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王勇  罗安  曹元晖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19,44(6):285-290
为了解决网络POI分类异构导致多源POI数据匹配与整合困难的问题,该文利用分类特征词提取、特征词去重与优化等关键技术,构建POI分类的语义概念格,然后通过概念格之间的语义关联关系,实现多源异构POI分类体系的映射与转换。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数据更新。  相似文献   

2.
李仕峰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0):19-21,25
针对时空大数据多来源、多粒度、多模态、海量和时空关联复杂等特点,建立了一套涵盖"源数据获取-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全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时空融合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汇集和时空数据融合技术,建立了相关的技术体系和软件工具,结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实践开展了诸多应用,可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建设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多源POI的特征差异性导致同名对象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相似性的多源POI匹配方法。兼顾空间与非空间属性,选取名称、位置、地址、分类4个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特征指标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到特征权值;根据总相似度对候选匹配对象进行筛选,以确定最终匹配对象。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更适用于多源异构POI数据的匹配,可满足多源POI数据的高效匹配需求。  相似文献   

4.
周凯 《测绘》2019,(2):51-55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公安机关维稳处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多源异构数据是维护该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底层核心数据。文章以某PGIS平台为例,针对多源异构数据使用中遇到的数据不兼容、格式不统一、属性数据非空间化、空间数据格式转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模型。通过属性清洗、属性追加、空间匹配、格式转化等流程化操作,实现了空间与非空间、结构与非结构等数据的融合使用。并可以基于PGIS平台,统一加载、统一展示、统一应用。通过利用该技术,挖掘了数据的利用价值,为类似平台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参考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天地图·福建多源兴趣点融合更新存在的问题,在考虑小范围POI名称的特点和作业人员采集习惯的基础上,利用分词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POI重复检测方法,开发重复检测辅助工具。该工具应用于天地图·福建的POI融合更新工作中,有效提高了POI重复检测的准确度和数据更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多源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融合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航数据更新频率低、数据重复获取、工作量大等具体问题,在研究相关数据模型、空间变换原理和误差评价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源矢量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融合方法,为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工程监测的工作中,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渗透,带来了愈发多样及更高精度的数据源,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进行有效整合,是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实现大坝监测快速处理与反应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大坝监测技术,根据数据类型和内容的差异,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框架,研究多源数据融合及应用方向,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信息壁垒,提高多源异构数据感知及利用效率。为大坝监测管理工作探索了更加方便的信息感知汇集、数据分析处理等新的手段及方向,为相关工程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LIDAR数据与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LIDAR数据特点,并结合各种典型多源数据,论述如何在保持各数据源精度的前提下,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集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地形约束条件下的点云DEM生产方法,并采用金字塔模型及线性四叉数瓦片式索引对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快速浏览。  相似文献   

9.
高建东  王勇  安江雷  姜俊狄 《测绘通报》2023,(10):158-162+172
本文利用精密水准、GNSS和时序InSAR 3种技术手段开展多源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融合研究。首先统一3种监测手段的时空基准,然后采用Bland-Altman方法分析监测结果一致性,并采用曲面拟合方法建立监测数据间的模型关系,得到综合精密水准、GNSS和时序InSAR优势的面状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沉降区域位于沛县安国镇、龙固镇、朱寨镇、大屯街道及丰县分凤城街道,矿产资源开采是导致区域沉降的主要因素。监测周期内的最大沉降速率为29.8 mm/a,地面沉降速率超过10 mm/a的沉降区面积为2 018.8 km2,占总面积的61.9%。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和高德POI数据源的两组北京市小学数据,基于空间位置和名称属性进行数据匹配。数据经过坐标统一、数据删重等预处理后,以空间位置接近、名称属性相似为原则,进行数据融合分析。结果表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高德POI数据的可匹配占比均为71%。城区范围内空间不匹配和属性不匹配占比近似,郊区范围内空间位置不匹配情况高于属性不匹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POI数据采集方式成本高,更新缓慢,属性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分析天地图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和编程接口,结合网络开发技术提出了基于天地图的POI数据采集思路,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POI数据的采集与动态更新,对保障POI数据现势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概念以及融合过程、三种融合层次及其优缺点;描述了常用的融合方法及步骤;探讨了遥感影像评价的主客观标准,并总结了多源遥感影像融合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更新采集是保持POI生命力的重要工作。基于Android开展实时定位、快速采集、可视化表达等POI的采集与更新技术方法研究,目标是实现POI可视化外业采集,一体化的POI数据建库,多时序的POI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实时的POI数据发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源数据通过融合的方式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数据集约融合整合,在现有的地理国情监测、各类国土调查数据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辨析不同手段获取数据的语义差别,融合形成非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初步探索,实现多源数据增量更新推送,提高数据共享时效性。通过应用验证,能较好地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解决了长效更新的问题,改变了传统依靠影像或外业更新的模式,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海量遥感数据与相对较低的数据利用率并存的现状,探讨了数据融合的概念,融合的3个层次: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融合,以及各层次的优缺点、流程和常用的融合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融合影像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某地区的融合试验,从而得出对同一地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可以产生更准确、更完全,更可靠的估计和判断的结论,为类似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分析几种常用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于小波变换融合方法的特点以及小波变换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的优势,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天地图"中大数据量、高密度的POI数据在各显示比例下达到清晰易读的表达效果,本文在考虑POI权重属性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算法进行自动过滤的方法,达到各级比例尺优化显示的效果,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稳定性,达到了对POI数据高效过滤和图面表达美观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翟振和  孙中苗 《测绘学报》2010,39(5):444-449
在最小二乘逐步配置基础上,提出了以调整观测信号自协方差及互协方差函数为主要形式的多源重力数据自适应融合处理方法,构建了基于配置结果的自适应融合以及基于观测信号的自适应融合两种融合模式。分别利用两种融合模式对渤海湾陆海交界区域的航空重力数据、卫星测高反演重力数据以及陆地重力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其中基于观测信号的自适应融合模式取得了较优的融合效果,通过船测重力数据的外部检核表明,融合数据的总体精度优于3.7毫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