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 第1期(全国首届地亮波浪运动及镶嵌构造学术讨论论文专辑)辩证的地质学…………………………………………………………………张伯声论地壳的波浪运动…………………………………………………张伯声、王战中国大陆边缘海区的地壳波}良状镶嵌构造初探……………………………吕炳全福建中段海岸带的新构造及其波浪运动的基本特征………………………毕福志山西的前寒武纪与地壳的波浪运动………………………………………徐朝雷等对地壳波浪与地震关系的初步探讨………………………………………何安明等鄂尔多斯地块周邻地震活动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2.
地壳的运动同自然界其它各种物质的运动一样具有波浪性质。地质发展和地质构造在时、空上的等距性及其可次分性,说明地壳运动具有级级相套的波浪性;任一地区构造方向的有限性和稳定性,说明地壳波浪运动波源的有限性和稳定性;而导致地壳作波浪运动的根源在于地球的脉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元古界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两侧地层发育的巨大差异并不是由于、也勿须设想到中生代在其间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断裂,而用地壳从其形成以来一直进行着的波浪运动即可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沉积建造及其接触关系、分布和厚度变化,分析了下场子区震旦纪以来地壳波浪运动以及与矿产之关系。地壳波浪运动经历了波状运动(Z—J_(1-2))→波褶运动(J_2)→波断运动(K-E)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矿产。波浪运动的特点是具有继承性、迁移性、新生性阶段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三千年来历史地震及近二十年来强震前形变资料,以鄂尔多斯地块周边地区为样本进行空间扫描及转移概率统计,发现地震在时、空、强方面存在明显的波浪特征,并观察到地壳纵、横波的传递,迭加,干涉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机理是:被不同断裂切割的块状地壳互相简支,各地块三维弹性应变是地壳波浪运动的形成原因。中国存在着以地中海波浪为主和以环太波浪为次的两个波系,二者的消长,就引起了中国地震波浪状的发展总过程。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地壳波浪运动形成的机制及其效应 ,并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提供了初步的数理模型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中国强震迁移与现代地壳波浪运动间的关系,指出了中国强震时空分布上的波浪性、方向性及丛集性特征,并将中国强震运动划分为天平式运动、单波系波浪运动、双波系波浪运动、多波系波浪运动等类型,进而对强震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强震波带和强震丛集区仍是今后强震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8.
甘南在加里东运动后,地壳的波浪凹陷转移到加里东褶皱带以北,形成了从中泥盆世到中三叠世的沉积坳陷带。甘肃的铅锌矿的基础是中泥盆统地层的沉积作用。波浪状镶嵌构造又是铅锌矿形成的构造条件,它决定着铅锌矿的迁移,也控制着矿的富集。而沉积地层的形成及其与构造运动发展的统一和相辅相成正是今后找矿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中条山大陆裂谷发育于晚太古—早元古代,其构造演化完全受制于两大地壳波系的波浪状运动。本文提供了五个方面的证据:①业已从绛县群—中条群及邻区相应地层中,获得大量的2700~2300Ma的同位素年龄数据;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等显示了两大地壳波浪的交替作用;③地层剖面结构显示出典型的大陆裂谷建造特征;④岩石地球化学表明绛县群火山岩为“双峰式”,火山岩稀土曲线与世界其它典型的前寒武大陆裂谷一致;⑤花岗岩可分两期,绛县期末为挤压环境,中条期为张裂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论述了新构造时期的各种波浪构造,特别是中、晚全新世以来,断块差异升降和地震活动所显现的地壳波浪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早期地幔热对流的动力学特点出发,针对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认为不少绿岩地块或地体之间,绿岩与花岗片麻岩之间并非是因垂直运动造成的原地不整合接触,而是因大规模水平运动产生的叠瓦拼贴,这一思想将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克拉通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并进一步指导填图和地层划分以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镶嵌构造波浪运动学说又称波浪状镶嵌构造说,简称“波浪镶嵌说”。它是由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张伯声教授创立的关于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一种假说。这一学说的思想萌芽于1959年。在《从陕西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提出一种有关大地构造发展的看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第2期)一文中,张伯声教授首次提出了“天平式运动”的观念。他通过对陕西及其邻区地质构造发展的分析,认为我国华北和华南两大地壳块体在地史时期的演化就像天平的两个盘子一样,在不同地史阶段进行着此起彼伏的运动。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在波浪运动中发展的。中国的地势和水文网的特征,都受到地质构造的控制,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大陆与海洋地壳的演化都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地质变化在时空上都具有波浪性。地质学本身的发展也是具有波浪性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中国地壳波浪对于成矿的两个特点。一是不同系统的地壳波浪交织所形成的成矿特点,即“编织构造的成矿性”,这种成矿有“叠峰型”、“叠谷型”及“峰谷型”地壳波浪的三种成矿构造类型;二是同级的地壳波浪与成矿具有明显的等间距性。本文还探讨了它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从现今地壳构造地貌入手,结合构造和建造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霍西煤田的构造格局、地质特征及其波浪运动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叙述我国地壳波浪成矿的某些特点。地壳波浪的能量积累与激发的地壳波浪强度(振幅、波长)成正比。波浪成矿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及其独立的阶段性,各个阶段的成矿作用又不断演化前进。斜向与正向构造的控矿作用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陆续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地质成果。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在地层分区中,归属于北疆一兴安地层大区额尔古纳地层小区。在该地层区内前古生代地层较为连续,而晚古生代地层明显缺失,有人提出:晚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合完成以后,处于地壳抬升阶段,不接受沉积,从而不发育晚古生代地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波浪状镶嵌构造观点,对“汾渭地堑”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形成和发展都受环太平洋和地中海这两大地壳波浪系统周期性的交替活动所控制。它是一个在两个波系不同的交替期中分步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合地堑”。两大地壳波浪系统的这种交替活动至今仍控制着“地堑”内的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19.
黄淮聚煤区系指鲁西、皖北和苏西北的广阔地带,东以郯庐断裂为界,南以肥中断裂为界,北至渤海,西至鲁、皖两省边界为界,是我国东部的一个重要聚煤区。其中尤以石炭二叠纪的煤发育最好,蕴藏量极为丰富,其聚煤规律的探讨,对于开发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华东区煤田预测的基础上,运用地壳波浪运动的理论,探讨了黄淮聚煤区的聚煤规律。由于我们对地壳波浪运动理论的学习还很肤浅,难免有不足与谬误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南缘元古代地壳的天平式翘倾运动70年代以来,许多单位(尤其是河南的地质工作者)相继在本区及其邻区开展了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测量和找矿工作,各地区元古界的基本层序已经建立,这给较大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奠定了基础 ̄①。这也是本文分析区域地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