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GPT2模型的精度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GPT模型常被用于计算气温、气压等对流层延迟气象参数,针对其不足之处,Lagler提出了改进的全球经验模型GPT2,该模型不仅提高了GPT气温和气压模型的精度,而且可提供比湿、水汽压、映射函数等对流层参数。但是目前没有相关文献对GPT2的精度进行详尽的分析,本文利用ECWMF及NOAA提供的高精度气象数据,对GPT2气温、气压和水汽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的Bias均值为-0.59°C,RMS均值为3.82°C左右;气压和水汽压的Bias均值绝对值在1mb以内,气压的RMS均值为7mb左右,水汽压则不超过3mb,不同纬度精度存在差异,三者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总体而言,GPT2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温度气压湿度(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 wet,GPT2w)模型常被用于计算某一位置的气温、加权平均温度、气压以及水汽压等各种气象参数,是目前公开的标称精度最高的对流层延迟经验模型。利用中国区域参与全球气象交换的86个测站2013-2015年的气象探空数据,对GPT2w得到的各种气象参数进行精度检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气温平均偏差为1.31℃,均方根误差为3.62℃;加权平均温度的平均偏差为-1.58 K,均方根误差为4.07 K;气压和水汽压平均偏差的绝对值在1 hPa以内,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98 hPa与3.04 hPa。利用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纬度模型精度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气温、加权平均温度、气压和水汽压的均方根误差均具有一定的年周期特性,且在不同的纬度区域其周期特性不同。总体而言,GPT2w模型在中国地区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气象参数(温度T、气压P)是GPS大气可降水汽(PWV)反演中必不可少的数据,也是PWV反演的重要误差源之一。文中主要对GPT/2(GPT、GPT2)模型用于PWV反演的精度进行验证和分析。基于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选取SuomiNet网9个测站的观测数据,借助研制的PPP软件,分别采用GPT模型、改进的GPT2模型以及测站实测气象数据进行大气可降水汽(PWV)反演。以实测气象数据处理结果为参考,对两种模型解算的PWV进行了对比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GPT2模型优于GPT模型,尤其是当测站的高程较大时,GPT2模型的稳定性更优、适用性更广;采用GPT2模型解算的PWV偏差均值小于±1.0mm,精度(RMS)优于±1.5mm。在缺少实测气象数据的情况下,利用GPT2模型数据仍然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PWV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4.
各种对流层经验模型中,GPT2w模型是目前标称精度最高的对流层经验模型,其在模型化对流层延迟的同时,也提供具体的模型化气象元素。以USNO的ZTD产品检验模型ZTD精度;以IGRA发布的大气廓线数据,对模型加权平均温度Tm、水汽直减率λ的精度进行验证。计算发现,模型加权平均温度Tm具有-2.56K的系统偏差,改正该偏差后,模型ZTD对比USNO偏差从-1.38 mm提升至-0.3 mm;还验证了模型水汽直减率λ的两种获取方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出以测站气压P、测站温度t、测站相对湿度hr为实测气象元素,以校正后的Tm、高精度的λ为经验气象元素,作为对流层延迟模型输入参数的互融方法。该互融方法计算ZHD、ZWD经验模型分别采用目前最优的Saast静力学延迟模型和Askne & Nordius湿延迟模型。以USNO发布的340个IGS跟踪站的对流层延迟数据作为参考,该互融方法较直接气象元素法、校正后的GPT2w模型均有显著精度提升。在不可获取气象数据的前提下,校正后的GPT2w模型具有很高的先验精度;若可获取近实时气象数据(如自动气象站),则推荐采用新的参数互融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流层延迟是卫星导航定位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之一,精确计算对流层延迟有助于模糊度的收敛及定位精度的提高。目前应用最广、精度最高的对流层经验模型是全球气压气温模型,为了验证GPT3模型计算中国区域地表至11 km大气剖面对流层延迟改正的精度,利用2011—2020年中国区域82个参与全球气象交换的测站的无线电探空数据,对GPT3的气压(P)、气温(T)、水汽压(E)以及加权平均温度(Tm)进行精度检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PT3模型精度受纬度和高程影响较大,其中GPT3-P和GPT3-Tm受纬度影响显著;GPT3-P在地表RMS为8.02 hPa,而在地表至11 km其RMS为20.01 hPa,说明模型地表精度要优于大气剖面精度,GPT3-Tm呈现同样的规律,而GPT3-T的地表以及地表至11 km的RMS分别为7.94 K、7.53 K,GPT3-E的RMS分别为2.42 hPa、1.97 hPa;模型在不同年积日的精度存在差异,呈现一定的季节特性,但其精度在长时间区间内没有明显变化。总体而言,GPT3模型在中国地区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全球温度气压湿度模型(GPT/GPT2/GPT3)在不同地区精度不一致的问题,利用CMONOC观测数据验证GPT/GPT2/GPT3模型在广东省适应性,分别对气温、气压、水气压和大气可降水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PT3模型在气温方向较GPT2和GPT模型相比,BIAS值分别提升26.7%、53.7%,R...  相似文献   

7.
针对部分GNSS测站缺乏实测气象参数时无法实时计算可降水量(PWV)的问题,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提出一种将GPT3模型参数与GNSS对流层总延迟(ZTD)融合获取高精度PWV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PT3模型的气象参数和各类对流层延迟参数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融合GPT3模型的干延迟(ZHD)、加权平均温度(Tm)和GNSS⁃ZTD所得PWV的RMS为3.56 mm,接近GNSS⁃PWV的3.74 mm,远优于GPT3⁃PWV的11.12 mm。  相似文献   

