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莱州湾地区海水动态监测勘查中的应用成果,结合原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咸淡水界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地质效果.表明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圈定海水侵染通道,确定咸、淡水界面及监测界面运移规律监测工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夹河下游河谷地区是海水入侵的最严重区域。传统上采用的单一指标(Cl—浓度分级)对海水入侵程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根据烟台市夹河近河口地区地下水水质受海水侵染的特点,并基于咸、淡水中的重要特征成分的显著差异,选取了Cl-、M、SO42-r、HCO3/rCl及SAR五项化学特征指标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海水入侵程度的评价指标。将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原则应用到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建立了模糊数学模型。对海侵区中具典型意义的11个监测井点分3个年份(1994,1999及2004年)的海水入侵程度分别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认为烟台市海水入侵主体规模在1994年就已基本形成,由套子湾沿岸向内延伸,在套子湾沿岸呈带状分布,向内宽度逐渐减小。严重浸染区集中在该区滨海平原沿海一带,沿海岸呈带状分布。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夹河近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的时空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姜克华  姜勇 《地下水》1995,17(4):177-179
1 基本概况莱州市滨海淡水中氯离子含量一般为70~100mg/L.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氯离子含量为250mg/L;农田灌溉用水氯离子含量为<200mg/L.如果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超过250mg/L,表明该区受到了海水侵染(不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根据上述标准,莱州市从1976年发现海水侵染现象.1979年侵染面积为15.8km~2,1982年为39.2km~2.五年期间年平均侵染面积7.8km~2,年平均入侵速度为74m.1982年后侵染速度加快,到1984年侵染面积已达71.15km~2.1989年达214.44km~2,这五年时间年平均侵染面积28.6km~2,年平均入浸速度263m,比1982年前增加了3.5倍,1993年海水入侵面积230.8km~2,比1982年增加了6.5倍.  相似文献   

4.
海水入侵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是由地下淡水资源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引起海水反向补给淡水区造成的。莱州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和北部濒临渤海湾,海岸线长达96km。近年来,沿海平原地区由于工农业用水大增,地下淡水资源过量开采等原因,大片土地受到海水侵染。  相似文献   

5.
海水入侵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是由地下淡水资源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引起海水反向补给淡水区造成的.莱州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和北部濒临渤海湾,海岸线长达96km.近年来,沿海平原地区由于工农业用水大增,地下淡水资源过量开采等原因,大片土地受到海水侵染.……  相似文献   

6.
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1964年,中国大连市就发生了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海水入侵现象。目前有十几座沿海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不仅恶化了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阻碍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增长后,近些年来呈缓慢增长态势,甚至有些地区海水入侵面积不再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海水入侵的机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有关学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通过水-岩间阳离子交换实验来了解海水入侵的地球化学作用,建立三维有限元变密度的过渡带数值模型模拟与预报海水入侵过程及发展趋势。为了预防和治理海水入侵,除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及开采布局外,沿海地区还园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人工补给、地下防渗帷幕、节水灌溉以及远距离调水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水入侵的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潘曙兰  马凤山 《地球学报》1997,18(Z1):310-312
本文用同位素方法研究了我国莱州湾海水入侵的成因及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莱州湾西部的广饶地区属于卤水(古海水)入侵区,在莱州湾东部的龙口地区属于现代海水入侵区。 而在莱州地区则既存在着海水入侵又存在着卤水入侵。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2)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象频繁出现,海水入侵的相关研究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海水入侵方式呈多样性,主要包括层状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区的孔隙式层状入侵和构造裂隙发育分布区的脉状入侵形式。海水入侵监测在预测地下水水质条件及评价管理沿海地区含水层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构建科学的海水入侵动态监测系统是防治海水入侵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通过对荣成市俚岛镇变质岩山丘区裂隙水海水入侵现状和监测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直接-间接结合"的监测原则提出了地下水海水入侵监测系统的布局,为俚岛镇地下水的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沿海地下水和河水水化学特征,对圈定海水入侵范围及判断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福建长乐市海水入侵含水层和闽江口海水上溯区采取23件水样进行室内常规离子测试,获得了海水入侵(上溯)区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利用海水稀释线分析主要离子与Cl离子之间的相对变化,对比离子实际浓度与理想浓度的差异,分析海水入侵对水化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水与淡水混合,水化学类型从海水到淡水依次为Na-Cl型水-Na-Cl·HCO3型水-Na·Ca-HCO3·Cl型水-Ca-HCO3型水;引起水化学类型和TDS变化的主要因素为Na+和Cl-的增加;Ca2+、Mg2+高于海水稀释线和理想浓度线,Na+、K+在海水稀释线和理想浓度线上下跳跃:Br-/Cl-与海水稀释线吻合较好,可以作为判断海水入侵范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FEFLOW的海水入侵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卢薇  朱照宇  刘卫平 《地下水》2010,32(3):19-21,129
在系统分析珠江口东岸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海水入侵三维溶质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原理的FEFLOW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用地下水位和浓度的动态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校验。运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了在不同开采条件下,研究区海水入侵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海水入侵面积可逐步减少,入侵可得到有效控制;在减少开采量的情况下,相较于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海水入侵面积收缩较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渤海湾西部永定新河河口潮间带区海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的研究,认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Zn>Cu>Pb>Hg>Cd;因海水中重金属输入径的不同,不同潮期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大潮期海水中重金属Cu,Pb和Hg的含量大于小潮期海水中的含量,而重金属Zn和Cd的含量则小于小潮期海水中的含量;因受海水中悬浮物含量、种类及河口区成淡水混合发生絮凝作用等的影响,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在垂向上也存在差异.无论是大潮期还是小潮期,海水中重金属舍量总是表层略大于底层;按一类水质标准对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分析,认为研究区海水已局部受到重金属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是重金属Zn,其次为重金属Pb,Hg和Cu,不存在重金属Cd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舍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与海水中的相同,说明海水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循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在渤海湾环境背景值范围内,且是渤海海域含量最低的区域.经过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分析,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轻微.  相似文献   

