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原理,说明了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几何条件,分析了雷达卫星的基线条件、图像的相关性和相位一致问题。介绍了利用这项技术在波恩地区进行的验证实验和兰德斯地震研究的结果。建议尽快开展对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2014-09-01大树场镇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后稳定性,从IBIS-L地基雷达形变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步进频率连续波和合成孔径雷达)入手,给出地基InSAR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滑坡灾后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形变演化特征,测量精度达到亚mm级。地基InSAR结果表明,滑坡体滑动幅度较大的区域位于滑坡体左侧中上部(120mm)和右侧中上部(75mm)。滑动主要由堆积松散土在裂隙水、雨水等作用下造成,产生较大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4.
利用InSAR技术获取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使用38幅1992~200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得到了该地区的DEM,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15~128m。干涉结果表明,基线小于200m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具有较好的相干性;基线大于200m、在晚春和夏季观测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容易出现失相关,而几乎所有重复轨道的SAR图像对在进行配准时都不相关。为了进一步获得三峡地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该地区建立了角反射器,为研究和监测三峡地质灾害与地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别选用两景Radarsat-2和TerraSAR-X数据,应用子带干涉技术获取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及其附近区域的沉降量,并将其与偏移跟踪技术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子带干涉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且分辨率越高、带宽越宽的TerraSAR-X数据得到的监测精度越高。用两景PALSAR数据,应用子带干涉技术获得唐洞煤矿地表方位向位移,与同期GPS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子带干涉技术的形变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利用InSAR技术完全有希望识别三峡工程蓄水过程的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7.
8.
从卫星雷达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各种从卫星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基本原理及其处理流程。首先分析雷达测量的特征及其与一般航测遥感的基本差别,随着着重介绍了从单幅雷达影像和各种干涉模式下的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最后叙述了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领域,列出了INSAR在地形测量、火山地形测量和D-IN-SAR在地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并对我国目前雷达数据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机载雷达影像的成像特点以及干涉雷达生产DEM的方法,对由于自然环境困难、气候条件恶劣而造成的光学影像难以实现的区域采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获取地表高程信息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生产,并检测了利用机载雷达影像干涉测量方法生产DEM的精度情况,最后分析了此方法的效率和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型人工线状地物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大型人工线状地物定义出发,阐述了其形变现象、成因及衍生灾害;并利用多基线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SyntheticApertureRadarInterferometry,DInSAR)实施大型人工线状地物形变监测。通过多数据源实验(ENVISATASAR,广州;PALSAR,香港大屿山;TerraSAR-X,深圳),分析了当前高级DInSAR方法,包括永久散射体和相干目标法在监测大型人工线状地物形变上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不同的影像干涉对组合策略,永久散射体法适合大数据量SAR影像处理,而相干目标法适合小数据量SAR影像分析。微波穿透性和垂直临界基线随波长增加而增加。因此,在波段选择上,低相干区宜选用长波SAR数据(比如ALOSPALSAR)以获取稳健反演结果;而高相干区宜选用短波TerraSAR-X或者ENVISATASAR数据,以获取高精度地表形变场。结合线状地物几何和物理特性,分别从先验基础GIS/GPS数据、SAR数据源选择、PS点提取和模型改进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面向线状地物形变监测多基线DInSAR模型的研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张家祥提出的离极力系合成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计算离极力系合成值的方法,建立了相对精确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模型计算了不同余纬处的合成值,得到与地应力实测值相符合的理论值。计算结果表明,离极力系合成值是客观存在的,地形起伏是产生超常水平应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Withthetechnologicalimprovementsofradarimagerysystems,thescientificcommunitieshavebetteropportunitiestostudyapplicationsinvariousremotesensingfieldssuchasoceanography ,geolo gy ,atmosphere ,cartography ,environmentsurveil lance .Theseresearchstudieshaveacommonobjec tive:toknowmoreabouttheearth’senvironmentandtheinaccessiblecelestialobjectsmoreprecisely .Cartographicinformationisimportantformanyfields:theterritorydevelopmentanddefense ,theforestforecasts,theminingresources,etc.F…  相似文献   

13.
????ERS-1/2??1996???1998??????C????SAR??????????????洦???????????????????????????????????α????????????????????????????????????????ò????????????Ч?????е????α???????????Ч?????????????????????????????????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建立大坝变形监控模型多以单测点为基础,由于外界荷载对大坝变形的作用是整体性的,单测点模型只反映了单个测点的变化,没考虑监测量的空间分布因素,不能反映监测量的内在机理,因而有一定局限性。多测点变形模型引入了空间坐标变量,将原单测点模型发展到线和面的分布模式,弥补了单测点变形模型的不足。以空间多测点变形模型进行实例计算、分析,并用单测点模型检验多测点模型的效果,所建的模型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浙江首次发现的余杭硅土矿的地质、矿物特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作了简要叙述,并概括了硅土、粉石英、硅藻土的基本特征与区别。对浙江硅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实践表明,硅土是一种优质的矿物(岩石)填料充填剂、颜料增强剂,已被橡胶、塑料、油漆涂料等工业作填料使用。在橡胶制品中可替代轻质碳酸钙和部分高耐磨碳黑;合成塑料中替代活性碳酸钙、活性硅灰石等;在油漆中替代沉淀硫酸钡和滑石粉。用硅土作填料,具有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地质变量分形关系,阐述了各种地质现象和过程的分形特征,指出其在地学领域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分析中的最大熵谱分析方法(MEM)、和一般线性功率谱的分析方法,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中普遍存在明显的半月左右周期的特征频谱;将其应用于地震前兆的分析与探索,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特征频谱中的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解释,得出结论:半月左右周期的频率域,是固体潮观测中前兆响应的一个重要主频域。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试验和实践,讨论了数字水准仪的特性和误差来源及其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仪器应用于区域精密水准测量中应予关注的各种问题和提高精度的措施。指出:应制定有关该仪器的测量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综述了国内外近四年来大地测量研究与应用的重要进展(主要侧重于地壳形变与地震领域)。现分以下六个方面阐述:大地测量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地壳形变监测;地球自转与地震研究的新思路;现代板块运动及其新的全球模型;地震形变实例研究;未来的发展与任务。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孕震断层的形变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形变特征,给出了其失稳的临界条件。通过对失稳过程的分析,对孕震期作了新的划分,并给出了失稳临界条件的形变判据。指出:综合使用GPS测量、跨断层短基线测量和固体潮观测,可以对孕震的时间进程实施追踪,并可对孕震的危险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