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列术了现代物探技术的发展动态,提出把现代物探技术和工程地震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工程地震技术进步,致力于现代物探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产业经发展,形成地震系统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探方法,通过工程澡孔,硐间地质条件的探测,进而评价大坝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震层析成像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探方法,通过工程中孔,碉间地质条件的探测,进而评价大坝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生境遗传算法在地震CT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含单相饱和流体的孔隙介质,综合费马原理、等效孔隙介质理论、Radon变换等,提出了基于地震CT技术求解速度、孔隙度和岩石密度的小生境多参数反演算法.以此为基础,经过改进,形成了物性参数的隔离小生境反演算法.理论分析与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方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解决井间测井地层问题,获得较高精度的地层物性参数;而且模型简单,有精度高、多峰优化等特点,可用于地下层状介质中油气的寻找,满足油气预测与勘探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CT成像技术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密度电法CT成像技术近年来在工程物探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工程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在无棣一益都断裂的活动性研究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工程实例表明利用高密度CT成像技术,辅以地质钻探,可以较精确地探测断裂活动的具体空间形态等,为开展大城市活断层探测与研究,进行合理城市规划和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震CT勘探在昆石公路隧道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地震CT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强、信息量大、图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于线路、场地、隧道、边坡等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和病害诊断。在昆石高速公路清水沟2号隧道的地质病害整治中应用地震CT进行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震CT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震波速CT和吸收CT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隐伏采空区进行了联合探测研究.波速CT是利用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地质体内部波速结构;吸收CT是通过能量变化观测反演吸收系数分布.地震波速对岩性敏感,吸收系数与岩石的完整性关系更密切在界河金矿采空区探测中利用地震波速和吸收系数为层析物理量,在巷道和地表间进行透射观测,以优于2m的分辨率清楚地揭示了测区内采空区和断裂破碎带的分布,探测结果已被后期的采掘所证实.探测的成功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促进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CT技术在新丰江台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春  冯锐 《中国地震》1990,6(4):85-92
本文将层析技术中的ART和SIRT算法应用到地方台网资料的处理,针对震源定位对速度结构反演的影响,将ART和SIRT算法公式进行推广,联合反演速度—震源位置。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射线覆盖较好的地区,联合反演能够提高震源定位的准确度,较好地重建速度结构的真实图像,并比传统的矩阵方法大大减少运算所需机时及内存。对新丰江台网884个地震的S—P到时观测实例资料处理显示:在地震活动活跃的大坝附近的马蹄形区域,虚波速度相对较低,并延伸到5km左右的深处,而在地震活动、地质构造比较稳定的水库东部盆地以及西部洞源台站附近地区呈相对高速,震中的分布与新丰江地区NNW、NE走向的断裂带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观测方法,并结合4个典型实例对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实践证明,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效、采集数据丰富的物探方法,具有多种方法复合探测的优势,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地震波CT成果具有图像直观可靠、信息量丰富及适用性强等优点。实践成果表明,地震波CT技术在工程地质勘查、建筑物无损检测、大坝安全检测以及防渗墙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探测效果。SIRT算法是地震波CT理论较为成熟的算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Eikonal解的思想,费马原理,惠更斯原理及弯曲波前假设的有限元分析的FDM算法的Matlab计算机程序。该算法程序克服了SIRT算法的缺点,可以成功地处理任意变化的速度、高速对比、尖锐的边界和任意的测量布局。给出几个数值模拟实例进行实践,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前后对比,得出结论,并指导工程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个地震波CT技术检测混凝土防渗墙质量的实例,其检测结果和部分墙体的钻孔取芯、土工试验和注水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波CT技术在检测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时快速无损,准确可靠,在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足石刻是中国现存的重要石质文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中有的石刻造像曾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最近,文物保护部门又启动了对危岩体的加固和防渗工程。为确定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岩体中破碎带发育情况,应用跨孔弹性波CT技术对指定位置的工程岩体进行了探测。CT探测得到的岩体弹性波速成像清楚地揭示了两个钻孔之间岩体中破碎带的规模和产状,与岩体所在的区域地质构造应力场作用协调一致,证明了探测成像结果的可靠性,为大佛湾岩体的渗流和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莫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采用较小的CMP面元、较高的覆盖次数、炮检优化组合、选用中频检波器接收、大折射-沙丘曲线法静校正,处理应用动静校正迭代、高精度速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大沙漠区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目的层侏罗系2.0~3.0s,有效频宽达10~90Hz,主频50Hz。资料解释新发现了17条小断层(断距10~20m)。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陆上地震台站(包括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和海底地震仪首次在台湾海峡地区开展了深地震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延平2号”科考船气枪枪阵信号最远传播距离达280km, 成功获得了数万道高质量的地震数据, 并且识别了不同类型的P波震相。HX9剖面一维地壳结构模型表明, 由2个速度间断面产生的Pc及PmP两组反射波和基底折射波(Pg)所反映的地壳结构构成了该区基本的地壳结构特征, 康拉德界面和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别为16.0~17.5 、28.0~29.5km。  相似文献   

16.
电阻率成像法在地热勘查中,可以客观较真实地反映断层、热储地质体的基本特征.本文阐述了地电成像的原理、方法以及汤泉池温泉地热地质条件,对4条电阻率成像剖面进行了解释及综合分析,为定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具有无需震源、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天然源面波法的应用研究主要以空旷的远郊区为主,在城市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少。本文分别以北京冬奥会综合管廊工程岩体接触带勘察、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断层破碎带勘察、北京深部排蓄廊道工程覆盖层厚度勘察为例,分析天然源面波技术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说明天然源面波技术在中深部勘探中的应用潜力,在城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尤其是地下空间勘探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称为CT,是一种利用在物体周边所得到的某种物理量的一维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理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和依据一系列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CT探测技术在芭蕉箐隧道中探测应用情况。针对芭蕉箐隧道上、下行线中部均出现坍塌,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勘测,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阶段的工作,本次勘探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CT及X线检查在外伤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方法 1998~2000年200例外伤复查病人行CT及X光检查。结果 2~3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病人113例,3~4个月后出现骨疏松的66例,未见骨疏松的21例。结论 骨折2~3个月后复查病人,应适量降低CT的窗宽、窗位和X线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