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西北地区赋存发育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型与砂岩类裂隙-孔隙型2种理疗热矿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型理疗热矿水主要为氟·锶水;砂岩类裂隙-孔隙型理疗热矿水主要为锶水和溴·锶水。根据对理疗热矿水形成条件的分析,研究区内的鲁西地块阳谷-齐河凸起与坳(凹)陷区内的顶部风化壳岩溶发育的基底凸起(潜山)是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型理疗热矿水的找矿靶区;华北坳陷区内深大断裂及坳(凹)陷边缘较大断裂附近的次级构造发育区是砂岩类裂隙-孔隙型理疗热矿水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在地灾野外巡排查工作中,对覆盖层较小的坡体结构斜坡,通常会认为其坡体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地质灾害,不予重视,造成了本可早发现、早预防的地质灾害,而没提前予警,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峨眉山市普兴乡仙牙村4组枞树林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坡体结构、形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了该类斜坡的重要形成机理和主要诱发影响因素,对该类斜坡宏观定性认识、稳定性分析评价、勘查、设计的治理方案选取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泊雷  马宇 《地下水》2020,(5):62-64
通过对眉山市某热矿水调查,在前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初步探究了项目区热矿水的储热构造、地热类型、热储水层、盖层,并通过类比同一地区已出水温泉、热矿泉井背景,提出了该项目区地热矿水形成模式。结果可知:项目区处于"峨眉山-瓦山断块"的峨眉山地区,地温场热源主要属地压地热型,项目区内地热场与区域地热场基本一致,地温梯度2.5~3.0℃/100m,不论从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条件,还是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热矿水形成模式的分析对比,具备较好的热矿水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善堂 《地下水》1996,18(3):95-96
本文根据药水沟—龙王沟温泉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分析了大通河地热的形成机理,并就其开发远景和开采方式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郑春波  张春志  徐冰  徐红兵 《地下水》2009,31(5):124-126
旧店金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现地热,实测最高温度可达74℃,详细介绍了其出露情况和热水特征,并从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和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地热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剑河温泉形成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形成的四个要素为热储层、热储体盖层、热流体通道及地热源,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环境对温泉形成了一个补给、迳流、排泄的有利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偃师市城区具备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且沿断裂有温泉出露,有必要对该区进行地热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研究,确定其地热资源开发前景。论文以河南省偃师市城区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工作区为偃师市城区至寺沟一带,面积约77 km2,陇海铁路以南至洛河、伊洛河区域属盆地地热田,陇海铁路以北偃师断裂影响带范围属构造地热田。在偃师市北部虎头山周围,属地温较高异常区;在偃师市山化镇忠义、寺沟村一带,属地温高异常区。工作区地热流体中锶和偏硅酸含量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中规定的含量指标,偏硅酸和偏硼酸含量达到了医疗价值浓度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偃师市山化镇忠义、寺沟村一带是地热资源开发优选靶区,虎头山窑头村东北部是地热资源开发次选靶区。但虎头山窑头村靶区距离市区近,便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三坑地热田位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带的东北侧,三坑向斜岩溶盆地内。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NE与NW向断裂构造及其交汇部位的岩溶裂隙发育带中。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及水热对流系统分析,地下热水是在水热对流系统中由深循环高温构造裂隙水与浅循环8常温岩溶水混合而成。三坑地热田热水资源具有水温适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动态稳定等特点。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市龙池镇麻柳沟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都江堰市龙池镇麻柳沟泥石流灾害现场调查,分析了泥石流的特征及形成条件,并对沟道内松散固体物质储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危险区范围。结果表明:麻柳沟流域的地形特征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多次强降雨为泥石流的启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通过计算得出,麻柳沟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储量约为29.21×104 m3,其中形成区13.19×104 m3,流通区3.27×104 m3,堆积区12.75×104 m3,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为0.247 1km2。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贵德扎仓寺地热成因机理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卫星热遥感影像及航磁、重力异常的宏观性解译热异常空间分布特征,野外实地调查温泉的出露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分析研究青海省贵德扎仓寺温泉的热源通道、入渗通道,从而讨论其成因机理和开发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扎仓寺温泉泉口温度为93.5℃,与当地气压有关;大气降水和热水沟上游沟谷水为补给源,近东西向张裂为入渗通道,中三叠统砂板岩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γδ52)接触变质带为径流通道(热储层),中三叠统砂板岩为盖层,北北西向热光断裂(F1)为热源通道,属断裂-深循环地热类系统类型;径流通道(热储层)温度可达136.0℃,具备蒸汽发电示范背景条件,而F1断裂带附近2000 m深度温度可达195.0℃,具备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铜矿床类型、特征、分布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找矿进展显示,我国至少存在2种以上成因类型的自然铜矿床(矿化带):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等,其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和新疆天山地区.以湘西九曲湾(麻阳)铜矿和滇东北沿河铜矿为例,结合国外典型自然铜矿床(矿化带),分析了自然铜的成矿学特征及形成条件.通过对比分析沉积砂岩铜矿(硫化物)与自然铜矿的成矿学特征,认为自然铜成矿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孔隙度丰富而适宜的储矿岩石;②水-岩反应中有利于含铜岩石的萃取和运移的浅成低温热液(卤水);③贫硫富生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还原障壁带.研究显示,自然铜形成于碱性贫硫的还原环境中,生物有机质对自然铜的成矿起重要作用,相对封闭的成矿环境、独特的流体性质对自然铜起保护作用.我国南方的自然铜矿床一般显示出层控、浅成低温及生物有机质参与成矿等特点.最后探讨了自然铜矿床在我国的找矿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徐九儒 《城市地质》2011,6(3):40-42
本文分析了洛阳龙门地热的形成及赋存特征,提出洛阳地热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汪缉安  李雨梁 《地质科学》1996,31(4):416-428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油页岩形成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地区是我国油页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额济纳旗—银根等大型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而且在大青山、阴山地区的海流图、固阳、石拐沟、卓资及乌兰花等陆相山间盆地,祁连—河西走廊地区的盆地群(西起敦煌盆地,东至六盘山盆地—巴音浩特盆地,南抵柴达木盆地包括了众多的以古生界为基底的中新生代中小型沉积盆地)的许多中小型盆地也广泛分布。通过对西北地区不同沉积盆地油页岩形成条件与成因类型分析,总结了西北地区油页岩的3种成因类型,即深湖-半深湖相成因;海陆交替相成因和沼泽相成因。认为大型内陆湖盆深湖-半深湖相沉积,由于沉积环境稳定,富含有机质,形成的油页岩矿床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含油率稳定的特点,往往形成大型油页岩矿床,为最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5.
