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代表性的原岩为镁铁质岩的暗色麻粒岩,其中猪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表明,本区在泛非事件之间的晚元古中期可能经历过一次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主要由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石英组成的暗色麻粒岩的U-Pb不一致年龄结果为772.4+71.1/-48.0Ma。  相似文献   

2.
在东南极普里兹湾拉斯曼丘陵地区变泥质岩和长英质片麻岩中,定向分布着透镜状、扁豆状和香肠状镁铁质、超镁铁质麻粒岩。这些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原岩化学成分具镁铁质堆晶岩特征,并可能代表岩墙的构造作用残留体。在米洛半岛发现石榴子石周围有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的反应边,斜方辉石和斜长石由下述反应形成:石榴子石+石英→斜方辉石+斜长石。这个反应为减压反应,应用地质温压计确定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747±48°C和6.3±0.5kbar,本文首次应用石榴子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组合确立本区早期中压麻粒岩相事件的存在。本文还对镁铁质麻粒岩的原岩成因及矿物中的减压结构所代表的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莫愁湖(69°22.3’ S,76°22.0’ E)沉积柱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记录了全新世中晚期该地区气候演变过程。不饱和长链烯酮在沉积柱111-76 cm (6450-5100 cal. yr. BP)和36-30 cm(3700-3500 cal. yr. BP)深度有检出,76 cm深度以上基本消失,表明该地区在5100 cal. yr. BP前后气候开始由冷转暖,冰川消融,陆壳抬升,相对海平面下降,同时大量的冰融水使湖泊逐渐淡化。沉积柱底部长链烯酮的检出阶段与东南极相对海平面较高时期相一致,而沉积柱36-30 cm(3700-3500 cal. yr. BP)深度不饱和长链烯酮的痕量检出则揭示了一个短暂的气候干冷,湖泊盐度升高的时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反映的当地气候变化所控制的湖生植物群落演变过程与上述过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东南极的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对格罗夫山不同碎石带中收集的高压麻粒岩和正片麻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四个高压麻粒岩的锆石多数为变质新生锆石,仅少数保留有继承核,其年龄为2633—2502 Ma。在变质锆石中获得~570 Ma和~555—545 Ma两个阶段变质年龄,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为重稀土亏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这两阶段年龄分别代表了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进变质和高压峰期变质年龄。两个正片麻岩的锆石普遍发育核-边结构,由一个发育振荡环带的岩浆核和均匀无环带的变质边组成。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存在差异,在样品GR14-3-4的锆石核部获得了1060±40 Ma的上交点年龄,其原岩可能来自格罗夫山东南部的冰下高地,而在样品GR14-5-4的锆石核部获得的原岩年龄为917±4 Ma,与格罗夫山基岩中的基性麻粒岩和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一致。在锆石边部获得的变质年龄较为一致,为~530 Ma,与以前在高压麻粒岩中获得的退变质年龄相当。本次研究确认了高压麻粒岩在格罗夫山地区不同碎石带中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其可能普遍存在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之中。同时也进一步证明格罗夫山冰下高地并没有受到格林维尔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而是只经历了泛非期的单相变质构造旋回。  相似文献   

6.
罗宇涵  刘毅  孙立广 《极地研究》2012,24(2):159-167
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莫愁湖ZH沉积柱进行了生态地质学的研究,通过AMS-14C定年构建年龄框架,采用550℃烧失量、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等,恢复了中晚全新世该地区较高分辨率的湖泊生物量记录。结果显示,距今6600-6100年、5400-4800年、4650-3750年和3500年-2850年为莫愁湖生物量高值期,气候相对温暖适宜,湖泊生产力旺盛;距今6100-5400年、4800-4650年和3750-3500年为湖泊生物量低值期,气候相对寒冷,湖泊生产力相对较弱。而且在整体较暖的气候环境下,出现了其它无冰区沉积物中鲜有记录的距今4800-4650年、4400年前后和3750-3500年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根据莫愁湖湖泊生物量恢复的东南极拉斯曼地区高分辨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太阳活动强度和东南极大陆冰芯记录相吻合,为东南极中晚全新世多样的气候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东南极普里兹湾Sstrene岛石榴辉石麻粒岩的变质年龄通过Sm-Nd法做了重新测定,得出604±28(2σ)Ma的石榴石-辉石-斜长石-全岩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并指出本数值代表了该区主期中压麻粒岩相变质年龄。至于与其北东部的Bolingen群岛、拉斯曼丘陵的关系,通过岩石组合,变质叠加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变质时代推断,自Sstrene岛至拉斯曼丘陵后期低压变质叠加逐渐增强,早期中压及晚期低压变质可能代表了同一变质旋回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的角闪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分别得到角闪石视年龄1586Ma、1011~1080Ma、761Ma和529~582Ma,角闪石坪年龄1036Ma和554Ma,角闪石Ar-Ar等时线年龄1010Ma,这些同位素年龄证据,首次完整地记录了该区所经历的几乎所有构造变质热事件,为近几年国内外地质学家关于该区构造变质热事件争论的焦点问题,即晚元古代的1000Ma格林维尔事件(Grenvilian)与早古生代的500Ma泛非事件(Pan-African)孰轻孰重以及前者是否存在,提供了答案。角闪石的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拉斯曼丘陵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多期变质演化历史,其原岩可能形成于早-中元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晚元古代的1000Ma格林维尔事件,而500Ma泛非事件则是晚期较强烈的变质热事件。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认识,拉斯曼丘陵地区的所有基底和盖层岩石都卷入到了格林威尔期和泛非期高级变质和变形作用。泛非期高峰变质的时代大致在550—530 Ma,其造山晚期的花岗质岩浆作用遍及全区。我们观察到,中山站区石榴黑 云斜长片麻岩固相变质作用过程,主要是对早期锆石的重启、改造,例如,对早期岩浆锆石环带的模糊化,对锆石棱、角的溶蚀,甚至同位素体系的重启等,难以形成变质锆石(边),退变或重启年龄平均值为522.7±6.6 Ma。峰期变质 之后侵位的花岗岩结晶年龄为545±9 Ma,意味着峰期变质应不晚于该年龄。泛非期的变形、变质作用及花岗岩可对早期“干”岩石进行某种程度的退变质改造,从而造成高级变质岩变质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变质作用及有关的花岗岩活动似乎缘于陆块内部的活化,而不是不同陆块间的碰撞所致。  相似文献   

