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国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保持生态平衡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国土,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指疆域和空间;二是指资源,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和景观资源等自然资源。国土工作就是对国土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其主要任务和内容,一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作用出规划;二是统一规划和安排能源、供水、交通等基  相似文献   

2.
杨言辰  王文学 《世界地质》1995,14(4):50-52,104
黄金矿山的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评价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矿山企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工业指标综合反映国家当前在黄金矿山资源开发方面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及采矿、选矿、冶炼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矿山不同生产时期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统一。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黄金矿山企业针对自身优势,合理确定和动态使用工业指标,对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防治地质灾害的角度,探讨防治工程如何结合三峡库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力求近期与远期的目标利益为最佳兼顾,从单纯的地质灾害工程防治综合向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转变,坚持防治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将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力求获得库区整体的最大综合实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锦州地区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内涵、区位条件、区域开发条件三个方面的定性评价以及在建立评价模型、确定评价经专家打分计算后完成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锦州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二次开发建设和确定旅游区开发的先后顺序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笔架山与闾山在旅游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锦州重点规划建设与开发的对象;义县古生物化石产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应采取以保护为主的开发模式;其它景区旅游优势不明显,可视投资形式和额度来确定建设开发规模。  相似文献   

5.
桂长杰  吴晓峰 《江苏地质》2004,28(4):246-248
从矿床开发的地质资源条件、开采条件、矿石的可选性、外部建设条件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述了该矿建设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利用关闭矿山生产设施进行选矿的建设方案。认为该矿的潜在价值极大,其开发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程素珍  华金玉 《城市地质》2013,8(1):47-50,56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评价,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地质遗迹资源特性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提出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德尔菲法,进行多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模型,对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8个园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确定模型和各评价值指标选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炭在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断加大煤系共(伴)生的煤层气、关键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使其利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煤系共(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理论研究不够,理论体系尚不健全,多矿种联合开发关键工艺技术亟待攻关,一体化勘探开发难度大,全产业链的统一标准与规范匮乏等诸多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从健全矿政管理机制,强化源头、过程管控,推动多元化科技创新,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强化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庆禄 《矿产与地质》2003,17(6):709-712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辽宁省某县某地矿产资源开发所面临的危机局面,并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资源管理现状作了分析和评论,认为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流通及资源储备等方面的现状都是不容乐观的。讨论了矿产资源对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在耗尽之前找到替代这种资源的新资源。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对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从社会经济发展、法律建设及法规实施和社会效益、所有者利益及资源管理等方面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西部大开发中四川地矿工作和矿业开发都要树立新观念。地矿工作必需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的新观念,使资源的勘查范围要扩大,紧密地与环境保护和市场经济结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矿业开发必须注重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矿业开发发挥最大效益,在矿山搞复耕绿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沁源县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四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最后提出沁源县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建议。通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掌握沁源县土地资源对于人口增长、经济建设、生态平衡等的支撑程度,着重从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沁源县建立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学     
解放以来,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与有关产业部门先后开展了东北、黄土高原、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南及南方山地等以区域开发为中心的综合考察研究。土地资源研究在综合考察中,尤其在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中心的考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土地资源图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的意见或方案,并参与地区开发与农业布局的综合研究,这是土地资源学形成的准备时期。从7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中国宜农荒地资源的总结研究、编制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土地资源研究就从地区性调查走向全国性分析;从宜农荒地、橡胶宜林地、紫胶宜林地评价走向全面的综合评价研究;从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从保障国家主体能源安全和优化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的角度考虑,阐述了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现状;从坚持集约与协调发展、改革与创新发展、绿色与清洁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新时期煤炭资源勘查目标:加强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推进新增煤层气资源储量、加快煤系矿产资源勘查;从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方面出发,阐述了14个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布局方向及建设规模,同时要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霍超  刘天绩  樊斌  赵岳  王丹凤  张吉路  郑翠 《地质论评》2021,67(6):67120005-67120005
随着双碳背景下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从保障国家主体能源安全和优化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的角度考虑,阐述了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及勘查开发现状;从坚持集约与协调发展、改革与创新发展、绿色与清洁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新时期煤炭资源勘查目标:加强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勘查、推进新增煤层气资源储量、加快煤系矿产资源勘查;从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方面出发,阐述了14个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布局方向及建设规模,同时要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晁智龙 《地下水》2012,34(5):75-78
促进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与城市用水供需平衡,使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进入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针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导致城镇供水矛盾加剧的问题。提出渭河流域要搞好长期规划,作好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开源节流,以供定需,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5.
秦涛 《地下水》2012,34(5):116-119
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满足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与水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以及质量上的协调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大的利用价值,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作为最佳优化配置目标,建立宝鸡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快、效率高,算法简单的特点,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结果,最后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正确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价值,进一步缓解城市综合病和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城市空间开发和经济学原理,从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方面详细概括地下空间开发带给城市发展的各种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成本开发效益、能耗效益等两个子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包括环境效益、防灾减灾效益、社会效益等三个子效益。最后举例说明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要素,提出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方法。鉴于地下空间资源的宝贵性和不可逆性,须科学规划并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宝贵资源,促使其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魏润相 《陕西地质》2011,29(1):105-108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探矿权的取得和流转过程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偿取得矿权,意味着探矿权有了财产权属性。资源储量成了矿政管理的基础,进而有利于加快勘查进程,提高勘查找矿的经济效益,促进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使资源利用真正做到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8.
袁晓军  王传礼 《江苏地质》2000,24(4):232-235
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的物质组分及其赋存状态、矿石的可选性、开采条件、开采方案、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开发前景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对苏州超大型钽铌矿的开发可能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概要的论述。认为,该矿的潜在价值极大,对基开发必须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必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勘查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干扰。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带来的实际价值,量化生态环境影响,构建金属矿床类型-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的勘查开发前景评估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而且也是推动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当前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国家资源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方法以及生态破坏成本评估。通过指标提取和筛选,初步建立了一个金属矿床勘查开发前景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实现全面定量分析待开发矿床的生态损害和矿床价值奠定了基础。并从矿床所在的区域、矿床类型以及多学科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进展》1991,6(4):80-80
“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系中国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发新疆和整个大西北的战略设想,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确定的一项旨在通过综合评价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搞清新疆资源开发潜力、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方向,概要地勾绘出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生产力发展布局远景,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为编制开发新疆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的“七五”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