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最小二乘(LS)残差统计相关,使得粗差发现和定位关系变得相当复杂,且至今未见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依据在LS平差前进行粗差发现和定位的思路,有意避开LS残差统计相关的难题,从条件平差模型推导出粗差判断方程(GEJE)Vr=JVt Wc建立起以上式判断矩阵J为基础的粗差发现和定位的判断准则:1.不能发现含有粗差的观测量;2.能发现含有粗差但不能定位粗差的观测量。通过算例的检验,证明了判断矩阵J与控制网中观测量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说明粗差不能定位的观测量,再好的粗差检测方法也无法正确定位粗差。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高动态GPS定位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胡国荣  欧吉坤 《测绘学报》1999,28(4):290-294
本文针对高动态GPS不易确定动态噪声和观测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动态GPS定位的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该方法具有数值稳定性好,存储量小的优点,克服了发散的缺点,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PS非差观测值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所用的数学模型及解算方案,着重分析了基于GPS非差双频观测值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模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卫星钟差的估算和内插、数据和解的一致性及精密单点定位能达到的精度等问题,并和双差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精密星历及卫星钟改正参数的精密单点定位可达到cm级精度。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异常观测信息对参数结果的影响;然后以假设检验为手段通过残差向量构造粗差判别统计量,以一定的置信水平判定哪个观测值可能含有异常,有针对性地在相应的观测方程中引入新的平差参数。通过附加参数的平差补偿模型求出异常大小,从而控制异常数据对结果的影响。实测GPS算例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抵制参数先验信息异常的影响,并能解出异常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异常观测信息对参数结果的影响;然后以假设检验为手段通过残差向量构造粗差判别统计量,以一定的置信水平判定哪个观测值可能含有异常,有针对性地在相应的观测方程中引入新的平差参数。通过附加参数的平差补偿模型求出异常大小,从而控制异常数据对结果的影响。实测GPS算例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抵制参数先验信息异常的影响,并能解出异常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GPS监测网基准点位移及观测粗差的抗差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PS监测网中基准点位移和观测值粗差联合影响的误差方程,提出可以将基准点位移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观测值粗差,从而对二者进行联合处理的抗差估计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基准点位移和观测值粗差对变形分析结果影响的问题。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常规监测网。  相似文献   

7.
随着GNSS系统在军事和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每天都会记录大量观测值,这些数据需要存储和在网络上传输。为了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进行GNSS观测值的压缩算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采用六十进制的数位存储方法,利用递推差分算法进行GNSS观测值压缩,开发了相应的软件GnssRAR(V1.0)。实验表明,GnssRAR的压缩比率达到80%左右,具有非常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GPS网起算点变形的基础上,利用其包含长度信息和方位信息的特点,将变动点的坐标值看作包含粗差的已知值,提出利用全组合求差和Huber估计反复迭代来定位粗差,剔除变动大的点,得到纯净的起算点。该方法适用于起算点较多、平均基线较长(大于5 km)的情况。最后,用算例证明了该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GPS载波定位中双差观测值权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GPS载波定位中双差观测值权的确定较为重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两种常规定权方法之后首次提出了“高度角定权法”,并以某大型水电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三种定权方法对基线坐标解算结果精度的影响,数据结果清楚地表明本文提出的“高度角定权”能有效地提高基线坐标解算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隧道洞内外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利用国内外对GPS观测值时间相关性的研究,得到不顾及时间相关性的基线验后精度与实际精度的比例因子,并应用于隧道洞外GPS控制网贯通误差的计算,使该值更为真实、可靠,从而更好的确定后续测量等级与方案。  相似文献   

11.
提高GPS定位技术高程测量精度的要素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炎 《北京测绘》2012,(2):56-58
GPS定位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并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三维测量工具,然而,GPS技术的高程精度仍然是GPS定位技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利用GPS定位技术求得的高程是地面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大地高,而目前我国的实用高程系统采用的是正常高。本文通过对GPS定位技术求得的高程进行分析;对GPS定位技术求得的高程方法进行论述;提出了GPS定位技术求得的高程计算方法;解决了GPS定位技术求得的高程异常值,以实现大地高向我国实用高程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GPS测量高程代替水准高程时,选取合适的GPS高程拟合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利用某测区94个已知点作为实验数据,其中65个作为建模点,29个作为检验点,利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法和不同的统计模型法建立实验区的GPS高程拟合模型,并通过MATLAB语言设计实现GPS高程拟合模型的建立以及精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实验证明:移动曲面拟合法是本文列举函数模型法中拟合效果最好的;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是本文列举统计模型法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高程拟合技术求得满足一定精度的正常高是测绘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某试验区GPS控制网数据成果,采用加权平均法、二次曲面拟合法求取高程异常值,并将最终成果与三等水准测量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当已知点呈区域面分布时,二次曲面拟合法拟合精度优于加权平均拟合法,且拟合精度达毫米级,证明了该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76大地高和正常高都已知的点作为原始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加权平均法建立该地区大地水准面,包括泰勒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通过实例发现,泰勒二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对高程异常的短波项有很好的改进效果,拟合残差值比较大的点采用泰勒二次多项式曲面加权平均法和双二次多项式加权平均法残差值变小,大大提高了拟合模型的精度,改善了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最新的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以及使用重力场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的原理,并利用EGM2008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分析了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水准精度等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介绍,阐述了基于EGM2008"移去恢复"法的原理,应用工程的实例数据,对比直接构建的一次曲面、二次曲面以及多面函数数学模型的精度,分析检查点的内符合与外符合差值,结果该方法较常规方法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GPS高程拟合及精度分析,着重介绍了GPS拟合的方法,针对GPS测出的高程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这一问题,结合实例,使用国内常用GPS解算软件进行了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探究影响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因素,给出测量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GPS控制网在联测水准点的基础上,利用GPS水准高程来实现GPS网点的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其精度主要受所拟合的似大地水准面、已知点高程和GPS网点大地高3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Remotely sense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 can be used to augment a standalon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by adding an extra range observation which measures the distance to the Earth centre. This method so called height aiding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GPS satellites required to get a 3D position fix from four to three and hence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PS navigation algorithm in terms of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Up until now, the accuracy of height aided GPS navigation using higher resolu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an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derived elevation data has not been fully evaluated in a broad spectrum of navigation scenario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obust and accurate analysis on how much range error is introduced by height aiding using 5 m spacing SAR and 1 m spacing LiDAR-derived DEMs under in-car and personal navigation sit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both dynamic and static tests, suggestions have been made on what level of vertical and positional accuracy can be achieved as well as the related DEM quality issues for navigation purposes.  相似文献   

20.
以衡阳市四等GPS控制测量为数据来源,通过比较点位水准高程与GPS拟合高程的差值变化规律,分析水准高程拟合点的分布对GPS网点的高程精度影响,同时,验证GPS拟合高程的可靠性.根据互差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为水准路线的布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