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能力-需求曲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力-需求曲线法提出了三方面改进,即直接以POA侧推曲线换算得的能力曲线代替简化二折线能力谱、用具有包络意义的双能力曲线考虑加载模式的不确定性、用双需求力曲线考虑结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的不确定性;对改进能力-曲线方法与时程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给出了具有统计意义的改进能力-需求曲线方法结果的评判方法。算例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能力谱和需求曲线建立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对分析结果所造成的误差,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合欢树生物电位的正常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地震》1999,(Z1):1
介绍了合欢树生物电位在正常情况下的日变曲线,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晴天时合欢树生物电位曲线呈摳皇可綌型,阴雨天时为撝毕邤型。介绍了合欢树生物电位的月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指出,其变化规律尚待进一步观测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任意变换曲线族情况下的广义Radon变换及反投影公式,研究了在何种变换曲线情况下,其反变换能唯一恢复原出数。事实上,并非任意变换曲线簇作广义Radon变换都能由象函数唯一恢复原出数,同时探讨了广义Radon变换比常规Radon变换地震数据处理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具有代表性的正旋回砂砾岩储层中,8种不同岩性的典型样品,在5种含油(气)水饱和状态下测试了纵、横波速度(Vp和Vs)与有效覆盖压力(△P)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1)Vp和Vs与△P呈指数递增,Vp和Vs随△P变化在低压范围比高压范围更敏感,而Vp比Vs的灵敏度高。(2)同一状态下,同一非均质单层内的岩性变化范围控制了不同的Vp-△P,Vs-△P曲线族的宽度。岩性由细到粗,Vp-△P曲线由低向高变化,含钙、含砾粗砂岩的Vp-△P曲线处于曲线族的上界,砾状砂岩的Vp-△P曲线低于含砾粗砂岩的Vp-△P曲线。Vs-△P曲线也有上述规律。(3)同一样品,研究5种不同饱和度状态下的Vp-△P和Vs-△P曲线,发现无论压力条件如何,波速与饱和度均呈线性关系。(4)在同一的非均质单层内,Vp-△P,Vs-△P变化曲线随着含油、气、水饱和状态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气饱和Vp-△P曲线族在形态及幅度变化上明显区别于油、水饱和状态,束缚水、残余油状态的Vp-△P曲线族,Vs-△P曲线也有上述规律。气饱和状态的Vp和Vs随△P变化的敏感度高于油、水饱和状态,气饱和状态的Vp随△P变化的敏感度高于Vs。  相似文献   

5.
水动力弥散与水化学前兆信息传递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国 《地震地质》1997,19(4):71-362
在分析大量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将水化前兆异常变化归结为3种基本曲线类型,将这些基本曲线与水动力弥散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了水化前兆信息传递机制实质是一种水动力弥散的新观点,并就水动力弥散理论在水化前兆信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锚杆动测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锚杆中的缺陷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位移场的数值解。对该解在时域和频域范围内的讨论表明,锚杆中的缺陷将引起动测曲线一系列的变化,为现场动测曲线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3年累积频次滑动,组成低通滤波,按年序作变化曲线,讨论了广西历史上各次强震前曲线所含的震兆信息,得出地震频度增高时段与强震发生有对应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考虑阻尼拟合的动态骨架曲线函数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土体动力实验结果所示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描述土体应力-应变骨架曲线及动态骨架曲线的一种简单合理的函数表达式,并将其引入作者建立的土体动力剪切动态骨架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中,导出了能拟合土体实验阻尼值且形式简单合理,应用方便的土体动力剪切应力-应变关系的经验函数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1900年以来M_s≥7.0级地震前与断层面总面积有关的参量ΣE ̄(2/3)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了运用ΣE ̄(2/3)-t曲线进行中期地震预报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某一地区历史地震的E ̄(2/3)(t)曲线,可以认识这一地区在过去若干年内地震的活动情况,并由此判断该区未来几年到几十年内地震活动的总状态;还可以根据E ̄(2/3)(t)曲线外推估计一个地区目前地震活动的可能强度。本文对E ̄(2/3)(t)曲线的基本形态作了粗略的分类,并试图对一个地区历史地震系列的E ̄(2/3)(t)曲线,用灾变论的观点确定该曲线的灾变条件和时间,以建立一种可应用的地震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东北输油管道锦县,盖县,海城段的粉土细砂,中砂,粉砂进行了振动液化试验,取得了和类土的τd-logNf曲线,τd/σ′-logNf曲线,为在以上地区进行液化判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的地区相同土质的振动性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强烈的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了日本近畿地方的广大地区,这次灾难性的地震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它使日本遭受了一次出乎意料的严重破坏,打破了“日本安全”的神话,将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对策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这次地震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淡路岛发生7.2级地震,这是近70年来日本遭受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地震,为国际社会所瞩目。本文据现有资料,从地震预测、地震工程以及抗震救灾体制等方面,对这次地震造成严重灾害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另外,本文就近期日本一系列强震的发生,对我国大陆及沿海地区地震活动可能的影响亦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18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烈的一次地震。本文综述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地震烈度、地震活动序列、震这情况、人员死亡情况、地震地质情况、震害特征以及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在收集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北部地震次生灾害做了预测,认为地震火灾、毒气泄漏和地震水灾是震后可能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张家口、宣化、唐山和秦皇岛市具备发生大型地震火灾的条件,张家口市、怀来县和唐山市有可能发生地震引发的毒气泄漏、官厅、密云、陡河及山西省的册田水库大坝震后出现险情引起的地震水灾将对我省北部造成危害。地震造成的剧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及人工放射源的泄漏的散落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与社会效应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震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是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前提和极为有效的措施。本文试图通过论述为何要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及如何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来探讨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对汶川MS8.0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程度,并为政府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结构体系设计了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调查问卷,主要指标体系包括地震灾害知识、防震减灾技能、自救互救和震后信息传播等4个方面。基于权重和赋分,构建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综合得分。测评结果表明:1)勉县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均处于不及格水平;2)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对地震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次之,而震时及震后自救互救与震后信息传播2个层面稍好一些;3)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和观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复杂、抽象的地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层次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从震后民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渠道来看,加大政府关于地震灾害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力度以及使地震信息公开透明化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辽宁省农村地震灾害形势,结合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结果,本文着重就减轻农村地震灾害的技术对策作了讨论。认为有效减轻农村地震灾害的对策是:加强地震预测、预报,推广农村民居震害防御实用化技术研究;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加强地震知识,抗震知识宣传;搞好农田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建立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服务网和地震信息网;开展地震保险业务等。  相似文献   

19.
必须重视大型石油储罐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灾害是各种自然灾害中最大的一种灾害,而大型石油储罐则是石油化工设备中震害最大设备,因此必须重视大型油罐的抗震问题,本文从油罐的几何形状的荷载特征等方面说明了油罐震害之所以特别大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油罐的主要震害;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油罐的抗震理论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地震灾害损失的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全世界地震灾害损失的统计,能较全面提供实数者尚不多见,该文章介绍了世界地震灾害损失的统计情况,内容包括:世界地震灾害损失总计,年代阶段地震灾害损失的统计,统计方法,地震死亡人数的统计,经济损失的统计,中国地震灾害损失在全世界范围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