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问溪 《海洋信息》1999,(3):21-21
历经两年多的努力,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海上平台桶形基础系统技术研究”前不久通过审定。专家组对这一技术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一新技术在我国海上平台的成功应用,必将使我国海上平台桶形基础系统技术获得长  相似文献   

2.
张力腿平台及其基础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工程油气开发逐步向深海域进军,资料表明21世纪深海的石渍、天然气将是主要能源这一。目前主要的深海石油平台形式是张力腿平台,其结构一般由平台本体、张力腿系统和基础系统三部分组成。基础部分不但承受着结构上部及海底的各种载荷,而且为结构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已建成投产的9座深海张力腿平台及其基础形式进行分析,剖析它们的基础设计思想,为我国深海张力腿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陆两栖平台是一种既可以在陆上行驶又可以在水中航行的特种装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近年新域新质无人化装备的深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水陆两栖无人平台成为世界强国竞争发展的新高地。回顾并分析了近年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推进模式将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分为轮/履式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复合式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和仿生式水陆两栖无人平台3大类,按照分类归纳了水陆两栖无人平台的典型样机及其参数。梳理了未来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开展水陆两栖无人平台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设置粘弹性耗能器的JZ20—2MUQ平台结构冰振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JZ20-2MUQ平台结构的冰振反应特点和平台结构实际允许的空间,提出了粘弹性耗能器在平台结构中的设置方式;其次分析了不同方式设置粘弹性耗能器的平台结构动力特性,特别是耗能器给平台结构附加的振型阻比;最后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海冰设计条件、不同标高和方向的挤压和弯曲破坏冰力作用下的平台结构冰振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洋导管架平台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滨  申仲翰 《海洋工程》1994,12(3):8-16
海洋导管架平台的极限分析是一项较新的研究课题,随着海上采油事业的飞速发展,它已越来越受到海洋工程设计及维修部门的重视。其研究成果不仅能用于设计结构的应力校核,尚可用于现有平台结构的整体安全估算。本文利用非线性模拟技术及线性分析程序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分析计算了受集中哉茶作用的空间框架结构,及受静载荷和环境载荷作用下的真实导管架平台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6.
胜利埕岛油田单井拉油平台的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晓 《海岸工程》2005,24(1):53-58
胜利埕岛油田自1993年正式产油以来,已经建成简易式的单井拉油平台10多座,无论是设计、建造和施工还是运行管理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根据多年来从事的浅海简易式拉油平台设计经验,结合目前埕岛油田该种类型平台的现况,从设计构思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平台结构形式的确定、平台方位的选择、平面布置、系统配套以及安全、环保、救生等系统的设置,以期为今后该种类型平台的设计提供一个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涠11-4油田的中心处理,生活平台上部结构于1992年2月至1993年3月在新加坡三巴旺船厂建造。本文重点介绍该平台上部结构的过程。甲板分层,每层分两块正面预制,然后吊装进行总体组装成一体的建造工艺和尺寸控制。该平台上部结构在海上分两块吊装就位于导管架后,两模块之间的连接端没有出现超规范要求的误差。实践证明该平台上部结构建造的工艺是值得借鉴的。这种建造工艺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建造  相似文献   

8.
国外Spar平台研究现状及中国南海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ar平台是1种新型深水平台,其吃水深,水线面积小,运动稳定性好,适合500~3 000 m水深的油气开发工程.文中详细介绍国外Spar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中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应用前景及南海环境条件下的新概念Spar平台.  相似文献   

9.
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试验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海洋高技术发展打造了坚实基础。海上试验平台建设已经成为体现海洋强国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成为各沿海国家竞相发展的一项海洋科技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规范化海上试验平台和体系不断优化,制定了一系列海试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完善了海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化运行,为航次管理、航次船时共享提供了保障。本文从海上试验平台、船时共享平台和制度规范等3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试验在"十三五"期间的总体进展,分析了我国规范化海试工作中有待提升的5个方面,并结合发展需要围绕多试验平台协作试验机制探索、试验场体系完善等工作提出了后续建设考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深海观测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在此项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套深海观测平台技术的设计构想以及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