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下水》1991,13(2):121-122
北京市 1989年底实有机井4.33万跟,配套机井4.26万眼(其中电配4.24万眼,机配200眼),完好配套机井4.09万眼。井灌面积达到369万亩,其中纯井灌面积328.02万亩,井渠合灌41万亩。现有固定机电排灌站5276处,灌溉面积102.2万亩。机井、扬水站灌溉面积达到471.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90%以上。完成衬砌渠道6675km,地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1991,13(3):150-152
我乡位于武功县东南方向,共有18个行政村,24179口人,土地面积18.6km~2,耕地面积21209亩,均为有效灌溉面积。全乡共有机井253眼,其中大口井88眼,中深井77眼,浅井88眼,配套机泵241台,总装机容量1965.9kW,固定井渠68km,其中衬砌井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1989,(2)
改革机井管理实行租赁经营隆尧县白家寨村委会大胆探索,引进竞争机制,对机井管理实行租赁承包,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这个村地处黑龙港平原深水区,有耕地7586亩,水浇地3000亩,机井14眼,配套机井6眼,水地主要靠4眼深井,是个“国家拿钱、群众种田”的典型。近几年由于机井管理不善和水位下降等原因,出现了浇地难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1990,(4)
陕西省渭南地区三十万亩井灌区挖潜改造工程涉及蒲城、富平两县的27个乡(镇),总面积1178.52km~3,工程从1987年开始进行以测试改造为中心的挖潜改造工程建设。到1989年底,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及各项主要指标。共完成测改机井3258眼,新修建井房2470座,衬砌“U”型渠道461.2km,新建低压输水暗管22.28km,各  相似文献   

5.
周文珂 《地下水》1996,18(2):49-50
凤翔县宜井面积485Km,已发展井灌面积12万亩和井渠双灌面积5.9万亩。1994年底,机电井保有量2587眼。其中,未利用机井858眼,占2587眼的33.17%。在未利用机井中有百米以上深机井343眼,深度在80m左右的中深井185眼,深度50m以下的浅井330眼。未配套的机井有106眼、机具失盗的机井285眼,机具老化报废的机井244眼、井水濒临干枯的机井223眼。变压器被盗73台。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1985,(3)
一、丰县井灌发展概况:丰县打井是从一九五二年开始的。截至一九八四年底,全县农用机井已发展到一万七百七十四眼。配套潜水电泵六千二百一十四台,轴流泵一千二百零四台,提水能力已达到八十个流量。在连续干旱的八一、八二、八三年,每年开动机井七千余眼,开采地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1984,(4)
(一) 机井灌溉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自一九七三年机井建设正式纳入国家计划以来,我省共投资25433.6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260.22万元),截止一九八三年底,累计打成机井14.6950万眼,配套机井13.080万眼,配用动力12.96万马力,  相似文献   

8.
袁隆 《地下水》1989,11(1):1-4
刚才网长同志要我发个言,我想讲三点认识:第一过去机井建设的伟大成就;第二存在的问题;第三今后怎么办? 一、机井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国家北方各省,从解放初就很重视打井灌溉事业,农业合作化之后,出现了打井高潮。在河南省当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还是用挖大坑、坐盘等老办法打浅井,群众叫做辘辘井、水车井,一眼井浇地10亩左右。进入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1991,13(1):28-30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搞好井灌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重点做好机井的恢复配套、节水灌溉、管理使用和井队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做法是:一、抓机井的恢复配套提高井灌效益徐州地处淮北,地面水源严重不足,是我省发展井灌的重点地区,全省5.5万眼机井有4.3万眼分布在徐州市所属的六个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的抗旱,暴露出机井作用在下降,全市井灌面积由1982年的252万亩下降到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1990,(3)
礼泉县位于陕西渭北黄土原中部,共有二十个乡(镇),耕地面积85.0万亩。全县水利设施面积57.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2.84万亩。全县有各类机井832眼,配套机井728眼,总装机容量1.08万kW,完好机井818眼,落实管理责任制618眼,占完好机井的100%,签订责任制合同618份,落实机泵手418人。全县宜井灌面积27.9万亩。已发展井灌面积8.8万亩。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富民政策,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使机井管理工作有一个大的转化,在不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1990,(1)
据机井测改工作调查,机井普遍存在淤积问题,不仅影响单井出水量。还使不少机井报废。我县完成的JQ—120型机井复合清淤机,经试用,清淤效果显著。据抽水试验,清淤的16眼机井,单井出水量较清淤前增加眼8t/h,因淤积报废重新清淤恢复的9眼井单井出水量达到20t/h~50t/h。清淤的25单井,总计收费8310元。咸阳市清淤机井764眼,平均单井出水量由45.1t/h增加到59.98t/h。因此机井清淤是机井灌区挖潜  相似文献   

