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列,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计算了资源承载力的差异并以此划分出轻载区,中载区,重载区和超载区四个承载类型,提出了为消除贫困和 困区内部重载区和超载区人口对资源的压力,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政府为四个主要环节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2.
张英男  龙花楼  李裕瑞  马历 《地理研究》2022,41(6):1623-1636
农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亟待探索农区农业生产转型与其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域类型,从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类型学视角采用判别法将黄淮海平原农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划分为城市近郊现代集约型、城市近郊传统经营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型和城市远郊传统经营型。从拉力、支撑力及引导力的视角,构建以“发展主体适应-要素变化-环境响应”为主线的分析框架,解读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动力机制和特征。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系统转型负向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在增产增收的目标导向及区域自然条件约束下,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的非理性投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扰动。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与环境效应的耦合类型划分为城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城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和城市远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基于以上分析,从普适性与异质性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优化调控策略,以期实现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健康转型。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格局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方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5):130-140
将京津冀地区146个典型县域划分为京津近郊农业区(I)、冀东北农业区(II)、冀中平原农业区(III)、太行山农业区(IV)、坝上农业区(V)五大农业区,测算了2000—2015年京津冀及五大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京津冀及五大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变化趋势总体较为平稳,五大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V>II>IV>I>III,Malmquist指数呈显著波动趋势,技术进步对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显著;在农业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内源性因素与经济发展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政策支持等外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京津冀地区优化重组农业生产要素,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并通过要素流动与要素替代作用,缩小了不同农业区内部的农业生产效率差距,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收敛于不同稳态水平;最后,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农业规模经营等角度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业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地域格局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伴随着这些要素的长期变化而产生时空演化和区域分异,由此奠定了综合农业区划的科学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剖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环境的时空转变及其动态特征,建立了农业自然要素与农业地域功能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定性评判综合手段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区划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全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包括15个农业一级区、53个农业二级区,并与1981年农业综合区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地域功能、格局动态和发展趋向,为新时期加快各地区现代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促进地理学综合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系列模型的应用——以乐清市为例   总被引:44,自引:12,他引:3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既包括宏观数量与空间结构格局的优化,也包括微观尺度生产要素的合理比配,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持续拟合与决策过程。本文结合乐清市实证研究,提出了运用系列模型研究县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新方法。系列模型由空间分区模型、结构优化模型和微观设计模型,按照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内在联系性组合而成。系列模型既能够发挥单个模型的作用,也能充分利用它们在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与决策中所具有的同一性与互补性,在科学协调土地利用配置数量与空间、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中更好地发挥其综合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陈百明 《地理研究》2002,21(3):294-304
首先预测了包括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在内的农业资源的未来食物生产能力 ;然后以不同的营养供给量为标准 ,根据人口预测方案估算了未来三个时段的食物需求量 ;最后开展需求量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分析。在耕地资源生产的粮食数量与同期需求量的平衡分析中 ,2 0 10年以小康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略大于粮食需求量 ,2 0 30年和2 0 5 0年以较富裕和富裕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已小于粮食需求量。说明依靠有限的耕地资源难以满足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以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数的供需平衡分析表明 ,未来三个时段农业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所提供的食物数量均高于同期需求量。因此必须挖掘非耕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 ,依靠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保障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生产力总体布局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戴先杰 《地理研究》1994,13(3):76-82
面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日趋明显这一实际,到本世纪未乃至下一世纪初,全省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应在全省总体经济实力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快苏北经济的发展,以尽快缩小南北间的经济差距.今后该省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构想应当是:以苏南地区开发为重点,同时加快东陇海沿线产业密集带的建设,以形成“南北呼应,中心开花”的基本态势,争取在下个世纪初期形成“一片经济核心区、一条产业密集带、两个增长中心”的生产力布局格局.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志军  刘黎明 《地理科学》2011,31(4):427-433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各圈层因自然条件、城市化、产业化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生产/非生产性功能。应用农业多功能化推移图谱和产业经济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北京市农业由近郊平原区到远郊山区的可分成两种演化模式:一是由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传统农业推移的模式;一是呈扇形推移的农业演化模式。在距中心城市30~40 km范围内,有一个非农产业主导的城乡功能推移的分界区。该区以外,现代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其非生产性功能逐渐增强,生态功能更成为中远圈层多种功能的主导。  相似文献   

9.
