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葛鹏  鞠骥勤  胡连峰 《江苏地质》2006,30(4):283-286
拟建场地地势相对较高,地貌单元隶属太湖冲积平原虞西高亢平原亚区,主要为第四系河流相冲积。介绍在拟建的建筑物超深基坑支护中,将多种支护方法进行组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昆明万隆商厦A座基坑开挖深度14.6m,是昆明市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之一,采用了喷锚支护结构,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了该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州东山锦轩现代城深基坑(14.6~16.8m)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说明因地制宜地选取多种支护形式以及进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是实现基坑工程安全、经济、高效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张建  黄跃进  魏宏海 《江苏地质》2000,24(2):109-113
通过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全面介绍了深基坑土钉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实践证明,土钉支护与其他支护形式相比较,具有投资省、工期短、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北京某多层建筑紧临深基坑条件下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介绍了此工程环境条件下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工程基坑面临四周场地狭窄、一侧附加荷载大、流砂发育等问题;初始设计基坑普遍挖深至-5.3m,后变更设计并普遍挖深至-6.7m;基坑支护和基础桩施工交替作业,并须穿插进行电梯井基坑护壁施工。作者通过周详的设计构思、巧妙的工艺方法、合理的施工顺序,随机应变,将诸多难题一一化解。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刘政治 《探矿工程》2009,36(6):55-58
深基坑支护方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但受施工技术、设计者经验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阐述了动态设计和信息施工法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高强度砼管桩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章 《福建地质》2005,24(3):183-188
介绍预应力高强度砼管桩在泉州地区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桩型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并对管桩施工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况下采用静压管柱可节省工程造价20%以上,工期可缩短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1.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土塞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苗  刘俊伟  俞峰  谢志专 《岩土力学》2011,32(8):2274-2280
对淤泥质黏土互层以及粉土两种土层条件下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土塞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场及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管桩径厚比越大、土层条件越为坚硬则形成的土塞相对高度越大。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易形成闭塞现象,而上软下硬的情况则易导致土塞的滑动。沉桩过程中,管壁端阻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两者比值不随土塞高度变化率及沉桩深度的变化而改变。管壁端阻与锥尖阻力的相关性与土层条件密切相关,对于淤泥质黏土和粉土而言,两者比值分别为0.59和0.81。土塞的分层与地基土层分布基本一致,且分层界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土塞形成过程中挤密效应是显著的,黏聚力则因扰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直剪试验显示,土塞抗剪强度的时效性是显著的。粉土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效土塞高度约为5~6倍桩径,为整个土塞高度的70%;而淤泥质黏土中有效土塞高度大于4倍桩径。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工程应用发展迅速、量大面广,有关管桩的承载特性、设计、施工、检测等工作应引起重视。总结分析了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及其工程应用中常遇到的问题,结合相关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及工程实测资料,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适用条件、承载性状、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对比分析。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减少管桩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对工程中如何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下地电缆隧道支护中采用了既挡土又止水的树根桩的施工,进行基坑围护,结合地面侧向位移和周边设施沉降观测,得出了树根桩支护是安全可靠的,并且有限制侧向位移等诸多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成桩工艺。结合PCC桩在盐通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在现场对PCC桩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坍落度、拔管速度、施打顺序对PCC桩质量的影响,并对其充盈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还对PCC桩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做了初步探讨,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基坑降水是确保地质工程安全的重要工程技术措施。以江苏省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方案确定为例,论述了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法,得到了疏干降水量以及降水井数量。通过徐塘电厂翻车机室基坑降水工程实践,效果显著,可为条件类似地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姜振春 《岩土力学》2012,33(9):2639-2644
港口码头工程建设将向外海开敞式发展,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在超厚软黏土地基上建设高桩码头面临重大难题。因持力层埋深较深,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成为设计首选的超长桩基础型式。针对某军用码头85 m设计桩长的试桩进行了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超长PHC管桩承载力机制与传递规律,基于传递函数法提出改进的双曲函数计算模型,并对垂直静载试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和桩顶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能够反映轴向承载PHC管桩桩-土相互作用实际情况,能够为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基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云东  朱小春 《岩土力学》2007,28(Z1):719-723
针对目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中二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原理的简化模型。基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二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与原天然地基相比,地表水平向绝对加速度增大,竖直向绝对加速度显著减小;地基内部水平向受力的整体性较好,而竖直向较差。从地基的动剪应力计算结果可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对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18.
朱奎  魏纲  徐日庆 《岩土力学》2010,31(5):1564-1568
为了研究预制桩施工时桩上浮规律,对温州某工程桩施工时桩上浮现象进行了系统地试验研究。通过检测发现,桩上浮与施工距离、施工顺序密切有关;桩日施工数量越多,桩终压值越高、桩周土质越硬,桩上浮越大;桩不同贯入长度引起的毗邻桩上浮量存在不同,而桩贯入速率对毗邻桩上浮速率影响不大;桩预钻孔、释放孔以及遮帘可以有效减少桩上浮。此外,文中还提出复压值与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土层特性、桩长度以及桩持力层有关,可根据地区经验取值。  相似文献   

19.
带帽PTC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沪高速公路疏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进行了自由带帽PTC管桩和双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足尺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桩身-桩帽-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了桩帽、桩间土和桩端承载的滞后效应,以及桩帽、桩间土对桩身的消减作用。认为管桩复合地基的第1阶段桩身控制沉降,第2阶段土体控制沉降,探讨了桩帽-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及应力比在不同沉降阶段的变化规律。最后,还提出了桩帽尺寸的设计方法以及取消碎石垫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