12.
白格达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位于呼图壁河流域冲洪积扇东北缘,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水源地建于1982年,规划机井30眼,年设计开采地下水3300万方。截至1984年成井24眼,配12JD、14JD和16JD三种型号的长轴  相似文献   

13.
塑料管机井     
木兰县1984年从方正县引进了塑料管机井打井技术,1985、1986两年共打成塑料单管井2050眼,多管组合井886眼,1986两年利用塑料管机井灌溉水田55.168亩,为1984年全县井灌水田总面积的六倍。实践证明,塑料管机井为农民种稻致富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条件,为加速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水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1991,13(1):19-20
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井管理工作跟不上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放松了对机井的管理,工程设备被盗,设施破坏,加上70年代打配的机井配套不合理,成井质量差,标准低,造成机井大量报废,井灌面积大幅度下降。据统计,该省机井完好率约60%左右,带病运行20%左右,不能使用的机泵占20%左右。从69年至83年,全省打配机井20.9万眼,同期报废12.6万眼,报废占新打配井数的60%。1978年全省井灌面积最高达866.61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定陶县机井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共有机井6000余眼,井灌面积达到35.7万亩,为抗旱夺丰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成井工艺较差,加之部份单位对机井管理使用不善,全县约有1600多眼机井因掉物、堵塞淤积而不能发挥作用。今年县水利局和灌溉公司,组建了两个洗井修井队(每队三人),为群众淘洗修复病  相似文献   

16.
藁城县位于河北平原滹沱河冲积扇顶部,绝大部分农田靠井灌。近几年来,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这个县盲目打井成风,每年新打机井在千眼以上。全县83.5万亩耕地,农用机井就达1.3万多眼,每眼井负担面积仅65亩。由于多是浅机井,布局又不合理,开采大于补给,导致地下水采补失调。近十五年全年平均工农林业开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17.
八十高龄的前国家主席,现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1989年4月6日在参加了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第二天,便乘车来衡水市吴杜村视察。他走到十九年前曾看过的机井旁,向村干部询问出水量、能浇多少亩地、现在全村有几眼机井、亩产粮食多少斤,村干部一一回答。当他得知1970年该村有3眼机井,平均亩产粮食228斤,现在全村已经有13眼机井,粮食平均亩产达到694斤,单产提高了三倍多时,李主席连连点头说好!好!  相似文献   

18.
机井灌区老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广伟 《地下水》1990,12(3):157-161
机井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田灌溉设施,对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1987年统计,我国北方地区有机井236.3万眼,配套动力2277万kW,井灌面积1.3亿亩,占北方地区水浇地面积的57.8%,其中山东省有机井53.6万眼,配套动力513万kW,井灌面积3357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9.2%。机井建设对农业以及整个国计民生都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对机井老化问题的研究,查明老化原因,有针对性的采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1985,(2)
关中地区有基本观测井547眼,控制面积23000平方公里。一九八四年地下水动态情况简述如下:一、概况1984年关中地区有机井120323眼,井灌面积697.79万亩。据14个县的降雨资料统计:年平均雨量719.9毫米,较83年少170毫  相似文献   

20.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机井建设有较快发展。据统计,现有井队14个,机井592眼,不但解决了区内8万多人的饮水需要,而且解决了1万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该区机井建设起步较晚,始于1974年,并以7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井内衬砌多采用砼管。由于忽视成井质量,水泥标号的检验,管材强度的测定,下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致使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