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晏南 《现代测绘》2021,(1):35-38
为分析超高层变形监测实测数据质量,以国内某超高层变形监测数据为基础,从卫星可见数、PDOP值、信噪比以及多路径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BDS/GPS数据质量.经研究发现,在超高层复杂环境下BDS的卫星可见数与GPS基本一致,整体情况在6-10颗之间,BDS卫星的空间分布状况相比GPS较差,BDS整体的PDOP值在5以内,GP...  相似文献   

2.
针对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变形监测精度的多路径误差,该文建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的系统趋势分离模型,修正GNSS变形序列。构建多速率卡尔曼滤波Rauch-Tung-Striebel(RTS)平滑模型,融合超高层建筑的GNSS和加速度计监测数据,充分发挥两种传感器各自的优势。针对超高层建筑首次应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分量数,进而对分量进行频谱分析以提取超高层建筑的主模态振动频率。模拟数据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提高分析精度,融合位移的均方根为4.3 mm,相关系数为0.95,信噪比为12.66 dB。通过长春海容广场大厦采集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得出,与单一传感器相比,该文算法能够提高位移数据的采样率,增加数据的完备性,削弱GNSS高频噪声的影响,提取到超高层建筑前两个主模态振动频率为0.19、0.28 Hz。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后续超高层建筑维护与修缮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本文利用BD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根据高频超高层建筑BDS变形监测数据,以静态网解算三维坐标为基准,分析超高层建筑复杂环境下BDS数据质量、PPP定位精度以及超高层变形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BDS卫星数多于GPS,空间几何分布精度略低于GPS,观测时间达1 h以上开始收敛,水平向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 cm,竖直向定位精度可以达到2 cm,能满足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可为今后的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赵亚波  王智 《测绘通报》2021,(5):155-158
钢结构变形是工程、工业领域常见问题,若变形超过设计允许值,将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及工业的正常运转。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方式检测钢结构变形,不仅效率低,且难以全面、精确地反映钢结构的空间整体变形情况。本文以一个海上钻井平台钢结构变形为例,介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钢结构变形检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外业采集的点云进行滤波、分割处理,并基于钢结构设计模型对三维点云进行拟合处理,根据实测的三维点云与拟合模型进行碰撞分析,即可得到钢结构的空间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伟  安明洪  杨龙 《北京测绘》2018,32(5):508-510
垂直度监测能够有效反映新建建筑物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地基沉降等方面的综合情况。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精密方法施测计算出的超高层建筑物角线垂直度数据能够作为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指标,反映建筑物整体倾斜情况。最后与超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倾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这种角线垂直度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完全可以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监测,并能获得满意的监测结果,为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CCTV新台址主塔楼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介绍了应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周日变形监测的过程,采用了小波变换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观测数据的误差剔除,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技术对高层钢结构倾斜建筑周日变形规律的精确反映.  相似文献   

7.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控管理平台依托于云管理、云计算和智能分析,实现了超高层建筑的整体变形的自动化提取和表达、空间结构形态的精细化检测以及变形趋势的智慧预测。论文详细介绍了系统逻辑结构层次划分、系统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核心技术。并结合在建的北京市第一高楼"中国尊"(528m)施工测控项目,完成了平台的应用研究与验证。该平台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变形数据处理分析、主体结构检测和桁架卸载三维分析等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分析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测量机器人在超高层建筑监测时距离远、倾角过大,仪器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对观测精度影响显著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周日摆动监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两台测量机器人对塔体监测点进行连续自动跟踪测量,并对其测距观测值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超高层建筑的周日摆动规律。通过对广州东塔进行周日摆动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监测分析得到的塔体周日摆动规律与外界温度、日照变化的影响规律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CCTV新台址主楼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结构为主体的CCTV新台址的主楼造型独特,两塔楼双向向内倾斜6°,顶部外挑形成14层的"L"形悬臂。施工过程中,塔楼自重、温度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形对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结构稳定后的最终状态。针对这一特殊结构,分析塔楼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因素,介绍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塔楼变形监测的过程,并研究变形和施工进度的关系、以及日照作用引起的周日变形,其结果可为悬臂安装质量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济南市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为济南市国家重汽研究中心)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给出了超高层建筑竣工测量技术流程,提出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超高层建筑竣工测量方法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竣工测量所需的成果,包括高度、建筑面积、总平面竣工地形图等,且成果可靠,能够满足竣工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