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MSCT表现,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40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和疼痛。12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腔软组织肿块,肿瘤最大直径3.0~21.0cm,平均11.0cm。肿瘤呈类圆形7例,不规则形5例。其中CT平扫密度均匀2例中,增强扫描1例均匀强化,另1例不均匀分隔状强化。CT平扫密度不均匀10例中均见囊变坏死区,其中钙化2例、出血2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呈分隔状。病理结果提示良性1例,低度恶性潜能3例,恶性8例,远处转移3例。免疫组化表现CD117阳性12例,CD34阳性7例。结论:腹膜后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少;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影像特征,评价其对甲状旁腺腺瘤的术前诊断及定位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3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征象。结果:62例(98.4%)为单发病灶,1例(1.6%)为多发病灶,共计病灶64枚。45枚(70.3%)病变位于甲状腺下极后方,15枚(23.4%)位于甲状腺上极后方,4枚(6.3%)为异位腺瘤,其中1枚异位于甲状腺内,3枚异位于纵隔内食管旁。CT平扫,病变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部分病变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33枚(51.6%)病灶与正常甲状腺之间可见“短线征”。CT增强早期,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增强晚期病变强化程度减低,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减小,“短线征”未见明显变化。18枚(28.1%)病灶可见细小动脉血管进入病灶。三维重建图像显示53枚(82.8%)病灶长轴平行于身体长轴。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可较好地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内部质地成分等特征,并可清晰显示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于病变的定性和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DR、MSCT在创伤性膈肌破裂(TDR)诊断中的价值,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间经DR、MSCT诊断并且手术确诊25例TDR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以发现横隔异常升高、隔肌中断缺损、膈肌活动度、“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及疝囊内容物为诊断依据;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计算DR、MSCT在诊断TDR的准确率。结果:25例患者中DR、MSCT轴位在显示横隔异常升高及MSCT后处理技术在隔肌中断缺损、疝囊内容物与手术结果均具有较好一致性,准确率100%。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轴位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20%、隔肌中断缺损准确率48%、颈圈征准确率55.56%、疝囊内容物准确率55.56%。与手术结果相比MSCT后处理技术在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准确率92%、颈圈征77.78%。DR在膈肌活动度、疝囊内容物上有一定价值,与手术结果相比准确率分别为52%和24%,在隔肌中断缺损、颈圈征、膈肌破口位置、大小存在一定局限性。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TDR具有较高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信息和最佳的手术方案,应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悦熙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1,30(6):761-76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胰腺癌胰外神经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实验组20例胰腺癌患者及对照组50例健康人腹腔神经节的形态、大小及各期CT值变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MSCT对腹腔神经节侵犯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实验组腹腔神经节形态为粗条形,周围脂肪间隙不清;对照组腹腔神经节形态为细条形或小结节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实验组双侧腹腔神经节长径、短径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左侧腹腔神经节3期扫描CT值均大于对照组。与病理结果比较,CT对胰腺癌腹腔神经节侵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60%和75%。结论:MSCT对胰外神经浸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腹腔神经节的形态、大小及CT值变化,当出现腹腔神经节呈粗条形增大、脂肪间隙不清及明显强化时,提示已有肿瘤的神经侵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缺血病变的MSCT表现及对其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SA、手术、病理或临床最终确诊证实的55例肠缺血性病变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资料,对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段肠管的强化程度、相关的肠道外征象以及CTA进行诊断分析。结果:55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1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2例,缺血性结肠炎2例,肠扭转6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肠套叠4例及腹内疝3例。MSCT及CTA表现:肠腔扩张积液41例,肠系膜水肿33例(缆绳征5例、脂肪浑浊征27例,积气1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17例(漩涡征5例,位置异常10例)及血管充盈缺损或狭窄35例。