12.
《地学前缘》2017,(4):89-101
2011—2015年对东沙和神狐水合物钻探区进行了连续5年7个航次的海上调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研究区海水水文、水化学及溶解甲烷含量数据,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环境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及采前环境基线。调查期间,研究区海水甲烷浓度范围为0~31.4nmol·L~(-1),平均浓度为6.7nmol·L~(-1),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甲烷浓度,表明南海海水甲烷浓度本底值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研究区海水溶解甲烷浓度及其分布特征不受区域海水水文特征、海水化学特征及季节等因素影响,且表层海水-大气甲烷交换并非单一的汇或者源的关系,而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海水-大气甲烷交换存在汇源转换;综合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甲烷渗漏对海水、大气甲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且水合物钻探对区域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应用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控制海水入侵灾害的技术与方法,结合我国海水入侵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特点,提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应用技术与策略.海水入侵的防治是一个涉及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上到地下,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工程措施和调度手段,在海水入侵区实施流域洪水拦蓄补源、雨水资源化集流利用技术,营建地下帷幕阻成蓄淡工程,以及实行地表地下多种可利用水体联合供水优化调度,可有效防治海水入侵.从适应、改良、治理海水入侵区域不良环境入手,实施海水入侵区节水农业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海水入侵区受害生态环境,缓解海水入侵灾害问题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沿海地区海岸带淡,盐水按触带,海水入侵范围和地下水含水层中溶质运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溶质运移的运动规律和途径的定性分析,从理论上为沿海地区予测海水入侵范围及淡水咸化提供根据,并通过一维地下水流的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进一步推导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海水入侵范围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典型的资源一环境一灾害问题,准确掌握海水入侵动态变化的规律和信息是预测、预报、预警防灾的科学基础和工作依据。通过海水入侵动态监测因素分析构建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海水入侵的实时监测、分析预测及减灾方案决策提供了一个完善系统。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分析了2020-2022年东营市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状况及趋势变化。在东营市河口区、垦利区、广饶县设置监测站位,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中地下水(水井水)的氯离子浓度指标超过1 000 mg/L,表明监测区发生严重海水入侵。根据土壤盐渍化监测结果,东营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也较高。对比发现电导率和氯离子监测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可用于野外现场调查时快速判定海水入侵程度。总得来看,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状况及变化趋势暂无明显规律性,有待进一步优化监测站位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海水入侵是困扰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影响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定量模拟、预测和可视化管理是对海水入侵进行有效监测和机理分析的重要手段。基于前期海水入侵模拟的理论研究及方法,提出了海水入侵模拟及预测模型VFT3D,该模型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对海水入侵的协同控制作用,能够模拟变密度地下水流及复杂反应性迁移,实现模拟海水入侵的完整水文循环过程。文章介绍了VFT3D模型,利用VFT3D模型模拟了一个海水入侵案例,并与SEAWAT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FT3D 模型模拟水头与SEAWAT模型模拟结果相差不大,但SEAWAT模型无法模拟海水入侵中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VFT3D 模型模拟发现,水文地球化学过程(阳离子吸附交换作用)对阳离子(Na+、K+、Mg2+和Ca2+)运移产生明显影响,同时引起过渡带中离子组分浓度发生变化,对海水入侵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考虑变密度和复杂反应过程,才能更加准确地描述海水入侵,从而有利于地下咸水治理工程的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18.
山东龙口—莱州地区的海水入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禹群  刘培民 《地质学报》1992,66(3):280-291
大面积海水入侵(83.7—238.3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18.6%—31.5%),宽1.5—6.0km过渡带的存在以及海水入侵区与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所形成的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在分布上相互关联,是本区海水入侵的主要特点。阳离子交换则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沿海地区划分海水入侵界线具有重大意义,在海水入侵范围内,地下水由于含盐量高,虽然工业生产、人畜生活不能利(饮)用,但深部海水可为海产品养殖业带来较高的利用价值。利用高密度电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2种方法准确划分了浅、深部海水入侵界线,并根据电性特征分析探讨了海水入侵区域的由浅至深的侵入特点,推测了不同深度上岩石破碎及富水规律,为探讨沿海养殖业利用温度相对稳定或较高的深部入侵海水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是受海水入侵影响非常大的沿海地区。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了钻孔施工及地下水样采集工作,并测试了水样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稳定氢氧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水微量元素与同位素特征对海水入侵以及地下水起源的指示意义,发现Br,B,Li,Sr等微量元素和δD及δ^18O可用于有效指示海水入侵的发生,并分辨地下水的不同起源,可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