颜家湾岩溶温泉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家湾温泉是一个低温岩溶温泉。通过对该地区地层、构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体的研究及与周围地区的类比,认为该地区是一个具有隔水保温盖层的中低温地热田,其储热层为寒武系中、上统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推算在颜家湾一带地下650~700m深处的水温可达42~ 45℃,并具有通过打深井开发地下热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大民屯凹陷是新生代陆相凹陷盆地,其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背景具备传导性地热的良好成矿条件,热源主要为幔源热,储热层为沙河街组砂砾岩层段层状热储,盖层为第四系、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和部分古近系东营组泥岩段地层.凹陷内基底断层及多期次级断裂形成了地热田良好的导热和导水通道.新近系平均地温梯度2.9℃/100 m,古近系平均地温梯度3.18℃/100 m,一定深度下的地下热水可以达到理想温度,具备地热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叠层石成因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合介绍了最近20多年有关叠层石成因与形成条件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包括与成因有关的各种叠层石类型,微生物席组分及内部结构特征,叠层石的形成与光合作用、硫还原作用等生物作用的密切关系,以及基本的形成过程和方式,同时与现代叠层石对比,简要总结了叠层石生长所需要的特殊沉积、水体和生物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结合贵州铜仁地区西部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其热矿水成因及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形成类型为大断裂一深循环型,形成原因为上地幔顶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巨大热能沿松桃一榕江断裂上升,经由北东组走滑断束传输到地表构造。在碳酸盐岩处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进入深部对流循环,再沿导水断裂补给背斜与断裂联合蓄水构造。  相似文献   

19.
江露露  隋海波  康凤新  李常锁  魏善明  于令芹  李越 《中国岩溶》2023,42(5):1005-1026, 1036
通过研究鲁中隆起北缘岩溶热储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岩溶热储地热水的形成机理。以鲁中隆起北缘地热区内32个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图解、Schoeller图解、离子组分比率特征、同位素特征、Na−K−Mg平衡图解、矿物饱和指数计算与评价等方法,研究地热水的补给来源、水岩作用过程、运移途径、循环演化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岩溶地下水向地热田径流方向上,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与地热水的明显不同,岩溶水的TDS含量呈增加趋势,而${\rm{HCO}}_3^{-}$含量百分比呈现降低趋势;同一地热田区段的地热水水化学成分相似、水化学类型相同。研究区地下热水中微量组分F、Li、Sr、偏硅酸等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通过使用玉髓地热温标计算的地热区岩溶热储温度为39~70 ℃,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856~1 877 m,结合测温曲线特征分析,确定研究区地热系统为对流−传导型。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离子组分比率、同位素等多种分析方法,揭示出岩溶热储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地热区南部泰山北麓山区晚更新世寒冷气候条件下古大气降水的入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岩溶含水层后,经地下水深循环径流运移,在大地热流、地下水运移传导−对流加热作用下形成地热水。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位于盆地中西部,龙门山构造带以东。分析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成因机理对研究盆地内构造变形和指导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大量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结合盆地周缘露头资料,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层特征,识别古隆起发育区的前二叠系缺失情况,以及各套地层尖灭点分布范围、不整合削截点和上超点。利用地震、连井剖面相结合方法,较为详细地刻画了加里东古隆的形态特征,进而认识古隆起的阶段性演化;以灯影组顶面古构造演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平衡剖面技术,确定了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演化阶段,将其划分为震旦纪雏形期、寒武纪-志留纪发育期、泥盆纪-石炭纪剥蚀夷平期、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埋藏期、晚三叠世-现今调整定型期5个阶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四川盆地基底断裂特征,进一步分析加里东古隆起动力学成因机理。综合研究认为,加里东古隆起的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和基底断裂分期分段活动的影响。是基底作"堑垒式"差异隆升使盆地出现"大隆大坳"此起彼伏的构造格局,从而影响了继承性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