结论:MSCT对肠缺血病变显示敏感性高,且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作为常规和首选,同时密切结合临床,不仅对肠缺血病变能做出正确诊断,而且在查找病因、鉴别诊断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及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组(MPR)表现。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32例均为单发病变,共32个病灶,其中股骨头8个,胫骨近端8个,距骨6个,胫骨远端3个,腕月骨3个,股骨远端、髋臼、肱骨近端和腕舟骨各1个。病灶均位于骨内邻近关节面,病灶大小介于0.8cm×1.2cm~2.5cm×2.9cm之间。单房型26例,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样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均有薄层完整硬化边,相邻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多房型6例,病灶内有粗细不等的骨性间隔。病灶CT值20~60Hu,3个病灶内见细小气体密度影。穿透型18例,表现为病灶通过邻关节面裂隙与关节腔相通或病灶与关节旁软组织腱鞘囊肿相连;特发型14例,表现为骨内单一病灶,骨外结构正常。结论:邻关节骨囊肿有其特殊发病部位,CT表现典型,结合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多排螺旋CT(MSCT)在骶椎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评价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骶椎骨折患者的DR和MSCT资料。DR观察正、侧位片;MSCT观察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骶椎骨折诊断率、分类上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DR确诊26例(52%),漏诊20例(40%),疑诊4例(8%)。MSCT明确诊断49例(98%),疑诊1例(2%),漏诊0例。对确诊的骶椎骨折进行Denis分类,DR正确分型19例(73.08%),MSCT正确分型49例(100%);DR和MSCT在诊断率、分类上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50例骶椎骨折患者,33例保守治疗,17例手术治疗,手术所见与MSCT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DR对骶椎骨折诊断率、分类上与MSCT有明显差异,DR作为骶椎骨折的前期筛选的检查方法,MSCT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信息和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S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SV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肠镜复位证实的15例乙状结肠扭转MSCT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SV的MSCT征象有:15例均显示乙状结肠扩张,4例提示有肠管损害,包括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系膜间渗出和腹腔积液等;CT定位像显示倒“U”征14例,横断面图像显示“圆腹”征13例,“鸟嘴”征11例,MPR显示“交叉”征10例,“漩涡”征9例;CT增强及CTA显示肠壁强化减弱3例,肠系膜小血管闭塞1例,肠系膜动脉旋转2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肠管损害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腹外疝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腹外疝合并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全部病例行全腹部MSCT检查,其中19例平扫,2例增强扫描。薄层横断面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成像(MPR)和曲面重组成像(CPR)等图像后处理。结果:21例腹外疝合并肠梗阻患者经MSCT检查诊断明确,MSCT薄层横断面图像结合后处理技术显示腹外疝21例,其中腹股沟斜疝8例,腹股沟直疝5例,切口疝4例,股疝2例,闭孔疝2例;其中13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8例为完全性肠梗阻。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腹外疝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癌(RCC)常见亚型多排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的MSCT强化特点。测量CT平扫及多期增强的肿瘤CT值及邻近肾皮质的CT值,对多期相的肿瘤CT值及肿瘤/肾皮质CT值之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癌3种亚型CT平扫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非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在多期增强的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的CT值要低于透明细胞癌(各期P值均为0.000),非透明细胞癌在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的肿瘤/肾皮质CT值的比值与透明细胞癌间有统计学差异(各期P值均为0.000),乳头状肾癌与嫌色细胞癌在增强扫描各期的CT绝对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376、0.315、0.382),但在皮质期、实质期及延迟期肿瘤/肾皮质CT值之比值上乳头状肾癌与嫌色细胞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各期P值分别为0.046、0.031、0.048)。结论:MSCT增强多期扫描有助于鉴别透明细胞癌与其他亚型,但不典型的乳头状肾癌与嫌色细胞癌的鉴别较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位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经病理证实的2例异位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异位支气管囊肿中,1例位于胃食管区,另1例位于左腹膜后区。两例CT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较高的肿块影,增强扫描表现为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其中一例病灶有厚壁,壁均匀光滑,增强表现为环形强化,另一例病灶内部可见分隔及钙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CT有助于敏感地发现异位支气管囊肿,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及增强表现,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强CT成像对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临床和影像诊断为HSOS的6例(男2例,女4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观察分析增强CT成像上肝实质、肝脏相关血管及其他扫描范围相关影像变化,并参考肝脏血管超声、血管造影或增强MR检查结果,总结分析HSOS增强CT的特征。