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里斯本谷(Lisbon Valley)地区,科罗拉多高原上的一个铀矿区中,铀-钒矿床和铜矿床的地质相似点,以及铀、钒和铜矿物的共同产出,表明这些矿床具有共同的成因。铀-钒矿床产出在二迭纪、三迭纪和侏罗纪沉积岩中。铜矿床主要产出在白垩纪砂岩中,但也有产出在较老的地层和第三纪火成角礫岩中的。在每种围岩中,矿床的地质性状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所有矿床都呈板状矿体产出在实际上未经蚀变的砂岩中。大多数的铀-钒矿床均远离断层,但铜矿床一般只发现于断层附近的破裂岩中。金属矿物浸染砂岩和碳质物质,铜矿物也出现于小裂隙中。铀和钒矿物产于若干铜矿床内,铜矿物产于许多铀矿床中。铜矿石是由沿第三纪断层运动的低温深成溶液中沉淀出来的。铀-钒矿石可能是由沿有利岩层两侧运动从相同或相似溶液中沉淀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亚利桑那州北部高原和峡谷地带出露有数千个溶蚀塌陷角砾岩筒。这些岩筒从密西西比纪红墙灰岩(Mississipian Redwall Limestoile)开始,一直到晚古生代岩层中都有分布,部分延伸到三叠系莫因科皮和钦纳尔组(Moenkopi and Chinle Formation)。一些高品位铀矿的岩筒还伴随有潜在经济价值的Ag、Pb、Zn、Cu、Co和Ni,一直刺激着亚利桑那州北部的采矿活动,尽管其中有些元素的市场需求下降。已经验证的和尚未验证的共900多个角砾岩筒,本次研究了一部分,在过去的六年期间进行了地质填图工作。在填图过程中,找到了许多探测矿化角砾岩筒的勘探判据。1983年在默豪克峡谷(Mohdwk Canyon)西部发现了一个岩筒,由于它具有以下的勘探判据,因此,在1984年进行了钻探。 1.有同心内倾的地层; 2.沿一封闭圆环产生侵蚀; 3.有放射性异常。 4.针铁矿假象和黄铁矿印模; 5.胶状的染色石玉髓; 6.有表生Cu矿化; 7.角砾化; 8.在地表露头上微量元素Ag、As、Cd、Co、Cr、Cu、Mo、Ni、Pb、Se、U、V、Zn的丰度高。在这个岩筒上打了5个岩心钻,在岩筒的30英尺高的溶洞中由于套管失落、漏失循环液及水的消耗量太大等钻探问题,使钻探结果受到限制。由于岩筒中心的钻孔中采集的岩芯说明1010英尺的整个深度都已角砾化,黄铁矿的丰度高,并有少量的方铅矿。钻孔γ的测井在1335英尺处(低于1000英尺没有得到粉样),发现在1191英尺处有一个1厚英尺含0.52%eU_3O_8的区段和一个平均含0.04%U_3O_8的20英尺的矿带。这些都与被凯伯布灰岩(Kaibab Limestone)的哈里斯伯格吉普西费勒斯段(Harrisburg Gypsiferous Member)覆盖的高原相似,其矿体的顶部位于相同的地层。默豪克峡谷岩筒(Mohawk Canyon Pipe) 的矿化已经得到充分验证,为了评价其经济潜力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疆乌伦布拉克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石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雀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等。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9℃~190℃。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隐爆角砾岩筒中石英—钾长石—黄铜矿脉的石英包裹体氢氧同位素δD为-101.7‰,δ18O为8.4‰,钾长石K—Ar法年龄为211±3Ma。  相似文献   

