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地籍是基于某一时刻的土地二维剖分,不支持立体产权管理和时空权属查询,需要探索四维(三维空间+时间)地籍。四维宗地是四维地籍的登记客体,是宗地在四维空间的扩展,其创建、分割、合并与注销等操作是四维地籍最常用、最基本的功能。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地籍管理需求,分析时态产权特征,用UML建模四维宗地数据模型和基于拓扑数据模型的四维宗地操作算法。研究内容包括:①提出四维宗地数据模型;②提出基于"拉伸"的四维宗地创建算法以及基于分段时间的共享拓扑基元处理方法;③提出四维宗地的分割、合并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四维宗地的构建为追踪产权的时空变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持,也使得地籍管理向四维地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提出手工编辑与程序自动处理相结合的数据转换方法,该方法相当大程度地保证了转换的正确性,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已运用此方法成功建立了山西省阳城县地籍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地籍时空数据模型与宗地变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苏国中  倪玲 《测绘科学》2008,33(1):221-223
目前多数地籍信息系统尚未开发出完善的宗地变更和管理功能;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适合宗地变更的地籍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把时空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去的方法,并研究了宗地信息变更法。相关的实践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和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建立的地籍信息系统能在地籍日常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空间利用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地籍管理中2维宗地图常因界址不明而引发土地纠纷,这种2维地籍管理模式已不能真实、直观地表现土地的3维立体化利用情况。当前,3维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籍管理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地籍管理模式——3维地籍管理。3维地籍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未来城市地籍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长春市城区3维地籍数据库系统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功能实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加权图的地籍时空数据描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计算机通用的数据结构——图为基础,研究了基于加权图的时空数据组织策略,为表达时空语义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描述方法,并分析了以该模型为中间件实现不同时空模型转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ArcGIS软件平台作为基础开发平台,以Windows系列平台为操作系统,以Visual Studio.NET(C#)为开发工具,应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维护数据,构建3维地籍管理平台,实现地表、地上和地下土地使用权的有效管理,对地籍管理业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籍空间实体及其时空拓扑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地籍实体及其静态空间关系的推导出发,讨论了地籍变更的几种类型,创造性地应用地籍实体变更事件驱动地籍空间实体及其拓扑关系的变更,并把地籍变更情况下时空发生的变化归结为碎分和复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维地籍的发展,平面宗地正在被空间宗地所取代。基于二维平面的《地籍调查规程》无法满足地下空间地籍调查的需求。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为地下空间地籍测量提供了可能。要解决地下测绘的数据盲区,必须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IC卡宗地草图可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宗地信息。  相似文献   

9.
基于宗地变更的地籍时空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刘剑锋  秦奋  张喜旺 《测绘科学》2006,31(4):149-151
地籍信息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怎样有效地处理时间信息,以及如何将时间、空间及属性数据合理地组织在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目前TG IS和各种应用模型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宗地变更的时空数据库设计思想,针对地籍系统中地籍信息的历史查询和回溯的需求,将数据库分为现势库、历史库和变更库,弥补了有些时空数据库过于臃肿、或实体分类过于复杂从而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等缺陷,以期对时态G IS在地籍信息系统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面向对象的地籍时空过程表达与数据更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籍时空数据库持续更新,保持地籍时空数据库的现势性、拓扑一致性和完整性是现代地籍管理的生命所在.通过分析地籍对象变更过程中各类要素的联动变更行为,结合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与时空演变过程表达思想,建立契合人们思维的以过程为核心的地籍时空数据更新模型.模型制定符合地籍对象时空拓扑演变规律的变更规则,实现地籍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房屋的联动更新,并在地籍管理系统REGIS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传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用 (对象 )关系数据库集成存储管理地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本设想。并讨论关系型地籍空间数据存储的必要性、可行性、地籍空间数据的表达、地籍空间数据的组织和操作及地籍空间数据存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全面快速推进,必须根据相关标准将现有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梳理、规范、整合,建设成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据此,分析了各地不动产数据管理现状,着重介绍了不动产登记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和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多元、立体化的深入发展,土地空间权利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土地和建筑物的变更越来越频繁。因此,以土地地表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传统2维地籍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维地籍的建立是地籍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现有的法律和技术而言,实现全3维地籍存在一定的难度,实现3维地籍变更是有困难。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如何在2维地籍的基础上划分得到3维地籍的基本单元,并根据地籍变更的方法和分类,提出了六类地籍变更事件以及事件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基于2,3维混合的多层次地籍变更模式。最后,以实例验证,本文的方法能有效地结合2,3维地籍系统,实现2维地籍到3维地籍平滑、无损的过渡,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空间地理数据由于内容和来源的差异导致数据之间转换十分困难,而基于不同空间数据模型、不同软件平台的数据,由于通常都具有各自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并且软件平台相对独立而封闭,因此,也无法直接进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本文对GML的空间信息表达和时空拓扑分析进行研究,将GML技术与时空表达相融合,并以地籍信息管理为例,将GML应用在地籍数据建模上,对于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共享与集成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论述了建立引入时态信息并将宗地的时间、空间和属性数据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管理的地籍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史云飞  张玲玲  贺彪 《测绘科学》2013,38(3):106-109
三维宗地是宗地在三维空间的扩展,其合并与分割是三维地籍最常用、最基本的功能。在给出数据结构基础上,提出基于拓扑数据模型的三维宗地合并与分割算法。其中,合并算法通过查找公共面,获取公共面集,设立拓扑取舍准则,删除舍弃的边与顶点,合并被删除的边和顶点所属的共平面的面与边,更新对应的体与面实现。分割算法通过边分裂,以新生成边替换原始边;面分裂,以新生成面替换原始面;体分裂,以新生成体替换原始体实现。为验证算法,建立了实验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小岳  李光强  王振兴 《测绘科学》2010,35(5):92-94,10
本文结合三维地籍空间实体的特征,依据现代地籍管理需求,对OO3D数据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面向地籍的三维数据模型(CO3D),并详细阐述了CO3D的逻辑和概念模型,研究了CO3D拓扑关系类型、存储结构、查询方式的实现方法,探讨了模型的可视化原理及实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CO3D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二维地籍模型到三维地籍模型的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二维地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多元空间管理的需要,三维地籍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地籍管理的主要方向。利用已有的二维地籍数据建立三维地籍模型,既可以避免原有数据的浪费,也可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缩短三维地籍建立的时间。主要研究从二维地籍模型到三维地籍模型的转换方法和技术路线。在介绍二维地籍模型和三维地籍模型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二维地籍数据向CO3D三维地籍数据转换的流程与算法。实例验证表明,此方法可行,转换结果正确,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地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城市4维测绘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长元 《测绘通报》2000,(11):36-36,38
从城市的规则,建设等有关部门及城市地理信息对城市测绘基准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我国城市测绘蕨的现状和已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建设4维城市测绘基准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能的结论,并探讨了建设4维城市测绘基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ArcGIS二次开发平台,通过C#编程语言,实现了对地籍数据的格式转换、图形检查、拓扑检查和属性赋值.研究结果表明AutoCAD地籍数据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规范整理并转到ArcGIS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图形检查、拓扑检查与属性赋值,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将编程语言与传统测绘内业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最终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