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与运作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比较,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制度性缺陷,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经验和苏南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苏南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理性选择是家庭农场制。在新生产模式下,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和市场参与程度提高,经营主体面临风险大幅度上升。文章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角度分析了家庭农场制运作风险,提出了依靠健全农业法制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加强政府支农力度等方面保证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对于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途径主要是: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极点突破;改革城乡户口隔离机制,加速农村城镇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规模经济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机制,发挥高科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松乔 《地理研究》1991,10(1):1-11
本文从种植起源与早期发展、化统农业的发展及现代农业区域开发等几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文化发展历史及其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3  
刘彦随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03,58(3):381-389
根据1997~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内涵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及其调整区域效应进行了评价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国80%的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产值增长率达3.1%。但区域效应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是北方优于南方,黄河流域优于长江流域,传统农区优于一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调整效应匹配较好的省区有蒙、吉、豫、鲁、琼、陕、甘、宁、新和藏,匹配较差的省区有京、津、黑、鄂、桂、青。区域政策调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A series of policies on land tenure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Vietnam following the doi moi restructuring.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impacts of these polici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have had intended effect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dopted by farmers. Data were collected in five upland villages in Nghe An Province, North Central Vietnam. The intended effects of the land allocation policies were poverty alleviation,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forest protection. The policies implemented to achieve these goals include changes in land allocation, purportedly to increase land tenure security. However, the polic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a very uneven manner and the effects differ wide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local contexts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general, farmers perceive the impacts of policies as adverse and have attempted to cope with their impact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paper argues that land allocation policies have: (1) decreased the amount of land available, (2) not improved land tenure security and (3) had a limited impact on farming practic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ve villages are great, demonstrating the very different results produced by national policies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odality and the loc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4.
汪言在  刘大伟 《地理科学》2017,37(12):1942-1952
采用全要素生产率F?re-Primont指数,分析了纳入气候要素和非纳入气候要素2种情景的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非纳入气候要素情景,纳入气候要素的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值尽管偏低,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且能较好的反映农业技术进步与极端干旱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而增长阻碍主要来自剩余混合效率,因此应加强农业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结构。受农业发展基础和生产结构的影响,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部区县;而增长偏低地区集中在主城区。 2006年重庆极端干旱事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2006年明显偏低;各区县受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不同,应根据各区县农业资源条件,有针对性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期影响河南经济布局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布局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包括自身结构,发展阶段,体制转变,产业政策,建设重心转移等的影响,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河南经济布局的演变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分析了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是河南省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加快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并对河南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an be used to solve land-use allocation problems involving multipl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In this paper, we show how genetic algorithms can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solve multi-objective land-use allocation problems. Our focus lies on improving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s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s. We tested a range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eithe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r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We applied them to a land-use allocation problem in Switzerland including two conflicting objectives: ensuring compact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ducing the lo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We compared all approaches by calculating hypervolumes and by analysing the spread of the produced non-dominated fron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utation operators, of which at least one includes spatial heuristics, can help to find well-distributed fronts of non-dominated solutions. The tested modified crossover operators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sult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benchmark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land-use allocation problems with promising prospectives for solving complex spatial plann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
张佰林  张凤荣  周建  曲衍波 《地理科学》2015,35(10):1272-1279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9.
曾尊固  熊宁  沈思保 《地理研究》2000,19(2):120-127
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依据实地调研获取的信息,追踪较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从多种经营-支柱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历程,分析其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并以禽蛋和茧丝绸业为重点总结较发达地区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模式。  相似文献   

20.
Geographers have recognized that trade fairs and other temporary spaces function as centers of knowledge, but we have a weak understanding of how fairs are themed spaces, similar to parades, festivals, and built environments, that produc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meanings.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morphology, iconography, and performance of a large agricultural fair in Brazil, the Bahia Farm Show, which produces a regional identity of highly productive, leading‐edge, and globally competitive agriculture in a former economic backwater. We discuss the production of themes in terms of power relations, cultural processes, relations with nature, and sociotechnological norms for agriculture. Omissions from the Farm Show indicate tension and accommodation between elites at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cales. Brazil's high‐input, high‐output agriculture relies in part on the meanings that events such as agricultural fairs sustain and reprodu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