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土地用途分区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地理实体语义相似度测度模型;在对小图斑的模式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顾及语义相似度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并提出分区结果的面积平衡和最优化评价方法。以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该方法提供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认知特性,还能较好地概括土地利用的特征,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调控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存在受人为因素影响、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利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实施,基于GIS的智能化的土地用途分区系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本文以GIS相关理论和土地用途分区的需求分析为基础,构建了系统的逻辑框架,研究了数据库、模型库、算法库和知识库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土地用途分区过程中的空间数据整合、目标函数和分区模型的选择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面向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聚类系统。以典型地区的土地用途分区为例,验证了该空间聚类系统是一种智能、高效、科学的土地用途分区平台。  相似文献   

3.
土地用途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土地用途和采取具体土地利用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辅助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完成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等规划任务,并根据未来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划定和调整土地用途分区。文章以葫芦岛市龙港区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的空间叠置统计分...  相似文献   

4.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部51号文对新一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具体意见,明确要求通过3条界线和4类分区实现对土地利用空间管制的目标。本文以51号文最新要求为依据,结合国发[2007]21号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以及国土资源部2008年新“三定”方案中关于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土规划的相关精神,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核心,通过讨论土地分区相关理论,理清国土空间分区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类分区衔接应用的方法和措施,并依此在市县乡这一空间尺度内,对新一轮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借助土地空间分区实现空间布局引导和结构指标控制的分区目的、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可以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珠三角平原区、粤西北山区、粤东沿海区、粤西沿海区.按照分区功能定位,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周期,构建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节;(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环节;(3)土地审批管理环节;(4)土地供应方式管理环节;(5)土地利用评价与监管环节.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技术、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主观性强、适应性差的问题,将模拟遗传退火算法(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GSA)与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PP)相结合,构建GSA-PP自适应评估模型.首先采用PP模型对高维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GSA算法自动确定最优投影方向,利用PP模型按最佳投影方向将高维数据投影至一维,实现数据降维的同时有效保留高维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利用该模型对安阳县土地综合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可供对该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业务为主线,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过程,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因子和权重选择实现对总体规划实施过程及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是解决主观因素影响过大和智能化程度不高这两个问题的合适方法。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建立土地估价智能模型,在ArcGIS的开发平台下,实现了基于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土地估价模型。研究得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解决土地估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过多这一问题,可以提高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规划公示信息的多层次公众认知需求,利用本体思想解析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构建有向图为框架的信息重构模型;设计模型要素的关系数据结构,实现基于图遍历的信息检索与语义表达算法。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2006~2020年)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收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本文在四川省隆昌县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础上,利用复种指数、产出指数和效益指数模型对龙市镇进行了土地利用率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市镇土地利用率高区域一是以云龙为中心新技术农业区,二是临近公路两侧和便利交通的带状区域,三是以崇佛村为中心特色农业区。研究成果能够为该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与空间监控预警是基于城市土地承载力和城市土地适宜性理论,评价城市土地承载力并形成城市土地适宜性分区图,并对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给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监控预警、控制城市增长。我国正步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可扩展空间有限,适当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布局不仅能够节约集约用地,而且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城市增长控制中,处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不断更新的、日趋繁杂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可以使我们更容易、也最大可能地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蓝藻水华频发影响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问题,该文以太湖为例,探讨了元胞自动机和克隆选择算法在蓝藻水华预测方面的可行性。使用遥感经验算法计算水体叶绿素a浓度;将叶绿素a浓度分布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将基于平衡方程的预报模型与元胞自动机进行耦合,对蓝藻水华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在预测方面实现了蓝藻水华空间分布情况的可视化,并采用克隆选择算法优化了预测模型中的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克隆选择算法优化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能够在蓝藻水华预测中直观地显示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特征;能够在短时间内重复性地预演蓝藻水华的变化过程,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坤平  徐京华  张帅毅 《测绘》2012,(5):205-207,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复垦、整理、保护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反映了区域内全部土地被利用或未被利用的土地用途、数量、位置及土地利用等特点。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本文基于GIS技术实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的技术审查,使得图件制图要素及符号化符合相关制图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土地整治三维规划设计,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效率,本研究结合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GIS以及三维模型库等相关技术,构建一套实用的土地整治三维规划设计技术方案。以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无人机航测并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构建研究区现状三维景观,在GIS中利用空间分析进行辅助规划设计,运用模型库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单体模型,并完成规划三维景观构建,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由二维转向三维,促进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根据评价对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新增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土地多用途适宜性评价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是对土地资源质量的评价,是寻求解决人地矛盾途径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选择生产潜力评价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构建模型,对济南市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价。以GIS为平台建立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模型。利用迈阿密模型,以济南市的土地生产潜力为背景,以所得出的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衡量指标采用中国人均热量消费不同生活水平下的耗值,计算济南市目前生活水平下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最后提出了济南市今后在土地利用和缓解人地矛盾方面的对策和应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明杰  牛瑞卿  杨柯  段四壮 《测绘科学》2021,46(10):118-129,144
针对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工作中,传统的分区评价方法多依赖于专家经验、主观性强且区域适用性差而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变异系数(CV)和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相耦合的客观加权聚类评价方法.以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黄冈市为研究区,以土地生态敏感性为研究目标,从遥感、地形和土壤等多源数据中提取因子建立"目标-准则-指标"三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CV-SOM耦合模型进行实验开展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CV-SOM模型的评价结果呈现出了更好的空间分区特性和区域连续性.同时,对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和特定影响因素进行了特征分析,以期为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基于现状用途的管制存在管制方式偏行政化、管制手段无偿化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偏向国有、非农产业和城市分配,重塑用途管制制度已显示出迫切性。本文探索基于最佳用途,通过"用途差"和"用途差"交易实现土地用途有偿管制的机制,认为通过用途有偿管制机制不仅可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可激活土地资源价值,特别是有助于农用地资源资产、资本化,缩小农村、农业和农民家庭资产与收入与城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信息领域由认知差异和语义描述引起的歧义,本文以本体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土地利用信息本体逻辑结构,同时以广西临桂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利用信息为载体构建土地利用信息领域本体,对该领域的各类本体进行语义形式化表达,实现了语义互操作。最后用Oracle Spatial对信息本体进行组织存储,为土地资源信息的无缝共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支撑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及空间演化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C#.NET开发平台,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研发了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调控系统,实现土地空间利用评价、预警及政策仿真调控等功能,作为科学管理土地的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及相关软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