10.
李栓科 《极地研究》1995,7(4):10-19
拉斯曼丘陵在渐新世已被冰盖覆没,晚渐新世冰盖厚度最大,自中新世开始,冰盖逐渐减薄后退,但该丘陵仍为冰盖占据。更新世冰川作用规模不及第三纪。18kaB.P.该丘陵区覆冰厚度超过170m,冰盖前缘仅增厚30m左右。冰盖后退出露基岩约在10.0kaB.P.前后,自9.41~6.5kaB.P.,冰川以2~3m/a的速率后退,岛屿区全部出露;自6.5~5.0kaB.P.,冰川后退速率减为1.0~1.5m/a,丘陵区裸露50%以上;约自5.0kaB.P.开始,丘陵区几乎全部出露,冰川冰盖范围与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李栓科 《极地研究》1996,8(3):39-48
分析制图说和综合制图说是目前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地貌制图体系。本文阐述了这两种体系的优劣。并设计出适合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制图系统,分步骤对地貌形态的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取舍。并辅以营力分区图、古剥蚀面图等图件,使综合地貌图信息更丰富,同时清晰度和直观性亦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大似然法应用TM影象数据,对拉斯曼地区米勒半岛进行岩性自动识别分类。结果提取出该区的5种主要岩石类型即:1.片麻状花岗岩;2.正长花岗岩;3.富Fe、Al片麻岩;4.混合岩;5.条带状混合岩。说明用自动分类法进行地质岩性填图在该地区是可行的。它为南极地质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初步工作表明,该方法分类速度快,省时省力,能减少大量的野外工作。为利用遥感资料进行地质工作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993年2月~1994年12月的紫外辐射和总辐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暖季(10~2月),紫外辐射和总辐射分别占年总量的87%和86%。极昼期间辐射通量特别强,紫外辐射和总辐射11~1月的平均强度超过青藏高原和北极圈附近地区夏季(6~8月)的平均强度。南极春季(9~10月)臭氧洞期间,臭氧减少不但对紫外辐射B波段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对紫外辐射和总辐射也有一定的作用,紫外辐射和总辐射与斜程柱臭氧总量都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南极东部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栓科 《地理学报》1995,50(4):368-376
拉斯曼丘陵地处极地永久冻土带,风力作用频繁。各种冰缘过程主宰了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无冰区历史短暂及南极东部古老结晶地盾的相对稳定性,使风化微弱,并以寒冻风化为主,风力地貌、冰缘地貌、冰川地貌、湖泊地貌、海岸地貌和构造地貌组成本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各种堆积地貌形态均不发育,西部地区地貌形态相对年轻,残存的冰碛物地表分丰特征指标冰盖后退依东北到西南方向进行,海岛、半岛及冰陆过渡带构成该丘陵三个差异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的风力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栓科 《极地研究》1994,6(4):26-34
拉斯曼丘陵区风力强度大、频数高,各月平均风速均可起动粗砂级以上碎屑。高速气流的极不饱和挟砂(雪晶)状态限制了风力堆积作用和磨蚀作用,而风力吹蚀作用和雪粒(晶)堆积作用则构成本区风力地貌发育的主体。风积方式包括遇阻堆积和停滞堆积,其地貌形态主要有雪被(雪坝)、砂堆(砂地)和砾堤(砾滩)。风积物的沉积地球化学参数与本区母岩有极高的相似性,说明风积碎屑是近源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