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合金矿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主要矿体产于NW—SE向构造矿化带内,通过地表及坑道探矿工程的控制,大致查明了中浅部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规律、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总结了金矿赋存特征,及矿床成因,同时指出了本区的探矿方向,扩大向深部和外围空间的找矿,本区具有构成大型金矿的资源潜力,对延长矿山年限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三合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表生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早子沟特大型金矿探矿工程控制程度的简要分析,认为矿区勘查程度整体达到详查,这些勘查资料为主矿带、主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基础。通过对NE向、NW向、SN向和叠加于其上的NWW向4组断裂带所控制的4个矿带的矿化规模、矿化强度等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NE向矿带为矿区的主矿化带。在分析主矿体确定要素的基础上,从矿体规模、平均品位、厚度及品位变化系数、金属量等方面对比评述了各矿带主矿体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矿区普查、详查成果,通过对主矿体数量、金属量等在各矿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初步评价了主矿带、主矿体的勘查效果和勘查、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泰宁何宝山金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何宝山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北东向的断裂为导矿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控矿构造。控矿断裂为2组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群,具有明显的剪性特征,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对南北向的控矿断裂构造具有破坏作用。金矿化蚀变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内,明显受断裂控制。而金矿化程度与蚀变强弱、断裂的规模、破碎程度有直接相关。结合地质类比法,通过构造分析法及矿区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矿区F3断裂及弧形的拐弯处、F2-4断裂深部为矿体产出有利部位,矿区北部在断裂构造收敛部位、帚状构造砥柱边缘为寻找矿体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收集和分析小秦岭金矿田地质资料, 重点对典型矿床不同标高探矿工程进行系统研究, 探讨了该矿田的控矿构造特征。研究认为, 受褶皱构造控制, 区内含金石英脉多位于杨砦峪—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形轴部或背形局部侧转处; 矿田内部控矿断裂发育可分为成矿前断裂(早期韧性剪切带)、成矿早期断裂(中期脆韧或韧脆性剪切带)和主成矿期断裂(晚期脆性断裂)3个时期, 主要控矿断裂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共4组; 区内矿体和矿床的大小直接由构造带及单条断裂的规模决定, 同时因构造活动期次、构造变形类型和强度的不同, 造成区内矿脉赋存状态各异以及矿化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八卦庙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及与矿化富集的关系,在总结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统计分析对照的方法,对矿体富集的规律和控矿构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矿区内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金矿石,分别受不同的构造系统控制,而NE向节理密集带所构成的节理脉型金矿石是八卦庙金矿床主体,其与顺层揉皱石英脉叠加后,构成了较高品位的矿化富集中心;同时NE向节理脉及密集带的空间位置、规模和产状,亦控制了整个矿床矿化富集带的分布,即由高往下,矿体富集中心向NW方向偏移,并且有发散的趋势,深部及外围找矿的主要目标应以NE向节理裂隙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龙头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确定了矿床的成矿期与成矿阶段、蚀变作用与蚀变分带,以及控矿构造系统与空间变化等;通过合理的探矿工程并借助于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基本探明了Ⅰ、Ⅱ号矿带内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规模和产状,大致查明了矿石的类型、结构构造以及矿化特征,并合理地圈定了矿体;通过综合取样分析,估算并预测了远景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7.
万村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化集中区,花山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矿区探(矿)采(矿)及前人资料,本区金矿具有造山带型金矿的特征。金矿形成于岩体侵入之后,矿体在构造形成过程中由含矿热液充填形成,太华群仍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花山花岗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矿体主要分布在含矿蚀变带中下部和底部,根据区内化探资料分析,矿体中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显示该区中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兴城碱厂地质概况的认识,结合区域物理、化学异常特征,为本区寻找铜钼矿床奠定了基础。区域性断裂构造影响了成矿带中的岩浆分布,沿断裂发育的蚀变带及硅化细脉带,是本区的控矿和赋矿构造,其中北东向断裂多被岩脉及铜钼矿化硅化脉充填,是本区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天井山金矿床主要受构造和岩浆活动联合控制,复合控矿特征明显,韧性剪切带及接触带构造控制了矿化的整体展布格局,NE向断裂构造提供了矿体的就位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导致了工业矿化的形成和矿体的最终就位,金矿化与辉绿岩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厘定了成矿预测评价标志,明确了在找矿方向上应紧紧围绕接触带构造展开,对老区进行探边摸底,同时要重视外围勘查工作,加强全区多矿化类型的整体勘查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孙辉  王德恩 《安徽地质》2022,(4):301-304
厚岸-北贡是泾县地区主要方解石成矿带,沿构造带间隔分布近20家方解石矿,大理岩矿化受中村(云岭)花岗闪长岩岩体热力、挥发分影响及碳酸盐岩层控制。以往地质工作以普查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但受工作量和勘查程度影响未查明矿区地质特征,存在矿体连接跨层及开采设计与实际矿体赋存情况不符现象。通过泾县中村南方矿区方解石生产性探矿,利用地表和深部工程对矿体的控制,基本查明矿区方解石矿地质特征,对泾县地区方解石矿整合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加木龙沟金矿位于夏河—合作印支—燕山期金锑成矿带上,与夏河加甘滩超大型金矿毗邻,且与其有一致的成矿地质条件。加木龙沟金矿经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7个综合异常,主要异常元素为Au、Sb、As,共划分出4个金矿带,圈定出金矿体67条,锑矿体4条。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隆务河组岩屑长石砂岩中,受NN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金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厚度0.81~32.18 m,金品位1.01×10~(-6)~18.67×10~(-6)。矿石工业类型为含砷低硫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但仍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正花状构造样式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武当巨型推覆体中的银洞沟逆冲推覆岩席中,该矿区中发育3条主要的韧脆性剪切带,银洞沟韧脆性剪切带,姚家湾剪切带和西沟剪切带,由北向南呈近等距分布,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样式,控制着银洞沟银金矿床,陕西白河银矿,西沟隐伏银金矿和姚家湾铅锌银金矿等。  相似文献   

13.
