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调整规划用途——增地根据国家控制大马路、大广场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改变城市规划,将原已规划作广场和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用于急需的、更有利于当地发展的项目建设,以此缓解用地指标短缺的问题。盘活存量土地——活地充分利用好已批未用土地,依法处置好闲置土地,盘活改制企业土地,用活储备土地,并对已经  相似文献   

2.
调整规划用途--增地 根据国家控制大马路、大广场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改变城市规划,将原己规划作广场和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用于急需的、更有利于当地发展的项目建设,以此缓解用地指标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某律师事务所向某县国土资源局发来一份律师调查函,函中写道:依据《律师法》第三十五条,现依法向贵单位调取某住宅楼项目资料:1.土地利用规划;2.该项目土地预审、征地批复、征地范围、征地方案;3.供地价格、土地用途、登记结果。请依据法律规定向承办律师提供上述材料,如贵单位拒绝履行上述职责,我们将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获取上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以来,为有效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确保全县36241公顷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田阳县国土局多措并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占补平衡制。对农用地转用项目用地占用耕地严格实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政策,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此外,强化项目用地预审环节,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规划审查和项目预审。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从  相似文献   

5.
正4日3日,商丘市睢县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中队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支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中队的主要职责有五项:一是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征收管理工作。二是检查建设用地是否按照"两公告一登记"等规定依法履行征地批后程序,是否及时足额兑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安置工作是否落实等。三是检查新增建设用地是否按照县政府批准的供地计划、供地方案和城市规划要求及时供地;划拨土地在供地前是否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附图、附件;出让土地在供地前是否取得了规划设计条件;土地登记前是否取  相似文献   

6.
领导重视,突出“抓”字。我县建立“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专题汇报会,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县国土局实行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工作情况通报,第一期获章剑县长批示,并根据“五联系”安排,建立项目联系制度,确保土地消化利用工作积极有序推进。摸清底数,突出“查”字。工作小组对全县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地块进行了调查摸底。查明全县已供地未开工项目59个,已开工未竣工项目135个。采取逐年度、逐项目、逐地块调查的办法,认真核实土地的位置、权属、用途、规划以及相关手续办理情况,制订分类处置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6年以来,江西省鄱阳县国土资源局针对土地利用率较低,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现象仍较突出的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找原因想办法,消化批而未用土地. 一是加快整治批而未用土地.组织相关乡镇和园区、景区管委会针对历年来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形成的原因按照有关要求逐宗制定对策,创造供地条件,及时办理供地手续,逐步提高供地率;对因征迁问题导致批而未用的,继续加大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工作力度.对实属难征难迁的以及规划调整难以开发利用的,积极与省厅对接,做好区位调整前期资料工作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建立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一、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以代替原来实行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9.
一、提前介入项目选址,严格把握用地预审关 市县级国土部门应以“快半拍”的创新工作思路,建立起单独选址项目用地预审前期的部门协调联合选址工作机制。牵头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主动搜集掌握建设项目信息,并会同项目筹建单位及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其它行业规划、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用地控制指标、项目用地条件和生态环保等要求,现场联合推选项目用地的最佳选址。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深入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废弃地复垦置换,加快已批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确保进度和质量。使用用地指标时原则上配套一定数额的挂钩周转指标,并征收挂钩周转指标预收款。加大对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应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对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在现有工业用地上加层改造、提高建筑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  相似文献   

11.
南方视野     
《南方国土资源》2012,(2):45-48
瞭望八桂贵港:四大措施力促土地市场规范2012年1月底,贵港市政府正式出台文件,明确以四大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力促土地市场全面规范。这"四大措施"是:一是实行不同用途经营性用地差异化的供地方式。对商业、娱乐、高档公寓住宅用地要严格控制供地总量,并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主要采取拍卖方式供地;对经营性项目用地竞争性不强或申请竞买人数不足两个的,可采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  相似文献   

12.
一是严格土地使用前的审批。严格执行重大用地项目“四联”服务机制。特别是对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等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严控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落地,带动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严格土地供应中的把关。按照各类建设者用地的时序、结构和规模,坚持一次规划、分期供地。科学合理保障用地需求,缓解指标压力,防止土地闲置。三是严格出让后的监管。积极与发改、住建、财政、规划等有关部门联合,加大对土地出让后使用情况的监管,尤其是对项目单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不符合土地出让合同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  相似文献   

13.
一是加强农转用审批后供地率监管。进一步加强农转用审批后供地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省国土资源厅批后监管系统的报备工作,切实保障数据全面和准确。二是加强土地供应后项目落地率监管。严格落实土地批后跟踪制度,每月更新批后落地情况,分存量增量土地、分用途、分年度汇总项目落地率。三是加强土地出让合同执行和划拨土地监管。明确具体负责土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和划拨土地监管工作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柘城县国土资源局四措并举,严格规范土地利用管理,努力缩短供地时间,切实加大供地力度,保障了项目顺利落地。截至目前,已供应土地37宗,面积1211亩。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在项目用地过程中,该局严把项目准入关,优先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项目用地选址,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和县产业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预审通过。提高土地供应效率。该局加强与县发展改革、住建等部门及用地单位的沟通协调,对急需建设和符合国家产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以来,广西钦州市国土资源局钦北分局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供地率,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加强与招商、工信、工管委等部门对接,对条件成熟的项目,及时组织材料,对具备出让条件的城镇开发用地成熟一宗,组织一宗,挂牌一宗。二是所有项目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及时编制供地方案。三是建立项目进度表,随时掌握项目供地环节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2日上午,内黄县国土资源局与河南省国土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二批空闲土地盘活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涉及土地60.97公顷,投资规模6584.4万元,主要用于"批而未供"土地的前期整理等。该项资金的投入,提高了土地的供应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土地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如东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实行“一企一人”,专人负责批后用地监管,以确保用地单位按照批准的条件使用土地,防止土地资源闲置。该局实行“一企一人”,项目供地后,项目所在地的国土所长、分局长为项目用地跟踪管理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专人具体包干负责,逐企业抓好落实。同时推行“一宗一档”,项目供地后,所在镇、区国土所、分局以宗地为单位,及时建立完整的用地档案,包括用地批文、合同、红线图等相关审批材料,为实行项目用地跟踪管理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菏泽市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以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发挥,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结构的作用得到强化,全市土地集约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调控土地供应结构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产业目录中禁止类项目,不得供地;对限制类产业严格控制项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余姚市国土资源局通过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优化审批服务提高供地效率、开展专项行动加快供地速度等措施,土地供应成效明显,全年共办结具体项目供地320宗,面积15890亩,完成供应计划的194%,为该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要素保障。一是编制计划保秩序。及时做好年度土地需求调查,准确了解实际用地需求,科学编制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是一种土地利用实践活动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土地整理是依据规划目标,高效率地通过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的变更程序实现规划目的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