4.
金家山金矿受张性或扭张性断层控制,成矿地质体为构造角砾岩,围岩为新元古代环砂组和牛屋组浊积岩。矿石自然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少量含金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褐铁矿。通过金家山及周边地区十多年金矿勘查和分析,初步认为金家山地区金矿为低温热液交代叠加构造岩形成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典型热液型铀矿床铀-赤铁矿型、铀-黄铁矿型铀矿石矿物组合特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热液型铀成矿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山矿田碱交代成因的铀-赤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赤铁矿-钠长石-磷灰石-碳酸盐;长江矿田酸交代成因的铀-赤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赤铁矿-微晶石英。铀-黄铁矿型矿石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黄铁矿-微晶石英-萤石。铀-赤铁矿型较铀-黄铁矿型形成早,两种类型铀矿石在矿田深部及浅部均有大量富集,垂向上呈现相互叠置的分布特征。沥青铀矿形成并能稳定存在的氧化还原条件为黄铁矿至黄铁矿与赤铁矿共存区,黄铁矿存在有利于沥青铀矿富集,完全的赤铁矿区不利于沥青铀矿的形成及保存。  相似文献   

6.
高琰  周玉龙 《华东地质》2017,(2):126-131
以相山巴泉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介绍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探讨隐爆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及铀成矿过程。相山巴泉隐爆角砾岩受火山机构制约,成岩成矿作用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铀矿化与隐爆角砾岩(筒)在时空上具有密切关系,矿化严格受岩筒控制,且产于岩筒内及其接触带附近裂隙中。矿化与岩筒范围、形态相吻合,矿体与岩筒产状相同。矿化富集程度与岩筒内的角砾大小密切相关,角砾愈小矿化愈富集。矿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也呈规律性变化,自隐爆角砾岩(筒)中心至边缘、从顶部至底部,铀矿品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在中国赣南的会昌县年坑地区新发现一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其矿体赋存在隐爆角砾岩筒内,隐爆角砾岩的胶结物由富锰碳酸盐类矿物(含锰白云石-锰白云石-菱锰矿-含锰方解石)-石英-白云母-含银硫盐(黝铜矿-硫银锗矿)-硫化物(辉银矿、方铅矿、半透明闪锌矿和黄铁矿)-自然银组成,成矿具有中硫化型特征.年代学研究表明,年坑银矿...  相似文献   

8.
章贤能 《江苏地质》2021,45(3):240-246
金家山金矿位于江南隆起带北缘,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浊积岩基底岩层中,其成矿结构面为张性或扭张性断层,成矿地质体为角砾岩。矿石工业类型为角砾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通过地球化学工作有效圈出矿致异常,研究区Au元素属显著富集、强烈变异、极强叠加型元素,说明该区地质体遭受的后期各种构造作用叠加对金矿成矿有利,初步认为地球化学配合地质测量和探矿工程可快速找金。  相似文献   

9.
海皮杰克矿的大型铀矿床产于三迭纪的琴尔建造(Chinle formation)中的辛钠隆普(Shinarump)段中,该段岩层充填在切入下伏地层——三迭纪摩恩科比建造(Moenkopi formation)的古河道中。根据矿物学特征已将该矿床划分为硫化物带,过渡带和氧化带。在所有各带中都可鑑定出下列三种类型的矿石:木质“碎屑”的交代产物,较大木质碎块的交代产物和层状矿石。硫化物带的矿石由晶质铀矿和伴生的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斑铜矿、方铅矿等组成。这些原生硫化物矿石看来赋存在含较多碳化植物残体和粉砂质的透水性较好的岩层中。铀和铜提供了在硫化物带和过渡带内部有次生富集作用的证据。过渡带的矿石含有晶质铀矿和硫化矿物的残余,和大量的针铁矿及黄钾铁矾。氧化带的矿石以含铁的氧化物为主,并且不含硫化矿物。有些铀、铜和铁在风化作用中保存下来,但是大部分锰、锌和铅在氧化作用中被带走了。  相似文献   

