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掌珠 《中国岩溶》1988,7(2):101-110
安徽北部岩溶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可用泉的流量动态及地下水位动态来表征。(1)大泉的衰减特征值β=0.03~0.04。(2)岩溶裸露区的水位动态特征方程为:ht=hoe(3)隐伏岩溶区为向斜储水盆地,上覆第四系含水岩组,有“天窗”与岩溶水发生水力联系。从某大型供水源地的孔群抽水试验表明:凡有“天窗”补给量加入岩溶水的观测孔,其S—lgt曲线在出现第一直线斜率段m1之后又出现第二较缀的直线斜率段m2,同时每个孔在该段的斜率相近,因此可以 则可同时求出岩溶水的导水系数T、及“天窗”补给量Q天。  相似文献   

3.
陈犇 《地下水》2022,(3):35-36+40
贵州省岩溶差异性、地下水赋存不均匀性等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致使区域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的边界条件、分区类型及分区水文地质参数等确定有异于平原地下水相对均匀的区域。本文以岩溶裸露面积占比71.7%的贵州省为例,综合考虑了计算区内地下水流动系统和含水系统的特征,提出贵州省岩溶山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边界、类型、编码和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原则。研究结果认为:贵州省岩溶山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边界确定,应以完整的地表河流域为基础,充分考虑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流动系统和含水系统的边界条件;计算分区类型应根据不同地貌水文条件,不同含水岩组、含水介质组合类型,地下河、岩溶大泉及地下水开采井等分布情况,确定“以地下河为主的地下水系统”、“以岩溶大泉为主的地下水系统”和“以分散排泄为主为的地下水系统”隶属关系。研究结果对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用激发极化法中半衰减时ts来寻找地下水,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效果较好。北京地质仪器厂最近生产的DWD—1型微机电测仪,通过观测的ηs值,可以计算出ts值。该仪器是在AB断电后第190ms、330ms、760ms、1360ms、2200ms、3280ms、4600ms分别对二次电位采样,然后直读与上述时间对应的二次电ΔV_2或激发极化率ηs。用仪器给出的七个ηs值所点绘的t—ηs曲线,代表了AB断电后二次场的衰减过程,所以从中可求解ts。  相似文献   

5.
流量衰减方程及其应用—-以洛塔岩溶盆地为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黄敬熙 《中国岩溶》1982,1(2):118-126
<正> 本文将以洛塔岩溶盆地为例,提出一种分区间表示的指数函数,拟合含水介质不均匀的岩溶含水体的流量衰减过程。通过流量衰减分析,阐明岩溶水赋存空间的某些属性,并进而就该地区作为直接引水灌溉的岩溶水,提出一种开采资源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济宁地区北部赋存有较丰富的岩溶地下水,目前已纳入当地开发利用规划。为防止过量开采引发不良环境地质问题,对该岩溶系统的资源潜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查明济宁地区北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水量均衡法与数值模拟法对该区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地下水资源潜力模数,该区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岩溶石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贫困人口多。造成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水。合理、有效地开发岩溶水资源 ,是促进岩溶贫困石山地区脱贫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结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西南特别找水计划 ,分析了岩溶区水文地质背景、经济发展及分布状况 ,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有效”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下水统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利用统计方法对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观察资料,进行整理,利用电子计算机为手段进行计算,定量的掌握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在空间变化趋势。提高富水性分布和预测涌水量的精度。现以某岩溶地下水区为例将岩溶地下水统计预测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谢常茂 《探矿工程》2009,36(9):42-46
富水岩溶矿床开采过程中,矿井的突水、涌水事故严重威胁着矿区的安全生产,制约着矿区的经济发展,实施防治水工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矿床充水条件、岩溶导水带特点和岩溶矿床水害特点的分析,着重论述了实施防治水工程应采取的勘察与施工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措施,对类似地下水防治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岩溶地下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辽阔的南方,可溶岩分布甚广,包括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及南海诸岛的礁灰岩。其中碳酸盐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岩溶最发育,地下水蕴藏十分丰富。本文试就碳酸盐岩岩溶地下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岩溶区的地下水开发,可采用引、堵、提等方式。引,即在地下水排泄区采用渠或槽引水、堵,即在地水出流口拦坎建库。提,即用水泵抽水。抽水方式依地形地貌条件可分多种,如深井泵式、泵船式、滑轨移动式、卷扬升降式、多极墩式等。另外对于落差较大的地下河。还可考虑装机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59,(6)
当蘇联开始大規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时候,水变成了极尖銳的問題。因为在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干旱的荒蕪的草原上,地下水时常含有强烈的矿物貭和苦盐味,不适于飲用。要在这儿找到淡水是一項艰巨的任务。开垦区的水文地貭沒有經过仔細研究,因此只好盲目开凿水井。常常发生这样的事,花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岩溶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勇  吴吉春  刘玲  罗跃 《水文》2016,36(1):15-21
由于岩溶含水介质的强烈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如何有效认识岩溶含水层内部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研究难点之一,岩溶泉衰减曲线分析为认识岩溶含水层的一种有效手段。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指数型衰减、非指数型衰减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型的衰减曲线分析方法,讨论了管道可能对泉流量衰减曲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今后对岩溶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拟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叶凤珍  宋开本 《广西地质》2002,15(4):65-68,73
文章以德保铝土矿巴头矿段为例,在采用分析计算矿体底板有粘性土与下伏灰岩相隔部分的矿坑涌水量时,尝试采用等效渗透原理,把粘性土底板面积等效为无粘性土相隔的灰岩底板面积计算。以此计算矿坑的涌水量能较好的反映灰岩直接底板与粘性土底板充水的差异性,反映粘性土底板厚度以及粘性土底板渗透性能对充水量的影响,并能将两种底板混杂分布时的复杂运算简单化,较好地解决了矿坑涌水量的计算问题,为矿床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典型岩溶区岩溶地下水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贵州三个岩溶典型类型,即地下水集中排泄类型,地下水集中开采区类型和城镇区岩溶地下水类型,根据各类型岩溶区的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类型和方式,分别用集中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均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董孝水  段州 《地下水》2014,(5):73-75
对三姑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观测已积累了24年的资料,经分析研判,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丰水年的降水又是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的有力支撑,这一升一降之间,有可能找到一个地下水开采量,能够在整个研究时段使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升降相抵的良性循环,作为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对此,利用这24 a观测的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升降的互动关系过程,作为一个地下水开采经验数学模型,设定几个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量按时历逐年进行模拟计算,就可求出这个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18.
用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用频谱比率法计算Q值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利用相邻两个反射信号频谱的主频及其斜率,或对第二个反射信号的频谱进行Q扫描补偿,使该频谱与第一个反射信号频谱间的相似系数最大或两者主频相同的方法计算Q值。这些方法克服了频谱比率法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松  章程  裴建国 《地下水》2008,30(6):14-18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岩溶含水层的特殊性导致污染物极易进入地下含水层,并在岩溶管道中快速、远距离地运移。与其他基岩第四系含水层相比,岩溶含水层的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介绍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以及岩溶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关问题,并讨论了岩溶区脆弱性评价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用频谱比率法计算Q值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波频谱计算Q值的新方法。利用相邻两个反射信号频谱的主频及其斜率,或对第二个反射信号的频谱进行Q扫描补偿,使该频谱与第一个反射信号频谱间的相似系数最大或两者主频相同的方法计算Q值。这些方法克服了频谱比率法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