8.
GPT2w模型在南极地区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建  姚宜斌  单路路  王泽民 《测绘学报》2018,47(10):1316-1325
GPT2w(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 wet)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对流层延迟经验模型之一,可提供气压、温度、水汽压等气象参数。为验证和分析GPT2w模型在南极地区的精度,本文利用分布在南极区域的探空站数据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的实测探空气球数据对模型气压、温度、水汽压参数进行分层精度检验。与探空站数据比较发现,在南极地区地面高度上,GPT2w模型精度较高,与全球其他区域精度较为一致;进一步通过对比1月和7月统计结果,发现Bias和RMS呈现出季节特性;同时发现模型在垂直方向存在较大误差,表现为随着高度的增加,精度随之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实测数据对比方面,首先利用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气压分层数据对实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与ECMWF分层数据符合得较好;同时通过比对发现,GPT2w天内精度在地面高度上仍与月平均精度相当,但垂直方向随着高度的增加精度相比于暖季精度会有所下滑,说明未考虑日周期项变化对模型精度存在一定影响。用探空数据计算的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来分析GPT2w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GPT2w在南极区域ZTD计算精度在厘米级,与全球其他位置计算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针对很多测站不能提供实测气象数据的情况,本文对两种高精度的GPT系列经验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两种模型获得的经验气象数据及对计算可降水汽非常重要的ZHD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GPT2w模型的精度要高于GPT2模型,且在无实测气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GPT2w模型来进行GNSS水汽反演。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全球气象模型受不同季节、纬度、高程等因素影响问题,该文利用全球分布的IGS站实测气象数据,对GPT、GPT2、GPT2w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对模型的季节性特征以及纬度、高程因素对模型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3种模型反演GPS大气可降水量(PWV)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GPT2和GPT2w模型的精度相当,均优于GPT模型;(2)3种模型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7月份(夏季)的模型精度最优;(3)纬度、高程因素对3种模型气压误差的影响较大,而对气温误差的影响相对较小;(4)GPT2、GPT2w模型解算的PWV估值精度相当,偏差均值和平均RMS分别小于1.2mm和1.8mm,均优于GPT模型计算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或区域气象模型的改进和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将CODE以及GPS广播星历提供的8个系数分别作为Klobuchar模型的输入参数,利用Klobuchar模型及NeQuick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15个GPS基准站上2000~2008年的电离层VTEC序列,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事后电离层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得到了两个模型在中国地区的精度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2.
J. Kouba 《Journal of Geodesy》2009,83(3-4):199-208
Several sources of a priori meteorological data have been compared for their effects on geodetic results from 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The new 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model (GPT), available at the IERS Conventions web site, provides pressure valu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compute a priori hydrostatic (dry) zenith path delay z h estimates. Both the GPT-derived and a simple height-dependent a priori constant z h performed well for low- and mid-latitude st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actual variations not accounted for by the seasonal GPT model pressure values or the a priori constant z h, GPS height solution errors can sometimes exceed 10 mm, particularly in Polar Regions or with elevation cutoff angles less than 10 degrees. Such height errors are nearly perfectly correlated with local pressure variations so that for most stations they partly (and for solutions with 5-degree elevation angle cutoff almost fully) compensate for the atmospheric loading displacements. Consequently, unlike PPP solutions utilizing a numerical weather model (NWM) or locally measured pressure data for a priori z h, the GPT-based PPP height repeatabilities are better for most stations before rather than after correcting for atmospheric loading. At 5 of the 11 studied stations, for which measured local meteorological data were available, the PPP height errors caused by a priori z h interpolated from gridded Vienna Mapping Function-1 (VMF1) data (from a NWM) were less than 0.5 mm. Height errors due to the global mapping function (GMF) are even larger than those caused by the GPT a priori pressure errors. The GMF height errors are mainly due to the hydrostatic mapping and for the solutions with 10-degree elevation cutoff they are about 50% larger than the GPT a priori errors.  相似文献   

13.
周润杨  薛玫娇 《测绘工程》2018,(2):20-25,31
由于高纬度地区气温气压值及变化率与中低纬度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发布的多种对流层延迟模型在高纬度地区使用的精度会不同。为了给高纬度地区BDS/GPS用户提供更好的对流层延迟模型选择,文中采用UNB3,EGNOS和GPT2模型,以IGS发布的ZPD产品和SINEX文件作为参考,对比基于这三种对流层延迟模型计算的天顶对流层总延迟量以及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可知GPT2较UNB3和EGNOS在高纬度地区定位中有更好的精度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一种优化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经验ZTD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验对流层天顶延迟(ZTD)模型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因为它们在使用时无需任何测量的实时地面气象数据,这给GNSS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神经网络技术在实测参数型的ZTD建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国内虽然有学者构建了神经外网络的经验ZTD模型,其最大的缺点是忽略了ZTD时间变化且只能单独预报ZTD。本文针对这些缺点构建了优化的神经网络经验ZTD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分别预报天顶干延迟ZHD和天顶湿延迟ZWD,且具有良好的精度:ZHD的Bias和RMSE分别为-3.7和19.8 mm;ZWD的Bias和RMSE分别为-0.6和34.2 mm。本文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的ZHD和ZWD的精度均与目前世界著名的GPT2w格网模型相当。另外,与GPT2w模型相比较,神经网络模型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庞大的预存格网数据作为输入,在使用时仅需要知道一个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即可,该特点为GNSS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GTDM:一种获取全球对流层延迟的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现有的各对流层延迟模型大多存在过度拟合的弊端,不能反映延迟在短时间内的细节变化.本文利用2011—2017年ECMWF气象资料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的变化特征,发现同一格网相邻年份之间全球对流层延迟偏差绝大多数在5 cm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参数拟合的对流层延迟模型GTDM.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