10.
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块状硫化物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哈密红海黄土坡VMS矿床位于东天山卡拉塔格隆起带,是卡拉塔格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产于卡拉塔格隆起带核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具有典型的VMS型矿床“上层下脉”二元结构特征。该矿床中含金硫化物矿石主要有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块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块状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块状闪锌矿。文中在对各类含金硫化物矿石进行详细的矿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联用技术(SEM/EDS),对硫化物样品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块状硫化物中的主要矿物形成于多个期次,主要包括VMS成矿期(黄铁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阶段)、热液叠加期(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表生期(铜蓝纤铁矿阶段)。矿区首次发现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银金矿、碲银矿),其较大的化学成分差异指示了热液环境由中酸性中性转变为更有利于Au、Ag迁移沉淀的偏碱性。后期的偏碱性热液对VMS成矿期形成矿物产生了交代作用,使得Au、Ag活化再富集。由于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红海VMS型矿床中Au、Ag不仅赋存于VMS成矿期后期中低温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也赋存于VMS成矿期早期中高温黄铁矿阶段,并贯穿整个热液叠加期。各含金矿物组合中除4颗金银金属互化物外Au多呈显微不可见状态,推测Au、Ag主要以原子或离子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或矿物空位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南乌拉尔铜矿中的多种元素,弄清金的分布规律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本文以盖依铜矿、南盖依铜矿、塞巴依铜矿、莫洛焦日铜矿等矿区为例,阐述这类矿床中金的一些分布特征.彼得洛夫斯基和普舍尼契尼曾通过他们的研究工作,划分出三个共生矿物组合,即:(1)早期的,为杂有细粒黄铜矿矿物的黄铁矿矿石和杂有细粒黝铜矿、闪锌矿、重结晶的粗粒黄铁矿和黄铜矿的黄铜矿矿石;(2)晚期的,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黝铜矿的闪锌矿-方铅矿矿石,黄铁矿-斑铜矿矿石;(3)末期的,为石英、碳酸盐、重晶石、纯闪锌矿、  相似文献   

12.
黄少华  秦明宽  刘章月  张亮亮  郭强  贾立城  江文剑  刘佳林  东艳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04-2022030004
为查明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凹陷新发现DL铀矿带青山口组铀的赋存形式、富集成矿机制及过程,联合对灰色砂、泥岩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矿鉴定、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全岩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砂泥岩矿石属于多物源供给的辫状河流相碎屑岩建造,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偏差;矿石中铀均主要以沥青铀矿为主,其次为含铀钛矿物,少量含铀碳酸盐矿物,含铀、锆、硅混合物及吸附态铀。沥青铀矿主要呈胶状、团块状及微粒状产在矿石局部强吸附还原域的杂基、碎屑矿物溶蚀孔洞(隙)或边缘等可赋存空间位置,且与碳屑有机质、黄铁矿、高岭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铁白云石及含钛矿物紧密共(伴)生。目的层总体先后存在弱酸性还原流体和碱性还原热液流体双重铀富集成矿作用;并通过矿石全岩U—Pb同位素定年新获得了50.6±1.6 Ma、32.2±3.9 Ma、27±4 Ma、26±2.7 Ma、23.9±2.8 Ma等一批成矿年龄,指示了古近纪期间的主成矿事件。基于区内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初步构建了DL铀矿带青山口组四阶段的多元流体耦合叠加铀成矿过程:①沉积—成岩预富集阶段;②嫩江末构造反转初始成矿阶段;③古近纪热液流体改造成矿阶段;④新近纪叠加改造阶段。该研究对盆地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和后期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凹陷新发现DL铀矿带青山口组铀的赋存形式、富集成矿机制及过程,联合对灰色砂、泥岩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矿鉴定、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全岩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砂泥岩矿石属于多物源供给的辫状河流相碎屑岩建造,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偏差;矿石中铀均主要以沥青铀矿为主,其次为含铀钛矿物,少量含铀碳酸盐矿物,含铀、锆、硅混合物及吸附态铀。沥青铀矿主要呈胶状、团块状及微粒状产在矿石局部强吸附还原域的杂基、碎屑矿物溶蚀孔洞(隙)或边缘等可赋存空间位置,且与碳屑有机质、黄铁矿、高岭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铁白云石及含钛矿物紧密共(伴)生。目的层总体先后存在弱酸性还原流体和碱性还原热液流体双重铀富集成矿作用;并通过矿石全岩U—Pb同位素定年新获得了50.6±1.6 Ma、32.2±3.9 Ma、27±4 Ma、26.0±2.7 Ma、23.9±2.8 Ma等一批成矿年龄,指示了古近纪期间的主成矿事件。基于区内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初步构建了DL铀矿带青山口组四阶段的多元流体耦合叠加铀成矿过程:① 沉积—成岩预富集阶段;② 嫩江期末构造反转初始成矿阶段;③ 古近纪热液流体改造成矿阶段;④ 新近纪叠加改造阶段。该研究对盆地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和后期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琴  朱永峰 《新疆地质》2012,30(4):411-417
灰绿山金矿由热液脉型和浸染状矿石组成。围岩蚀变矿物为石英、黄铁矿、绿泥石和碳酸盐,其中黄铁矿和碳酸盐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自然金。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石英-钠长石-碳酸盐、粗粒石英、黄铁矿-毒砂、黄铁矿-碳酸盐、石英-方解石5个阶段。不同蚀变围岩具相似稀土分布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围岩与成矿流体反应中发生了迁移。  相似文献   