结果:CT平扫6例均表现肝脏肿大,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增强后6例均表现为“斑片状”或“地图样”异常强化,1例除此之外还可见特征性的以第二肝门为中心沿三支肝静脉周围“放射状”异常强化。5例三支肝静脉均未见显示,1例肝左静脉未显影,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变细成线样改变。下腔静脉肝段3例重度狭窄,3例稍受压,但所有病例经肝脏血管超声、血管造影或增强MR检查均证实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流通畅。结论:CT平扫所显示肝脏肿大、密度不均匀减低和增强扫描所显示肝实质“斑片状”或“地图样”异常强化或特征性的以第二肝门为中心沿三支肝静脉周围“放射状”异常强化特点有助于HSOS的诊断。但增强CT对诊断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段是否狭窄或闭塞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为HCM患者、13例正常人的临床资料和DSCT表现。结果:10例HCM患者DSCT均明确诊断,其中非对称性肥厚9例,对称性肥厚1例;l例呈梗阻性HCM。HCM组室间隔、前壁、心尖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侧壁、后壁厚度和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舒张末期左室最厚处室壁厚度与同层后壁厚度的比值(心尖部室壁厚度/基底部后壁厚度)大于1.5。LVIDd、LVID和LVOTd小于对照组,LADd大于对照组。正常人平均室壁增厚率约(57.88±5.09)%,HCM组肥厚处心肌室壁增厚率降低,约(20.10±4.89)%。HCM组左室删、EF大于对照组,EDV、ESV小于对照组。1例HCM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粥样斑块,狭窄程度约85%;7例存在冠状动脉心肌桥,均发生在前降支。结论:DSCT实现了对HCM的解剖形态学、功能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站式”评估,在HCM诊断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血管造影41例,原始横断面图像结合MPR、MIP、VR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原始横断面图像能明确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能清晰显示真假腔41例(100%),分离移位的内膜片41例(100%)、内膜破口37例(9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例原发肿瘤、16例术后可疑复发或转移)行18F-FDGPET/CT显像,与常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例原发肿瘤患者中,PET/CT和常规影像学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vs28.6%,100%vs100%,94.1%vs70.6%,100%vs100%和90.9%vs66.7%,两者比较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对转移淋巴结数目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3%,4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6例可疑复发或转移患者中,PET/CT及常规影像学对病例数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对病灶数目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vs48.7%,77.8%vs66.7%,77.1%vs52.1%,93.8%vs86.4%及43.8%vs23.1%,两者比较敏感性、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气道支架置入术后多排螺旋CT与气管镜随访检查的结果,评估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0例(恶性疾病109例、良性疾病21例)行气管或支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在术后3个月或并发症加重时行多排螺旋CT并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在(1.2±0.6)天后行气管镜检查。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支架置入位置、形状、管腔的通畅和邻近气道的CT显示进行评估,并与气管镜结果进行比较。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两位医师的结果。以配对卡方检验判断CT诊断支架并发症的准确性。结果:61(46.9%)例患者的CT结果显示支架未见异常,其中5例显示不符,后者在气管镜检查显示支架内气管肉芽肿形成,管腔的轻微变窄(<25%)。69例(53.1%)支架在CT上显示有异常改变,其中4例诊断肿瘤复发而气管镜证实为肉芽肿,其余65例与气管镜诊断一致。CT在发现支架置入术后局部异常的灵敏度为96.2%,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性为93.1%。结论: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对气管内植入支架相关检查结果准确性高,可在气管支架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联合诊断)对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2例AMI患者和60例非AMI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准,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诊断AMI的效能。结果:病例组血清MMP-10、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8.32±0.26)μg/L vs (5.95±0.39)μg/L、(8.59±2.34)μg/L vs(4.21±1.25)μg/L,P <0.05]。双源CT正确诊断AMI 56例,ROC分析双源CT、血清MMP-10、F-ABP、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43、0.772,双源CT诊断AMI的灵敏度为,特异度分别为90.32%、88.33%。MMP-10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03%、83.33%,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和80.00%。联合诊断新发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3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