金成矿受岩性、构造及蚀变控制,蚀变使含矿构造破碎带与围岩出现放射性差异,因此可应用伽玛能谱测量进行金矿勘查.为了提高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外围柳树河区的金矿勘查效果,利用伽玛能谱对该异常区进行了扫面测量.通过该项研究表明了含矿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及成矿流体中低温矿化的特点;在矿化带上方钾及总道显示高值异常,而铀道显示低值异常:证明应用该方法找金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矿床伽玛能谱的特征参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刘海田 《地质与资源》1999,8(4):209-216
河北省赤城县黄土梁金矿产于水泉沟-大南山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矿床受钾化正长岩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床具矿化带宽、规模大、贫硫化物、蚀变单一、矿石类型简单、埋藏浅、易采选等特点,是一处与海西期-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豫西唐山村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村金矿地处著名的嵴山金成矿区,是主要的金成矿远景区之一。在成矿有利部位——拆离断层带及硅质岩带,1:5万分散流测量呈现Au、Pb、Ag、Zn组合异常;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呈现浓集中心明显的串珠状Au异常,并沿拆离断层带及硅质岩带呈带状分布;经原生晕测量验证均具有Au矿化显示。由此,充分说明了地球化学测量在唐山村金矿床勘查中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塘铅锌矿位于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区域性施洞口断裂北西侧,矿体及矿化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及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系为角砾状白云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矿石结构以粒状结构和假象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构造。该类型铅锌矿矿床有一定的规模,找矿标志明显。黔东铅锌成矿带中段内有铅锌矿点和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区多处,通过了解该类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多、更大的铅锌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嘉荫-萝北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嘉荫-萝北成矿带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该成矿带上分布有团结沟特大型斑岩型金矿以及杜家河等中、小型金矿床(点)和矿化点,其中绝大部分严格受控于近sN和sN向的乌拉嘎-嘉荫河深断裂带和保兴-四方山林场断裂带。利用应力理论对控矿构造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斑岩型金矿矿体主要产于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区,而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则平行于主断裂呈雁行状排列或密集平行斜列。对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柳树河花岗岩体、团结沟南部斜长花岗斑岩体、葡萄沟和长脖山花岗斑岩体的接触带为寻找斑岩型金矿的首选靶区.而朝阳沟、中兴沟、德胜沟、横道河子和杜家河上游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18.
河南小秦岭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控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建之 《矿产与地质》2009,23(4):302-307
小秦岭金矿为产于绿岩中的脉状金矿床,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文章根据危机矿山项目在小秦岭地区的深部探矿资料,结合浅部勘探资料,通过研究认为:剪切带的规模与分布密度与金矿的成矿关系密切;剪切带的产状变化控制矿体的富集部位。剪切带演化的不同期次与不同成矿阶段相对应。总结控矿模式为“一街五巷三层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区通过近年的地质勘查,探明的铜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在以铜、银为主的找矿过程中,发现矿体中有金矿化显示,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本区铜(银)矿体中金矿化普遍,且有一定强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的金矿勘查成果,研究认为,该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今后应重视金矿的综合勘查。  相似文献   

20.
唐建云 《云南地质》2009,28(3):268-274
丹珠铌钽矿位于怒江褶皱束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地质构造背景,沿怒江流域呈规律性的纵向展布,长达170余公里。对该矿床深入分析,认为具备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因此,加强矿区的综合研究及深部勘探,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