15.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16.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产于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中,矿化强烈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发育部位明显重叠而且范围略大;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绢(白)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分带性较为明显,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硬石膏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等蚀变仅在局部呈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矿石具角砾状、脉状、细脉-网脉状、细粒浸染状构造和交代残余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其中,角砾状和脉状矿石中常常发育磁铁矿-赤铁矿和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硬石膏尤其发育,甚至形成硬石膏岩;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和黄铜矿及少量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等;隐爆角砾岩的角砾成分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岩屑或岩粉及热液矿物两类。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石英中发育液相、气液相和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以水为主;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主要见于成矿较早阶段与具有裂纹的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均一温度为360~420℃,流体盐度较高,而铜金主成矿阶段发育气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70~300℃和190~220℃区间,相应的成矿流体的盐度和密度较低。矿床H-O、C-O和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流体、成矿金属元素及其化合元素主要来自于岩浆或岩浆岩,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对成矿亦有一定的贡献,但所起作用相对较小。黄铁矿Re-Os同位素年龄与赋矿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综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宣城茶亭铜金矿床与斑岩型和火山-次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因而确定为一个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床,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新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本区矿化角砾岩曾认为是断裂成因的构造角砾岩。本文根据岩石学研究、人工重砂、矿物包裹体和碳酸盐揭片法研究,认为是火山作用成因的构造交代角砾岩。角砾成份来源于接触带围岩碎屑、深部岩石碎屑。和早期构造岩碎屑。细碎屑角砾岩是铀矿化的主要岩石。角砾中发现有火山碎屑岩,基质中发现有透长石晶屑。细的实心载体不是玉髓,而是其中的杂质胶状黄铁矿或泥化碳酸盐。红色玉髓与铀无共生关系。矿化角砾岩中氟磷灰石爆破温度为530~580℃,本区热液活动温度为100~290℃,铀矿化主要在155℃以下,为中低温热液铀矿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乌伦布拉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誉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19.
326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四大类型铀矿床之一花岗岩型铀矿床,位于南华活动带华夏褶皱带西侧。通过测定该矿床岩矿石矿物成分、研究围岩蚀变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确认碱交代、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和粘土化(高岭土化、伊利石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矿石中赋存的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硅钙铀矿、硅铀矿、硅铅铀矿、铀黑、铜铀云母;伴生的金属矿物有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白云石、方解石、磷灰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成因机制:矿源岩为富铀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构造作用及围岩蚀变提供了热源并使铀活化、迁移、富集;由于成矿期围岩蚀变特别是碱交代和赤铁矿化,使储矿空间pH、Eh下降;同时,构造交汇开放空间发生减压降温作用,当富铀的氧化热液运移至该空间时使铀矿还原沉淀,从而形成铀矿床。  相似文献   

20.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金矿化碳酸盐石英脉型、铜金矿化变质岩型和铜矿化钠长石岩型。矿相学研究表明:铜矿物以硫化型为主,其次为氧化型,主要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及铜蓝;金赋存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游离金为主要的回收对象。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铜蓝、蓝辉铜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变质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钠长石-云母-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重晶石阶段(Ⅲ)。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